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驅力

鎖定
驅力,是指由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引起並推動機體從事滿足這些需要的行動的內部喚醒狀態。
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伍德沃思於 1910 年引入心理學。他用這一來自機械學中的概念解釋機體行為的動力,反對用各種本能解釋人和動物行為激起原因的理論。早期這一概念僅指生理需要可使機體產生某種緊張狀態,並隨後使之作出某種能滿足這類需要的活動,以降低這種緊張狀態。
後因赫爾等人提出習得的內驅力概念,被逐漸擴展到包括行為的心理動力。某些心理學家將需要與內驅力兩詞經常替換使用,不作區分。但也有人把需要看成機體內部的缺失狀態,它不一定成為行為動機,如貧血的人不一定意識到自己體內的缺失,故不能成為行為的動機。只有由需要產生內驅力後,才能驅使機體行動。 [1] 
中文名
驅力
外文名
drive
學    科
心理學

驅力定義及提出

20世紀20年代,伍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為因果機制的驅力概念,以代替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曾一度佔統治地位的本能理論。所謂驅力是指個體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種緊張狀態 [2] 
讓驅力理論得以大力推廣的是赫爾(C.L.Hull),他認為,機體的需要產生內驅力。內驅力激起有機體的行為。內驅力是一種中間變量,其力量大小可以根據需要持續時間的長短、引起行為的強度或能量消耗從經驗上加以確定。在赫爾的理論中,內驅力主要有兩種:原始性內驅力和繼發性內驅力。原始性內驅力同生物性需要狀態相聯繫,並與有機體的生存有密切的關係。這些內驅力產生於機體組織的需要,如飢、渴、呼吸、睡眠、性交、迴避痛苦等。繼發性內驅力是對情境或者環境中的其他刺激而言,這種情境會隨着原始性內驅力的降低而產生作用,成為個體的另一種內驅力。 [3] 

驅力相關理論

驅力減少理論(drive reduction theory )
1943年,赫爾提出了驅力減少理論(drive reduction theory ),即驅力是一種動機結構,它供給機體力量或能量,以使需要得到滿足,進而減弱驅力。
例如,缺少食物(需要)會產生餓(驅力), 它推動個體去尋找食物併產生進食的行為,進而驅力就會降低直至消失。赫爾強調經驗和學習 在驅力形成中的作用,認為學習對機體適應環境有重要的意義,而人的行為主要是由習慣支配. 的。因此,產生某種行為的反應潛能(P)等於內驅力(D)和習慣強度(H)的乘積,可用 下列公式來表示:
P=D×H

驅力侷限性

驅力理論看到了行為的內在動力的作用,相對於本能論來説,應該説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但是,驅力理論並不能解釋人類所有的行為,這種內在的動力(生理驅力)仍不能構成動機的全部。 [3] 
參考資料
  • 1.    顧明遠.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 2.    彭聃齡.《普通心理學》(第4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391
  • 3.    徐德鴻主編. 普通心理學[M]. 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 2012.08.173-17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