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驕楊頌

鎖定
傳統舞劇,展現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楊開慧,為革命獻身的一生。全劇共六場,分別為:戰友情深、紅纓在手、秋收暴動、湘江火種、鐵窗紅心、氣貫長虹。
中文名
驕楊頌
外文名
Ode to the Proud Poplar
類    型
傳統舞劇
場    次
戰友情深、紅纓在手、秋收暴動

驕楊頌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驕楊頌
外文名稱: Ode to the Proud Poplar
類別: 傳統舞劇

驕楊頌劇情介紹

序幕緬懷英靈1976年10月在楊開慧烈士陵園,人們手捧潔白的花束,獻給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楊開慧。
當年楊開慧扶養和教育的孤兒——今日的老幹部,望着楊開慧留下的紅紗,思緒萬千,緬懷英靈。
第一場戰友情深1927年初,長沙毛委員住地。霜天月夜,毛委員疾書《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楊開慧望着毛委員的身影,心潮澎湃,喜看農民運動有了方向。
第二場紅纓在手1927年3月,農民協會門前。鑼鼓喧天,楊開慧和羣眾歡慶農民自衞軍成立。梭鏢閃亮,自衞軍練兵殺聲震天響。
國民黨內反動派對毛委員所領導的農民運動恨之入骨,妄圖把熊熊的烈火撲滅下去。楊開慧領導廣大羣眾,同敵人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第三場秋收暴動1927年秋,瀏陽河畔。由於蔣介石的背叛,大革命失敗了。革命者血流成河。羣眾遙望瀏陽河,想念毛委員。這時,楊開慧帶着毛委員關於舉行“秋收暴動”的指示,迎着暴雨閃電奔走在湘江兩岸,號召拿起梭鏢大刀,投入“秋收暴動”,組織隊伍,跟着毛委員奔向井岡山。
第四場湘江火種1930年,長沙板倉。在白色恐怖中楊開慧領導着地下鬥爭。他們急切地等待着井岡山派來的聯絡員。當年的赤衞隊長、今日的紅軍幹部送來了毛委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論著。楊開慧等如飢似渴地學習寶書,信心倍增。
由於特務的告密,國民黨突然包圍了楊開慧的住地。楊開慧臨危不懼,散發了毛委員的寶書,掩護了同志,燒燬了秘密文件,從容不迫地挺立在敵人面前。
第五場鐵窗紅心1930年10月,長沙國民黨獄中。敵人對楊開慧嚴刑拷打,逼她交出地下黨組織名單,並讓她與毛委員斷絕關係。楊開慧遍體鱗傷,堅貞不屈,如傲雪紅梅。敵人利用毛岸英來軟化楊開慧,但母子見面,更加嚮往井岡山,思念毛委員——頓時雄偉壯麗的井岡山出現在眼前,毛委員在歡呼聲中健步來到紅軍戰士中間,揮動巨手,指引着革命的方向……楊開慧揮筆寫出“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巨標,在國際歌聲中走向刑場。
第六場氣貫長虹1930年11月,長沙瀏陽門外。楊開慧帶鐐銬,走長街,告別眾鄉親。鄉親們以淚眼相送。她以大無畏精神鼓舞鄉親們,把象徵革命勝利的紅紗傳給了孤兒,她面對屠刀,振臂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氣貫長虹。剎時,滿天風雪滿天仇,革命驚雷遍地吼,熊熊烈火燃遍祖國大地。
尾聲驕楊頌歌1977年,楊開慧烈士陵園。10月的凱歌響徹了萬里長空,粉碎“四人幫”歡聲雷動。人們向楊開慧致敬,繼續長征。

驕楊頌主要人員

責任者
責任描述
創作者編導:張文明、吳國本、蘇風竹、劉有〓、高春生、邱友仁、段若玉。作曲:徐錫宜、朱仁玉、佘華盛、張乃誠、吳少華。作詞:高峻。舞美設計:孟憲成。
演出者主要演員:杜永妮、張莉民(飾楊開慧A、B),孟建亞(飾毛岸英),劉英(飾農協委員長張打鐵),馬永木(飾農民自衞軍隊長英哥),董貞瓊(飾凌姑),王瑩(飾孤兒),畢研順(飾國民黨軍官),王藴傑(飾國民黨軍副官),畢義茂(飾特務)。樂隊:總政歌舞團管絃樂隊。指揮:徐新。朗誦:林中華、狄風榮。領唱:諸慧君、王軍、馬自忠、蘆橋、楊忠英、張永泉。

驕楊頌演出介紹

演出大事記本劇於1977年參加建軍五十週年、全軍第四屆文藝會演大會演出,獲創作、演出獎。

驕楊頌評論擷萃

評論擷萃成功的舞劇
舞劇成功地調動一切藝術手段,謳歌了楊開慧對毛主席深厚的感情。在霜天寒夜裏,她“願做紅霞伴朝陽”,無限關懷和體貼毛主席,在白色恐怖中,她“踏泥濘”、“迎驚雷”,無限信賴毛主席,傳播革命火種;在刑場就義時,她手捧紅書寄思情,丹心向着井岡飛,無限忠於毛主席。所有這些場景,都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音樂以湖南民歌《瀏陽河》貫穿始終,親切動聽,主題鮮明。第三場在瀏陽河畔革命羣眾想念毛委員一段,樂曲奏起了《瀏陽河》。第一次用琵琶,思盼、徐緩,但不悲愴;第二次用大提琴,深沉、渾厚,但不壓抑;第三次用小提琴,明快、爽朗,充滿信心,但不虛張。開慧一來,管樂齊奏,似齊聲歡呼,人心大震。
唱詞吸收民歌和古典詩詞的一些手法,寫得凝練、樸實。豪壯時,氣衝霄漢;親切時,情真意暖。音韻配搭、抒情敍事結合較好。
舞台美術大方、明快、乾淨,配合劇情,烘雲托月。第五場“鐵窗紅心”,小小的窗口,映幾支紅梅,透出萬里長空,揭示出楊開慧身在獄中、志在天外的廣闊思想境界。當開慧與小岸英想望井岡山的毛委員時,思念衝破了監獄,天幕上豁然出現了毛委員戰鬥在井岡山的動人畫面,從而看到了革命的曙光。(摘自全軍第四屆文藝會演大會《評論情況》第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