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句麗王城

鎖定
高句麗(Gaogouli)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通化集安市,包括國內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國內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
其特點是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位於集安市的高句麗古蹟,是高句麗王朝的遺蹟。在集安市周圍的平原上,分佈了一萬多座高句麗時代的古墓,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洞溝古墓羣”。
中文名
高句麗王城
外文名
The Town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Gaogouli Kingdom
簡    稱
高句麗
修建時期
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地理位置
吉林省集安市
榮    譽
世界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簡介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고구려 )(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西漢到隋唐時期東北地區出現的一個有重要影響的邊疆民族。周秦時期,高句麗的先人一直生活在東北地區。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高句麗鼎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吉林東南部、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王朝聯合朝鮮半島東南部的新羅所滅,在歷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
位於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和貴族墓葬及墓室壁畫,是已被歷史長河湮沒的高句麗所創造的輝煌文明的經典。

高句麗王城歷史都城

高句麗王城由平原城與山城相互依附共為都城,包括國內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巖城)。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王城
7000座高句麗時代的墓葬在高句麗王城外,位於羣山環抱的洞溝平原上。許多墓室裏線條流暢、內容豐富並具有傳奇神話色彩的精美的壁畫是這些古墓的特色所在,雖然距今已有千餘年,仍然色彩鮮豔。洞溝古墓羣中以將軍墳、太王陵為代表的14座大型高句麗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貴族壁畫墓,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

高句麗王城將軍墳

其中,集安城東北4公里龍山腳下懸崖上的將軍墳,據考為二十代王長壽王陵,造型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有“東方金字塔”之稱。將軍墳墓基長31米,高12米,墓體呈方錐形,共有7級階梯,墓體建築雄偉,造型明快莊嚴,是高句麗建築技藝、藝術成就所達高度的一個縮影。

高句麗王城太王陵

將軍墳的墓道朝向不遠處的太王陵,太王陵的東側矗立着被稱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永樂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塊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環刻文字共1775個,字體介於隸書與楷書。是高句麗保存最長的一篇實物文字資料。

高句麗王城政權

高句麗政權始於公元前三十七年,止於公元六百六十八年,曾是東北地區影響大的民族政權。在東北亞歷史發展過程中發生過重要作用。高句麗政權發軔於今遼寧省桓仁縣,公元三年遷都至國內城(今吉林集安),四百二十七年再遷都至平壤。桓仁與集安是高句麗政權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所在,累計共四百六十五年,是高句麗文化遺產分佈最集中的地區。

高句麗王城規模

都城
這是高句麗早中期(公元1——5世紀)的都城,也是高句麗政權延續使用時間最長的都城。國內城是為數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築城牆的平原城類型都城址,保存下來的城牆依然堅實牢固而又不失美觀莊嚴,都城風範尤存。丸都山城位於向西低矮傾斜的山麓,佈局因山形走勢而巧妙構思、合理規劃,實現了自然風貌與人類創造的渾然一體。通過考古發掘呈現的宮殿址遺蹟,仍可顯示原有建築的恢弘氣勢。建築羣中發掘出對稱結構的兩處八角形遺址,國內史學界認為鑑於寺廟等處經常出現八角形建築,可能是舉行祭祀儀禮的場所。在東北亞地區中世紀時代城址中,國內城與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築的傑作。
古墓羣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王城外,在羣山環抱的洞溝平原上,現存近7000座高句麗時代墓葬,堪稱東北亞地區古墓羣之冠。洞溝古墓羣的許多墓室裏繪有線條飄逸流暢、內容豐富並具有傳奇神話色彩的精美壁畫,距今雖已千餘年,仍色彩鮮豔,著名的壁畫墓有角抵墓、舞踴墓、三寶墓、四神墓、五盔墳等。不僅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高句麗的歷史發展進程,也是高句麗留給人類的彌足珍貴的文化、藝術瑰寶。
東方金字塔
高句麗王城 高句麗王城
是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高句麗王陵,造形頗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譽為“東方金字塔”。將軍墳墓基長31米,高12米,墓體呈方錐形,共有7級階梯,全部採用精琢的巨型花崗岩石條砌築而成,墓室頂部用面積約50多平方米的整塊巨石覆蓋。墓室內並排置放着兩個石棺牀。在墳的頂端,四邊條石上留有排列整齊的圓洞,墓頂的積土中有板瓦、蓮紋瓦當和鐵鈎一類構件,可以看出是亭閣建築的遺蹟,這與北方古代其他少數民族喪葬習俗極為吻合。將軍墳後面原有四座式樣相同的陪葬墓,規模小得多,現僅存一座。
東方第一碑
將軍墳的墓道朝向不遠處的太王陵。太王陵的東側矗立着被稱為“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是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永樂太王而建。碑石由一塊方柱形巨石修琢而成,高6米多,四面環刻文字共1775個,字體介於隸書與楷書。漢字鐫刻的碑文記述了好太王一生的功績和有關高句麗起源及建立政權的傳説,是高句麗保存最長的一篇實物文字資料。

