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髀肉

鎖定
髀肉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bì ròu,意思是大腿上的肉,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中文名
髀肉
拼    音
bì ròu
出    處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解    釋
大腿上的肉;亦為"髀肉復生"的簡縮 [1] 

目錄

髀肉解釋

指的是大腿內側靠近大腿根的地方的肉。

髀肉出處

《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於表坐起至廁,見髀裏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嘗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比喻因生活安逸而無所作為。唐白居剔題裴晉公女兒山刻石詩後:“戰袍破猶在,髀肉生欲圓。”另參見人事部·壽考“髀重”。 這個典故引出一個成語:“髀肉不生”。常用來描述常年打仗騎馬的人。
參考資料
  • 1.    髀肉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