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骭,漢字,讀音gàn, 意思是指肋骨小腿骨
中文名
拼    音
gàn
部    首
外文名
shank
解    釋
肋骨腿骨
總筆畫
12

基本信息

骭
【名】
脛骨,小腿骨,亦指小腿〖shank〗
骭,骨交也。從骨,幹聲。——《説文》
骭,脛也。——《埤蒼》
易骭之一毛。——《淮南子·俶真》。注:“自膝以下、脛以上也。”
又如:骭瘍(脛瘡);骭毛(脛毛)
肋骨〖rib〗
骭骨。《靈樞·經脈》:“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
骭骨即脛骨。《靈樞·逆順肥瘦》:“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古案切《集韻》《韻會》居案切,𠀤音幹。《爾雅·釋訓》骭瘍為微。《注》骭,腳脛也。《説文》骸也。《廣韻》脅也。《甯戚·飯牛歌》短布單衣適至骭。《九經韻覽》亦作幹。
又《集韻》下晏切,音𧿂。
又侯旰切,音翰。
又下𥳑切,音限。義𠀤同。 [1] 

方言音韻

◎贛語 gan5 腳骭子
◎客家話 [海陸腔] gon5 [梅縣腔] gon5 [客語拼音字彙] gon4 [台灣四縣腔] gon5 [客英字典] gon5
◎粵語 gon3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