高句麗王城榮譽

世界遺產委員會委託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對高句麗項目的考察評估結論認為,高句麗項目符合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六個標準中的五項。包括:它體現了人類創造和智慧的傑作;作為歷史早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漢民族對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以及風格獨特的壁畫藝術;它也體現了已經消失的高句麗文明;高句麗王朝利用石塊、泥土等材料建築的都城,對後來產生了影響;它展現了人類的創造與大自然的結合。
此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的“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包括王城3座、王陵14處及貴族墓26座,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和遼寧省桓仁縣。
五女山城:遼寧省桓仁縣境內的高句麗初期山城
丸都山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內的高句麗前期山城
國內城:吉林省集安市境內的高句麗前期平城
王陵:麻線0626號墓、千秋墓、西大墓、麻線2100號墓、麻線2378號墓、七星山0211號墓、七星山0871號墓、太王陵及好太王碑、臨江墓、禹山2100號墓、禹山0992號墓、將軍墳及1號陪葬墓。
●貴族墓:角抵墓、舞踴墓、馬槽墓、王字墓、環紋墓、冉牟墓、散蓮花墓、長川2號墓、長川4號墓、長川1號墓、禹山3319號墓、五盔墳1號墓、五盔墳2號墓、五盔墳3號墓、五盔墳4號墓、五盔墳5號墓、四神墓、禹山2112號墓、四盔墳1號墓、四盔墳2號墓、四盔墳3號墓、四盔墳4號墓、兄墓、弟墓、折天井墓、龜甲墓。
登錄過程
朝鮮從2000年開始申請世界遺產名錄,當初在2003年舉行的第27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巴黎會議上準備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一直沒能成功。中國從2003年開始了申請。在2004年舉行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蘇州會議上,中國東北的“Capital Cities and Tombs of the Ancient Koguryo Kingdom”(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和朝鮮的“Complex of Koguryo Tombs”(高句麗墓葬羣)分別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兩項獨立的世界文化遺產
登錄標準
因為滿足世界文化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錄: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iii) 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iv) 人類歷史發展中某—建築風格的傑出範例;(v) 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高句麗王城相關

高句麗王城歷史簡介

王氏高麗立國於高句麗滅亡250多年之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亡了後百濟國,王自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國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
歷史上,曾出現過兩個名為高麗的政權。一是立國於公元前37年,在我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境內出現的名為“高句麗”的地方政權,我國史書也稱之為“高麗”。另一個立國於公元918年,在朝鮮半島,也名為“高麗”。為將其區分,學界一般以“高氏高麗”稱呼前者,因為其統治者姓高;以“王氏高麗”稱呼後者,因為其統治者姓王。因為兩個政權都名為高麗,後人或以為二者有前後相繼的關係,或將其混為一體,致使人們對高句麗歷史的認識產生極度混亂,而實際上二者是兩個性質截然不同的政權,主要體現在:
高氏高麗建國於公元前37年,最初為西漢玄菟郡管轄,後逐漸強盛,但並未斷絕和中央王朝的臣屬關係,進入隋唐時期後,因其不遵從隋唐兩朝詔令,不斷擴張,並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中原王朝的道路,結果導致隋唐兩朝的征討。公元668年,高氏高麗終於為唐朝統一。高氏高麗的轄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東都護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轄,幾十年後有一些轄境為我國曆史上另一個地方政權渤海佔據,一些劃歸興起於朝鮮半島南部的政權新羅,一些仍由安東都護府管轄;高句麗族則絕大部分被唐朝遷徙到中國內地,後和漢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圍各族之中,其王族後也絕嗣,立國7個世紀之久的高氏高麗最終消失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而王氏高麗立國於高氏高麗滅亡250多年後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朝鮮半島的另一個政權新羅,翌年又滅後百濟國,並在1393年以“朝鮮和寧等號奏請”明朝,明賜李成桂為朝鮮王,王氏高麗遂改號朝鮮,學界一般稱之為李氏朝鮮或簡稱李朝,此即我國明清時期的朝鮮國,其疆土發展為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和韓國,人民發展為朝鮮族

