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体罚
- 外文名
- corporal punishment
- 拼 音
- tǐ fá
- 注 音
- ㄊㄧˇ ㄈㄚˊ
- 词语类型
- 动词
基本概念
播报编辑
2.体罚必须是造成身体或心理的痛苦,不造这两种痛苦的惩罚,不是体罚,较近於犯错的宣告,如私下罚站两分钟。但痛苦之有无,应考量罚则本身的合理性、受罚者的身心状况、施罚者的执行态度等,例如明知学生脚伤,却罚他站两分钟,是体罚。
3. 未造成身体痛苦,但造成心理痛苦,又系藉由控制身体而行之者,是体罚,如强迫学生当众罚站两分钟等。
类型
播报编辑
成人
在军队中也存在体罚下级军人的情况。
未成年人
在世界各国都历史悠久。中国过去有“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说法,西方过去谚语亦有“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省了棍子,惯了孩子)。
造成明显身心伤害的体罚,不论来自父母或教育人员,均会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犯罪。但世界各国对后果不大的体罚看法则有不同。有些欧洲国家禁止一切形式的体罚,其他国家则默许许父母进行轻微体罚(例如用手掌拍打屁股、手掌心)。
法律规定
播报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现状
播报编辑
全球状况
世界各国对刑罚体罚看法不同,主要争议在其是否人道和有效方面。对体罚例如1994年,新加坡法院对一名涂鸦和盗窃的美国少年Michael P. Fay的判决中包含鞭笞6下(后减为4下),被美国人普遍认为不人道,总统克林顿呼吁赦免,但未遂。大部分未成年人认为:体罚是对其人格的不尊重,是损害其尊严的行为。
瑞典1979 | 芬兰1983 | 挪威1987 | 奥地利1989 | 塞浦路斯1994 |
丹麦1997 | Lativa 1998 | Croatia 1999 | 波兰2000 | 伊朗2000 |
德国2000 | 图科曼斯坦2002 | 冰岛2003 | 乌克兰2004 | 罗马尼亚2004 |
匈牙利 2005 | 希腊2006 | 荷兰2007 | 新西兰2007 | 葡萄牙2007 |
厄瓜多尔2007 | 委内瑞拉2007 | 西班牙2007 | 多哥2007 | 哥斯达黎加2008 |
莫多共和国2008 | 卢森堡2008 | 之列士敦2008 | 波兰2010 | 突尼斯2010 |
肯尼亚2010 | 刚果共和国2010 | 阿尔巴尼亚2010 | 南苏丹2011 | 马其顿2013 |
洪都拉斯2013 | 马奇拉2014 | 巴西2014 | 玻利维亚2014 | 佛得角2014 |
阿尔及尼亚2014 | 圣马力诺2014 | 尼加拉瓜2014 | 爱沙尼亚2014 | 安道尔共和国2014 |
爱尔兰2015 | 秘鲁2015 | 格陵兰岛2016 | 蒙古2016 | - |
中国内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行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得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但没有对父母体罚子女做出禁止。
81%的父母认为“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可以体罚”,48%的父母赞成“只要不过分家长就可以打骂孩子”
48%的父母、37%的大学生、29%的初中生赞同“大人打骂孩子总是有理由的。
中国香港
香港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禁止体罚。香港法例第279A章《教育规例》第58条订明:“教员不得向学生施行体罚”;另外第243A章《幼儿服务规例》第15条及第45R条分别订明:“任何人不得对[儿童]中心内儿童施行体罚”、“任何人不得对互助幼儿中心内儿童施行体罚”。
不过,香港法例并没有规管家长对子女施行体罚,骇人所闻的虐儿案件偶有发生。2006年2月16日晚,一名10岁男童怀疑因顽皮而被锁进皮箱里惩罚,母亲两小时后打开皮箱发现孩子呼吸停顿、陷入昏迷,报警送院情况危殆;男童最后延至18日凌晨不治,警方起诉男童父母谋杀罪。
根据社会福利署委托香港大学进行关于香港家庭暴力问题的调查显示,有效回覆的5,049名成人、2,062名12至17岁儿童之中,有约44%父母曾对孩子施行体罚;约32%发生于过去一年内;约22%发生于过去一星期内。进行研究的学者倡议改革香港法律,提出禁止一切儿童体罚、强制对施虐父母进行辅导等建议。
中国台湾
