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公島街道

鎖定
高公島街道,隸屬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位於黃海之濱,是一個三面環海一面向山的半島地域。 [4]  地處連雲區東部,東臨黃海,南、西與宿城街道相連,北與連雲街道相接。街道辦事處距連雲區人民政府白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3千米, [3]  行政區域總面積10.93平方千米。 [6]  截至2013年末,高公島街道户籍總人口3106人。 [5] 
高公島街道以“山、海、灘”著稱。1969年10月,設高公島人民公社。1983年6月,置高公島鄉。 [3]  2013年1月18日,撤銷高公島鄉,以原高公島鄉行政區域設立連雲區高公島街道。 [6]  截至2020年6月,高公島街道轄1個社區,2個行政村:高公島社區、黃窩村、柳河村。 [2]  街道辦事處駐高公島居委會西山組1號。 [6]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高公島街道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1] 
高公島街道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洋捕撈業、養殖與加工業、旅遊業為全鄉三大支柱產業。 [4]  2011年,原高公島鄉實現鎮域生產總值2.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0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00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57.5:25.3:17.2。財政總收入2019.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78萬元。 [3] 
中文名
高公島街道
行政區劃代碼
320703010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
地理位置
連雲區東部
面    積
10.9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高公島居委會西山組1號
電話區號
0518
郵政區碼
222045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黃窩風景區
車牌代碼
蘇G
人    口
3106人(截至2013年末户籍總人口)

高公島街道歷史沿革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
民國元年(1912年),屬灌雲縣蒼梧鄉。
民國十八年(1929年),屬灌雲縣卑九區新雲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屬灌雲縣第七區宿城鄉。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連雲市第一區宿城鄉。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1月,為連雲市宿城區柳河鄉。
1949年11月,撤銷連雲市、宿城區,屬連雲港市。
1951年8月,屬連雲港區。
1952年7月,屬連雲區。
1958年,改為柳河人民公社,復屬連雲港辦事處。
1969年10月,更名高公島人民公社,復屬連雲區。
1983年6月,置高公島鄉。 [3] 
2013年1月18日,撤銷高公島鄉,以原高公島鄉行政區域設立連雲區高公島街道。 [6] 

高公島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高公島鄉轄高公島、柳河、黃窩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13年1月,高公島街道轄1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 [6] 
截至2020年6月,高公島街道轄1個社區,2個行政村:高公島社區、黃窩村、柳河村。 [2]  街道辦事處駐高公島居委會西山組1號。 [6] 

高公島街道地理環境

高公島街道位置境域

高公島街道地處連雲區東部,東臨黃海,南、西與宿城街道相連,北與連雲街道相接。街道辦事處距連雲區人民政府白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3千米, [3]  行政區域總面積10.93平方千米。 [6] 

高公島街道地形地貌

高公島街道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呈西高東低一面坡,岩基海岸。東部的羊山島已和陸地相連。 [3]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氣候

高公島街道地處暖温帶的南緣,屬向亞熱帶過渡的季風海洋性氣候地帶, [7]  四季分明。

高公島街道水文

高公島街道是一個三面環海一面向山的半島地域,海岸線總長10千米。 [4]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主要自然資源為以山、海、灘著稱,有灘塗、海產品等資源。境內灘塗面積4萬畝,海岸線總長10千米。海產品種類繁多,其中,蝦類有紅蝦、條蝦、白蝦、對蝦等,魚類有鰭魚、黃花魚、大黃魚等,蟹類有梭子蟹、花蟹等,貝類有文蛤、西施舌、酣子、竹蛭等,螺類有角螺、泥螺等,另外還有海堇、紫菜、蝦蚣等。 [3] 

高公島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轄區總人口3045人,城鎮化率97.7%。總人口中,男性1477人,佔48.5%;女性1568人,佔51.5%。2011年,原高公島鄉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9.5‰,人口自然增長率-0.9‰。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42人。 [3] 
截至2013年末,高公島街道户籍總人口3106人。 [5] 

高公島街道經濟

高公島街道綜述

2011年,原高公島鄉實現鎮域生產總值2.9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70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000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例為57.5:25.3:17.2。財政總收入2019.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78萬元。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228萬元,增值税528萬元,企業所得税260萬元,個人所得税5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萬元。 [3] 

高公島街道第一產業

高公島街道農業已形成以海水養殖與加工、海產品捕撈和交易為主導,涉海涉港產業逐步發展的格局。盛產對蝦、帶魚、馬鮫魚、大黃魚、梭子蟹等經濟魚類。 [4]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養殖面積5.3萬畝,其中紫菜養殖面積4.2萬畝;貽貝養殖面積1萬畝。紫菜一次加工企業有31家,二次加工企業2家,加工機42台套,年生產紫菜乾品4億張,約佔全市紫菜產量的60%以上。80%以上的漁民都從事紫菜生產、加工和銷售工作,是連雲港市最大條斑紫菜生產基地,有“中國紫菜之鄉”的美譽。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海上捕撈船隻548條,其中60馬力以上的漁船8艘,捕撈海產品2萬噸,產值1.6億元。佔地面積40畝,總投資1.2億元的海產品交易市場已建成營業。 [3] 

高公島街道第二產業

2011年,原高公島鄉工業總產值1.32億元。規模以上企業1家,職工72人,工業增加值1900萬元。 [3] 

高公島街道第三產業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商業網點23家,職工44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0萬元。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20萬元。全年郵政業務收入2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88萬元。年末有信用聯社和郵政儲蓄銀行2家銀行開設了分行。各類存款餘額1.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8億元。 [3] 

高公島街道交通運輸

高公島街道境內有海濱大道貫穿全境與310國道聯接。 [4]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社會事業

高公島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教育經費達58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360萬元。 [3] 

高公島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文化藝術團體2個,公共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3個,藏書1.4萬冊。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體育場地7處。100%的城市社區和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52.1%。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50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户,有線電視用户913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3] 

高公島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所;病牀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6張。專業衞生人員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6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8萬人次。 [3] 

高公島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户,人數8人,支出2.9萬元,月人均302.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户,人數24人,支出6萬元,月人均208.3元。 [3]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

高公島街道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高公島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千米,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900户,移動電話用户912户。 [3] 

高公島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晉書•安帝紀》:“隆安五年(401年)六月,寧朔將軍高雅之擊孫恩於鬱州,島之得名,當由於此。” [3] 

高公島街道風景名勝

高公島黃窩風景遊覽區是國家級風景區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集山海風光於一體,景區林密石奇、古靜神幽,有蘇北地區最大的楸樹林,有藤本植物200餘種,皇古洞、摩崖石刻、三潭飛雪等自然景觀20餘處;海濱風情區灘平坡緩、沙細波柔,是海水浴、日光浴、沙灘浴的良好場所。 [4] 

高公島街道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決定命名高公島街道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