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骨血

(漢語詞語)

鎖定
骨血,讀音是gǔ xuè,漢語詞語,意思為骨肉,指後代,出自《東周列國志》。 [1] 
中文名
骨血
拼    音
gǔ xuè
釋    義
猶骨肉。多指子女等後代
出    處
《東周列國志》

目錄

骨血解釋

猶骨肉。多指子女等後代。 [1] 

骨血出處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七回:“此一點骨血,望將軍委曲保全,朔雖死猶生矣。”
漢·應劭《風俗通·愆禮·南陽張伯大》:“幸無骨血之屬。”一本作“骨肉”。
《北齊書·王晞傳》:“朝廷比者疏遠親戚,寧思骨血之重。”
明·無名氏《白兔記·分別》:“養下男兒,千萬與我留下,是劉暠骨血。”
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一章:“秀蘭可是我的骨血哇!”
《後漢書·仲長統傳》:“魚肉百姓,以盈其欲;報蒸骨血,以快其情。”
楊朔《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她的神色又沉靜,又剛強,她爸爸的骨血在這位姑娘身上活起來了。”
參考資料
  • 1.    骨血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8-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