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原香薷

鎖定
高原香薷(Elsholtzia feddei H. Lév.)是唇形科香薷屬植物,又名小紅蘇(昭通),野木香葉(四川)。為唇形科香薷屬下的細小草本植物,高3—20釐米。莖自基部分枝,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被短柔毛。分佈於中國四川等省的海拔2800-3200米的路邊、草坡及林下。
中文名
高原香薷
拉丁學名
Elsholtzia feddei H. Lév. [4] 
別    名
小紅蘇(昭通),野木香葉(四川)。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香薷屬
高原香薷

高原香薷形態特徵

高原香薷整體

細小草本,高3-20釐米。

高原香薷莖葉

高原香薷
高原香薷(9張)
自基部分枝,小枝尤其是在下部的依伏或上升,被短柔毛。
卵形,長4-24毫米,寬3-14毫米,先端鈍,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圓齒,上面綠色,下面較淡,或下面常帶紫色,上面密被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但沿脈上較長而密,腺點稀疏或不明顯,側脈約5對,與中脈在上面略凹陷下面顯著;葉柄長2-8毫米,扁平,被短柔毛。

高原香薷花果

穗狀花序長1-1.5釐米,生於莖、枝頂端,偏於一側,由多花輪傘花序組成;苞片圓形,長寬約3毫米,先端具芒尖,外面被柔毛,在脈上尤為明顯;邊緣具緣毛,內面無毛,脈紫色;花梗短,與序軸被白色柔毛。花萼管狀,長約2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萼齒5,披針狀鑽形,具緣毛,長短不相等,通常前2枚較長,先端刺芒狀。花冠紅紫色,長約8毫米,外被柔毛及稀疏的腺點,冠筒自基部向上擴展,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被長緣毛,全緣,下唇較開展,3裂,中裂片圓形,全緣,側裂片弧形。雄蕊4,前對較長,均伸出,花絲無毛。花柱纖細,伸出,先端相等2淺裂。
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毫米,深棕色。
高原香薷
高原香薷(5張)
花、果期9-11月。 [1] 

高原香薷生長環境

高原香薷
高原香薷(6張)
生於海拔2800-3200米的路邊、草坡及林下。 [1] 

高原香薷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四川,雲南及西藏。 [1] 

高原香薷物種分類

可分四個變型。
  1. 原變型 f.feddei。
  2. 粗壯變型f.robustaC.Y.WuetS.C.HuanginAct.Phytotax.Sin.12(3):345.1974亦稱小荊芥(北京),木香菜(四川馬爾康),與原變型不同在於植株較粗壯,葉較大,產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雲南,生於谷地、村邊、路旁、林下或田野,海拔1550—3700米。
  3. 異葉變型f.heterophyllaC.Y.WuetS.C.HuanginAct.PhytotaxSin.12(3):345.1974與原變型不同在於葉卵形、倒卵形、橢圓形至近圓形,產四川西部,海拔3700—4600米的坡地上。
  4. 疏苞變型LremotibracteataC.Y.WuetS.C.HuanginAct.phytotax.Sin.12(3):345.1974與原變型不同在於苞片圓形而疏離,產四川,生於谷地,海拔2600—3500米。 [1] 

高原香薷主要價值

全草有發汗解表,祛暑化濕的效果。可用於治療中暑感冒,發熱頭痛,腹痛,泄瀉,水腫。 [2] 
此種當年生枝葉和花序主治肛門蟲病,胎蟲病,皮膚蟲病,胃腸蟲病。 [3] 
參考資料
  • 1.    高原香薷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4-01-20]
  • 2.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科學出版社,1994
  • 3.    賈敏如、李星煒.《中國民族藥志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 4.    高原香薷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