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驚鵲

(漢語詞彙)

鎖定
驚鵲,詞語,拼音為jīng què,驚,指驚動驚嚇。鵲,指喜鵲。意為被驚動而飛走的喜鵲。
最早出現於 《遊仙窟詩 揚州青銅鏡留與十娘》 唐·張鷟:月下時驚鵲,池邊獨舞鸞。
中文名
驚鵲
拼    音
jīng què
注    音
ㄐㄧㄥ ㄑㄩㄝˋ
解    釋
被驚動而飛走的喜鵲

目錄

驚鵲釋義

受到驚嚇而飛走的喜鵲。

驚鵲例句

次韻蔣穎叔》宋·蘇軾: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宋·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秋宵月下有懷然》唐·孟浩然: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遊仙窟詩 揚州青銅鏡留與十娘》唐·張鷟:月下時驚鵲,池邊獨舞鸞。
《秋夜梁七兵曹同宿二首 其一》 唐·錢起:星影低驚鵲,蟲聲傍旅衣。
《偶成》唐·錢起:繁星入疏樹,驚鵲倦秋風。
《寒食夜池上對月懷友》唐·雍陶:跳魚翻荇葉,驚鵲出花枝。

驚鵲解釋

[1]  被驚動而飛走的喜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