2005年的《学校订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办法注意事项》规定“教师辅导与管教学生,不得有体罚学生之行为,且不应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公立高级中等以下学校教师成绩考核办法》规定:教师体罚或以言语羞辱学生者记过。
1999年:83.4%中小学生在学校被体罚
2005年:65.1%中小学生在学校被体罚
1999年及2001年,来自父母的体罚占体罚总数的29%和37.8%。
美国
很多人(包括美国人)都以为美国学校体罚早已不存在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约2/5的州,体罚学生是合法的。一个专门研究世界各地学生体罚的网站(corpun)对美国学校的体罚有详细介绍。
体罚确实存在,但在慢慢减少网站说,这些年来美国体罚已大大减少,全美31个州取消了体罚制度,但体罚在美国其他19个州仍是合法的,南方的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的学校普遍存在体罚,还有一些州的农村或郊区学校,体罚也很常见。
网站上说,不少人反对体罚学生,但没成功。2007年,密苏里州和北卡罗来纳州想通过立法禁止体罚,失败了。2003年俄怀明州做了同样的努力,也失败了,再前面一些州也一样。2007年,堪萨斯州还出台了相关议案,使体罚更有理有据。
美国教育部门评估,2006学年至2007学年,大约有223000起用短木桨体罚学生的事件,约有457754起。体罚事件发生次数相当于全美上学人数的0.5%。但专家说这个结果可能低估了,很多体罚没记录下来。
不尊重老师、课堂吵闹都可能被打
纳丁·布洛克说,一些地方规定,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就要受罚,具体情况各学校不同。比如上课时讲话、迟到、未交作业、嚼口香糖、打手机,打架,对老师无礼等。根据美国教育部人权机构每两年收集的信息,体罚在公立学校发生的比例较大,受体罚的大部分是男生。
最常用的体罚是用短木桨打臀部,也有拧耳朵、罚站并双手伸出举着书本、罚跪或以其他不舒服的姿势持续较长时间。
木桨打屁股,不会让学生痛很长时间。即使是一次很严重的体罚——打四次或五次屁股(这在公立学校中已经很少见了),也不过淤伤几天,不会导致伤病或出血。
体罚学生的通常是副校长
陈志敏说,在美国南部一些州,学生违反学校规定就像是大人违反了法律一样要受罚,但怎样罚有严格规定。大点的学校,体罚由副校长来执行,小学校由校长执行。体罚一般在校长或者副校长办公室里执行,也有在教室或走廊执行。
小学、初中和高中生都会受罚,但大部分受罚的是初中生。陈志敏说,初中生处在青春期,犯错误的情况多。
体罚程序有严格的规定
美国学校对体罚程序有严格规定,这样可以避免老师随意体罚学生。
体罚规定公布在学校手册中,内容很细致,如惩罚者应持什么样的短木桨,最多可以打犯错学生几次,身体哪个部位可以被打,体罚在哪里执行,谁现场监督,等等。另外还有“诉讼程序”,如老师在有目击者的情况下指出学生因什么而受罚,学生可以说明真实情况。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可以拒绝体罚,或者父母可拒绝孩子受体罚。
老师通常认为: 体罚是让学生最快意识到错误的方式
美国CNN新闻网站、TIME网站都讨论过体罚。CNN新闻网站说,“人权组织披露,在刚过去的这个学年中,美国学校中有超过20万名儿童被打屁股”。主要原因是,老师碰到较难教育的孩子,通常认为体罚是让学生最快意识到错误的方式。有老师说,体罚是最有效的方式,它容易实施,所需要的就是一块短木桨而已。此外,美国完全禁止了家庭体罚。
教师体罚
播报编辑
词语简介
直接的肉体打击是体罚,罚站、罚跑、罚跪、罚蹲、罚面壁、罚体力劳动、用东西故意砸学生等。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威胁、呵斥、讽刺、挖苦、辱骂、刁难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甚至是比直接的身体打击更易伤害学生的体罚,批评也有变相体罚之嫌。人们已将体罚模糊与泛化,一个体罚加上变相体罚,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碰不得也讲不得。
变相体罚是指用上述体罚方式以外的其他形式来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同样会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心灵。
表现
1.情绪冲动型
一个学生不认真听课,在课堂上吃东西,教师批评他,他竟然顶嘴,教师顿时怒火中烧,本能地一巴掌打过去……事后,教师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自我谴责:“我怎么这么冲动啊!”