高句麗王城統轄區域

高氏高麗初立國於我國境內的鴨綠江支流渾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區,後擴展到鴨綠江以東以南地區和圖們江附近,統治中心最初在今遼寧桓仁縣,後遷至今吉林集安,公元427年遷至平壤。高氏高麗在我國南北朝時期達到極盛,最強盛時期的疆域四至大致是:東至日本海,西以遼河為界,北達今吉林省琿春市一帶,南到北漢江以北。據《高麗史·地理志》載,王氏高麗在建國110年後的疆域最北在今大同江以北龍興江一線,其北是我國曆史上的地方政權渤海國的轄境,渤海滅亡後是我國的邊疆民族女真人的活動地域。也就是説,王氏高麗的轄境基本上是繼承了新羅的疆域,其北部地區雖然有一部分與高氏高麗的轄境重合,但在高氏高麗滅亡初期即已經歸新羅所有。由此看,王氏高麗統轄的區域並非高氏高麗的舊地,早期在今平壤以南,一在南一在北,王氏高麗佔據平壤以北是後來的事情,全部佔有半島鴨綠江以東和圖們江以南地區則是14世紀末葉,但此時王氏高麗已經為李朝取代,因而在統治區域上兩個高麗也難以構成繼承關係。

高句麗王城民族構成

高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高句麗族為主。高句麗族的族源是我國上古時期古老民族穢貊人東遷後的夫餘高夷沃沮、小水貊、東穢等,後又融合了衞氏朝鮮遺民的後裔、漢人、鮮卑人等。這些來自於不同民族的成員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融合一體,史書和學界一般以高句麗族稱之。王氏高麗轄境內的人民以新羅人為主。王氏高麗本即是新羅國民所建政權,兼併新羅和後百濟之後,新羅人和百濟人成為了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新羅人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地區的辰韓和弁韓人,高氏高麗滅亡後雖然有一部分高句麗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羅人的主源。百濟則主要是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馬韓人。也就是説王氏高麗的主要居民以來源於朝鮮半島南部的“三韓”人為主,大量的史書記載也表明王氏高麗人和我國古人是把王氏高麗看作“三韓氏舊”的。這些源於半島南部的民族成員,在王氏高麗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中逐漸融合為一族,史書和學界一般稱之為高麗族。王氏高麗為李氏朝鮮取代後,朝鮮也因此取代高麗,成為其族稱。

高句麗王城後裔

王氏高麗的王族也並非是高氏高麗的後裔。關於王氏高麗建國者王建的族屬,《高麗史》的作者認為“高麗之先,史闕未詳”,但據我國學者考證,王建極有可能是西漢樂浪郡漢人的後裔,因為王氏是當時樂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臨死時親授的《十訓要》中不僅未言自己是高氏高麗的後裔,而是説自己出身平民,並稱“賴三韓山川陰佑”,統一了馬韓辰韓弁韓“三韓”,其後代也多以擁有“三韓”自居。以常理推之,如果王建是高氏高麗後裔,出於統治的需要,定當會大肆宣傳,也可證王氏不是高氏的後裔。

