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騾車

鎖定
騾車,漢語詞語,讀音luó chē,意思是騾子拉的車;汽車研發階段的測試車,國外叫做“騾車”,英文“Mule car”,也叫雜合車。即新開發車的底盤加上參考車(標杆車)的車身雜合在一起,用於底盤等驗證的車。 [1] 
中文名
騾車
外文名
Mule car
讀    音
luó chē
注    音
ㄌㄨㄛˊ ㄔㄜ
解    釋
騾子拉的車

目錄

騾車解釋

騾拉的車。
二、汽車研發階段的測試車,英文“Mule car”。一般產品開發都是下車體先於上車體,也就是先底盤後車身,所以底盤出來的時候車身還沒有;為了驗證車輛的底盤性能,要做很多整車級的實驗,必須拼出完整的車;為了節約費用,很多零件都是借用其他車型的,車身也用接近的車身代替先和底盤雜交到一塊兒,所以叫騾子。
騾車試製的目的是不需投模具的情況下提前開始試驗和驗證工作,完成動力系統和底盤系統的匹配,包括電噴系統,三元催化系統,ABS等系統的試驗和匹配設計,耐久性、操穩和平順性,還有温度場,動力性經濟性第一輪摸底試驗。

騾車出處

三國志·蜀志·後主傳》“ 艾 解縛焚櫬” 裴松之 注引 晉 傅暢 《晉諸公贊》:“ 劉禪 乘騾車詣 艾 ,不具亡國之體。”《北史·賀若弼傳》:“令 蔡徵 為 叔寶 作降牋,命乘騾車歸己,事不果。”《文明小史》第三十回:“當下僱了一輛單套騾車,先進內街。” 許地山 《街頭巷尾之倫理》:“騾車過處,便印上蹄痕和輪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