这类教师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体罚学生,他们主观上没有目的,纯粹情绪冲动的自然结果。
因为这种体罚不是教师有意的,是受自己过激的情绪控制而为之,所以教师很容易失手对学生造成较大的伤害。此类行为多发生在年轻教师身上,他们血气方刚,容易冲动,有些常常陷于感情用事的泥潭中,因为打了学生而后悔,过后又难以克制自己,反复发生过激行为。
2.打击报复型
这种体罚,是教师所谓的“师道尊严”被学生伤害了,个人的自尊受到了挫伤,做老师的丢了面子,还有就是在工作上想争先进,被学生拉了后腿了等等,因此对学生采取了暴力行为。教师的主观目的是很明确的,不是为了“教育学生”,而是出于对学生的厌恶和憎恨,通过对学生肉体的折磨,以求得自己心理上某些的满足和怒气的发泄。如果一般的体罚难以满足这些心理需求,他们就会加大体罚的力度,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身心上都受到伤害,有时甚至学生越痛苦,他们就越兴奋。
这类教师要么师德低下,要么品行恶劣,要么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缺陷与障碍,把自己对学校不满、社会不平以及自身的焦虑、烦躁、压抑发泄在学生身上。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会失去“理智”,做出在不可理喻的事情。虽然像这样的老师只有少数的几个,但危害却是十分严重的。
3.武力震慑型
有些教师体罚学生,是因为他们认为“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不打不成才,一打分数来”,一旦有学生出了差错,尤其再被扣上屡教不改的“帽子”,他们就会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尝到肉体上的疼痛,这样学生才能服从教师,教师才有了所谓的“尊严”。不过,此时的学生大都不是敬畏教师,而是害怕教师手中的那把“戒尺”,一把戒尺只是在表面上简单地掩盖了学生“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有可能加大了“问题”的严重性。
这类教师使用“武力”来体罚学生,通常都会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因“生”施“罚”,大都是打学生的手掌心、臀部等不是要害的地方。这种类型的体罚与“打击报复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多少还是以“教育学生”为目的,尚且算是理智的,所用的“武力”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的。当然,一旦学生对教师的“武力”有了耐受力,产生了“免疫力”,那么其所谓的“震慑”也就形同虚设,教师也就会变得无计可施无可奈何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心理上会同教师习惯性地形成对抗,变得叛逆、固执、偏激……要是教师不放弃“武力”,他们反倒都能从中获得战胜对手的快感。
要知道,教育是心灵的耕耘,岂能用简单粗暴的“武力”来实现?要是真能如此,那么只要手中持有一把“戒尺”,谁都可以成为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了!武力只可以征服肉体,绝不能征服心灵,反而常常是激怒了心灵——当武力震慑没了效力时,有些教师又会把“体罚”演变成下面这种类型了:
4.敷衍应付型
此时的体罚,已经成为教师敷衍应付“问题学生”的一种惯常的手段了,教师已不再考虑体罚是否有效,反正只要学生出了难以处理的“问题”,就罚,罚好了就算是把“问题”处理完毕了。说得实际一点,这只不过是教师打着“教育”的旗号,对各个方面给个形式上的交代而已。这类教师不求有何收获和突破,只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罢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工作上的各方面的压力,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变得心浮气燥,如果再加上缺乏教育观念,就有可能将体罚由“敷衍应付型”升级为“苦闷发泄型”:
5.苦闷发泄型
此种类型的体罚,既有教师情绪冲动的成分,更有教师心情忧愁压抑的成分。学生因某种可以理解的原因犯了一个小错误,要是在平时,教师完全可以接受,提醒一下,以后改正就好了,如果恰巧碰上教师情绪糟糕、心情郁闷,学生的这一个小错误,莫名其妙地遭到教师一顿“体罚”,就这样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在这类教师的影响下,学生一般也会受到感染,变得焦虑、不安、忧郁、具有攻击性。教师不健康的心理如果不及时改变,迟早会同化一些学生的心理,使学生也患上苦闷发泄的毛病……这类教师应该先去调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再来上课,否则难免出事。因为教师对这类型的体罚出现的后果不会像“情绪冲动型”那样事后会后悔,自我反省,他们多数会“破罐破摔”,而且还可能越陷越深。从这点来看,其结果的严重性也可能超过 “打击报复型”。