高句麗王城結論

1. 高句麗民族是古代東北地區夫餘人所建立的。其領土主要部分處於漢朝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麗縣轄區內建立政權,國都為紇升骨。
2.高句麗歷史上,對中國時叛時附。高句麗帝國的擴張大致上始於大武神王高無恤時代,也就是王莽竄漢時代。王莽貶高句麗為下句麗,從此引發了戰火。高句麗連戰得手,擊敗新莽政權,佔有樂浪。併吞並了周圍的小國,勢力進入朝鮮半島。後光武帝劉秀擊敗高句麗,收復樂浪,以朝鮮半島上清川江為界,以北歸東漢,以南歸高句麗。後來,高句麗五胡亂華時期大舉入侵,名義上尊奉北方政權,但暗中掠奪土地,到南北朝末,不僅佔有了遼東四郡,而且征服了朝鮮半島上的新羅百濟政權,迫使其臣服。
3.隋統一後,為收復遼東四郡地方,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隋煬帝失敗引發國內的叛亂。隋亡後,唐王朝仍然不忘收復四郡,終於在公元668年滅亡高句麗,高句麗人大部分被唐軍俘虜後帶入內地,分佈在河北山東地區,一部分逃入百濟,新羅。百濟,據説是高句麗貴族所建立的國家,後來唐也滅亡了位於朝鮮半島的百濟。
4.在高句麗滅亡後250年,新羅人的大將王建弒主自立,建立了王氏高麗政權。之所以叫高麗,是新羅曾經臣服於高句麗,自居為高句麗繼承者。但是,新羅人是朝鮮半島上的三韓人(馬韓弁韓辰韓)的後裔,與夫餘人的高句麗沒有血緣關係,有高句麗人融入其中,不等於就是高句麗人。王氏高麗為李氏高麗取代,李氏高麗臣服於中國,自稱“中國孝子”(朝鮮《宣祖本紀》37),明清都是如此,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李氏高麗滅亡。李氏高麗是南北朝鮮的前身。無論王氏高麗還是李氏高麗,領土都不出朝鮮半島。
5.朝鮮人自己以前也不認為是高句麗後裔。建立王氏高麗的王建在臨終前的“十訓錄”中稱自己建國“賴三韓山川庇佑”,可見自認為是三韓後裔,不是高句麗人。在文化傳承上,王氏高麗直到朝鮮族繼承了高句麗很多,但日本繼承中國文化也很多,不能説中國歷史就是日本歷史
6.人們之所以將王氏高麗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我國的史書記載有一定關係。我國古代將高句麗簡稱為高麗。高句麗又稱為“高氏高麗”。宋代以前,史書對高句麗的歷史定位是準確的,由於戰亂導致的文獻失散及王氏高麗的誤導等原因,到了宋代之後史書的記載開始出現了混亂,乃至明顯的錯誤。
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高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三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明史》則較前幾史有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為對明王朝冊封李成桂朝鮮國王有一個合理的解釋,不僅承襲了上述錯誤,而且為李氏朝鮮政權的沿革作出了一個完整但是錯誤的交代,將屬於中國歷史的箕子朝鮮衞氏朝鮮漢四郡高句麗都納入到了朝鮮史中。其結果不僅“高麗”這一我國古代邊疆民族使用的稱號,為源出於三韓的新羅的繼承者王氏政權冒名頂替,而且作為王氏政權繼承者的李朝,又將箕子朝鮮所用的“朝鮮”戴在了自己的頭上。
因此,王氏高麗並不是高句麗的繼承者。漢代興起於朝鮮半島的馬韓辰韓弁韓發展為新羅、百濟;百濟為唐朝滅亡,新羅又為王氏高麗取代;後來李氏朝鮮取代王氏高麗,最終發展為近代韓國與現代的朝鮮半島南北兩國。這些政權的疆域從來就沒有超出過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

高句麗王城歷史的歪曲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自《舊五代史》開始,歷代正史卻將不分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並承認兩者有繼承關係。關於中國史書不辨兩個高麗的原因,從《續資治通鑑長編》卷323宋元豐五年(1082)二月己巳條可以看出:“史館修撰曾鞏言:‘竊考舊史高句驪自朱蒙得紇升骨城居焉,號曰高句驪,因以高為氏,歷漢至唐,高宗時其王高藏失國內徙。聖歷中,藏子德武安東都督,其後稍自為國。元和之末嘗獻樂工,自此不復見於中國。五代同光、天成之際,高麗王高氏復來貢而失其名。長興三年乃稱權知國事王建遣使奉貢,因以建為王。建子武,武子昭,昭子伷,伷弟治,治弟誦,誦弟詢,相繼而立。蓋自朱蒙至藏,可考者一姓九百年,傳二十一君而失國。其後,復自為國,而名及世次興廢之本末,與夫王建之所始,皆不可考。”高句麗21王的譜系清晰可考,但高句麗滅亡之後幾百年,怎麼會出現一個王建的高麗來,史館坦承“皆不可考”。然而,王氏高麗向宋朝奉上了一個將王氏高麗和高句麗連接起來的“高麗世次”,公式繼承高句麗社稷。中國各政權從此不辨兩個高麗,承認高氏高句麗與王氏高麗王朝有繼承關係。
資治通鑑》卷201中記載了唐高宗對高句麗的看法,他認為高句麗百姓也是他的百姓,這表明唐對高句麗所屬的態度:“戊寅,上幸九成宮。夏,四月,丙辰,彗星見於五車。上避正殿,減常膳,撤樂。許敬宗等奏請復常,曰:“彗見東北,高麗將滅之兆也。”上曰:“朕之不德,謫見於天,豈可歸咎小夷!且高麗百姓,亦朕之百姓也。”不許。戊辰,彗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