回顾上述五种类型的“体罚”,勉强谈得上和“教育学生”有些关联的,也只有“武力震慑型”和“敷衍应付型”,但是无论教师承认与否,这两者从本质上看,不过是教师要么一根筋地“打击”学生,要么一刀切地“放任”学生的表现。应该说,分析到此,我们没理由不摒弃以上五种类型的惩罚了——读到这里肯定会有教师反对,说如果没了“体罚”,学生真成上帝了,那还怎么去教那些问题多多的“问题生”学啊?其实,反对的教师自己也清楚,上述的“体罚”也是无济于事的。那么,有没有在这之外还存在一种比较好的“体罚”类型呢?有,那就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种:
6.巧“罚”助育型
持有此心态的教师强调,只要通过自己艺术地处理,有技巧地把“体罚”融入教育,就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好,从而被“罚”得心服口服,以至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这类教师热爱学生,关注教育,对“体罚”具有主观能动性,能相机而行,随机应变,在教育技巧上有自己的丰富经验。但这样的教师毕竟是少数的,尤其能把“体罚”运用自如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般教师是很难把握的,一不小心就会事与愿违,“体罚”不像别的什么,一旦失误,就成了真正的体罚了,会给学生以及师生关系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
我在现实中很少看到此类“体罚”比较成功地例子,只是一次无意间在一本教育杂志上读到很是经典的由此“体罚”演绎出来的“猛然醒悟法”: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学生”,其他教师对他总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最终因为一位深谙“体罚”之道的教师在某一事件某一场合某一关键时刻狠狠地用一巴掌打得他脱胎换骨、痛改前非,从此积极向上发奋图强,后来学业有成,功成名就,深深地感激和怀念这位教师当初“警醒”他的那一巴掌……我在想,要是这个学生因自身素质的原因一巴掌醒悟不了,反而对教师怒目相视,生了报复之心,或是一巴掌打过之后有醒悟但学业依然功不成名不就,那结果又当如何呢?如此成功的“体罚”,既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的三位一体的因素,又要掌握很多其他不确定的因素,的确很难把握。
应对训练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上与下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是以控制为主,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否则就是犯上或大逆不道。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民主、自由、平等,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是为人们所倡导。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人格、有自觉能动性的人,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
2.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在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0年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均指出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等。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常常告诫教师“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作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业道德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教师应该大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
3、增强法制观念
教师应该自觉地学习国家颁布的各种教育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于有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条款,更应该认真学习,努力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4.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教师要避免体罚行为,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1)要干一行,爱一行。对于教师来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首先一定要接受“自己”是教师,也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进入角色,并且能够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快乐。
(2)放下身份,能够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我们天天都要面对学生,如果无法和学生沟通交流,就难免会出现学生不尊重你,你拿学生没办法的状况。
(3)学会弹性工作。一个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地工作,为此,在安排工作时,千万别忘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不管工作多忙,尝试着去户外运动一下,爬爬山、朋友聚会、做做运动等,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很好地放松,会更有利于精神抖擞地去应付繁重的教学工作。
(5)别排斥去看心理医生。许多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甚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然也无法调节好自我的身心。为此,当自己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不妨大大方方地做回“学生”。
5.培养良好的性格
(2)自我克制、磨练意志。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改变的,有的教师已形成了某些不良性格,只要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加以克服,学会自我克制,就会日见成效。
(4)自我评价、扬长避短。教师在加强个性修养中,应养成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习惯,有了这些习惯,就能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既善于看到并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良方面,也勇于发现并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陷,从而扬长避短,努力塑造自己优秀的性格。
相关新闻
播报编辑
开学第三天,还沉浸在寒假快乐生活中的7岁男孩乐乐(化名),在午间休息时和同学玩水枪。正玩得兴起,乐乐发射的一枚“水弹”击中了正在课间巡视的数学老师罗老师,罗老师认为是学生故意袭击大为光火,将乐乐带到教室外面,用笤帚把儿教训了一顿,造成乐乐头部和背部多处软组织损伤。 [2]
娃疼得躺不下
“我不是故意的,真的是我不小心!”昨日,躺在扶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病床上输液的乐乐一脸紧张,使劲解释着自己的“错误”。7岁的乐乐是扶风县城关镇新店小学二年级学生,他被医生诊断为“软组织损伤”入院治疗。因为父母都在西安打工,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距离学校10里路外的老家。“每天乘坐校车上下学,中午在学校吃午饭。”乐乐说,“我和同学玩水枪,不小心把水喷到数学课罗老师身上。”
“他用笤帚把儿打我的头,我抱着头,他就打我的背!”被老师带到教室外“教训”的乐乐没来得及申辩,老师手中的笤帚把儿就狠狠落下来。
被老师打得哇哇大哭的乐乐一个劲地躲避着笤帚把儿,但他的左耳朵根、后脑勺,还有脊背上还是被打得红肿。乐乐怯怯地说:“老师把笤帚把儿都打烂了。”2月27日中午1时许,乐乐的爷爷接到孙子从学校打来的电话:“娃说头疼得很!”以为孙子感冒的爷爷赶紧撂下碗,坐车赶到学校。“娃蹲在学校大铁门里,一个劲地哭着。”看着孙子后脑勺鼓起的大包和红肿的耳朵,爷爷愤怒了,欲找老师理论,但是被学校老师劝住了,承诺学校会“妥善处理这个事”。想着孩子不听话,被老师教育一下也是对的,“善良”的老人于是带着孩子回了家。乐乐的爷爷透露,以前孩子在学校也被老师打过,不过这次比较厉害。
到了晚上,乐乐的奶奶给孙子脱衣服睡觉,“发现孙子的脊背上满是血印子,左腿上还有一个红肿的大包。家里人这才知道娃在学校被老师打得狠了。”爷爷气愤地说,“娃疼得躺都躺不下,也不敢侧着睡,因为耳朵还有伤,老伴一宿就抱着孙子在怀里睡了一觉。”
协助孩子看病
对于学校发生老师打学生一事,新店小学校长黄建科表示:“听说这事后很遗憾。”学校已经出面调查此事,证实罗老师确实在午饭后的自习时间殴打了一名学生,原因是学生玩水枪将水射到老师的眼镜片上,误以为学生朝他射水的罗老师于是教训了该学生。黄校长表示,学生被打后,学校和被打孩子的亲属取得联系。“当天下午学校带孩子做了脑部CT,没发现啥问题。”第二天,学生家长来学校反映“背部有伤”后才知道学生被打得严重,已经入院治疗,学校会积极地处理此事,协助孩子看病。
扶风县城关镇教育组专干付宝强表示,开学前还专门按照县教育局部署安排召开了开学工作会议,并且强调了作风纪律。“老师为人师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体罚学生。”付宝强说,学校已经对殴打学生的老师做出“停课反省”的处理决定。
广东阳江江城区的龙源实验学校
2025年2月14日,有网友发帖称,广东阳江江城区的龙源实验学校要求学生和家长在校规上签字,同意体罚犯错学生,否则就另择他校。
2月1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该校了解到,帖文发布的内容属实,是学校的规定。律师表示,对学生打手掌、不超过两小时的罚站规定均属违法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