骜(ào),汉语二级字,属形声字,从“马”、“敖”声,本义指良马,后引申为形容马匹不驯或性格傲慢 [4-5] [7]。其读音为ào,部首为“马”,总笔画13,繁体作“驁”,五笔编码GQTC [7]。
该字核心义项有二:一指骏马,如《吕氏春秋》注“千里马也”;二喻桀骜不驯,如成语“桀骜不驯”。古籍中亦作动词表放纵奔驰,《楚辞·远游》有“骖连蜷以骄骜”之句,并通“傲”形容人物傲慢性格,如《韩非子》称智伯“骜愎” [7]。
字形演变可溯至篆书,由“马”与表“抬高”义的“敖”组合,象征昂首之态。《说文解字》释为骏马,附“壬申日死”禁忌;《康熙字典》收录牛刀切、鱼到切等音切,反映古音变迁。异体“䮯”见于《周礼》注疏,指乐章名“骜夏” [6] [8]。
- 中文名
- 骜
- 拼 音
- ào
- 部 首
- 马
- 造字法
- 形声;从马、敖声
- 释 义
- 名“骏马”同“傲”.
- 注 音
- ㄠˊ
- 总笔画
- 13
笔画
播报编辑
部首笔画
马笔顺:横折 竖折折钩 横
骜 笔画
横 横 竖 横 撇 横折钩 撇 横 撇 捺 横折 竖折折钩 横 [1]
基本字义
播报编辑
1. 骏马。
2. 马不驯良,喻傲慢,不驯顺
:~放。~忽。桀~不驯。 [2]
详细字义
播报编辑
〈名〉
1. 形声。字从马,从敖,敖亦声。“敖”义为“抬高”、“抬升”。“敖”与“马”联合起来表示“马昂首的样子”。本义:高头大马。同本柜组愚义 [noble steed]
背体欠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吕氏春秋·察今》。注:“千里马也。王者乘之游敖,因曰骥骜也。”
2. 又如:骜放(任性傲物)
〈动〉
服偃蹇以低昂兮,骖连章主循蜷以骄骜。——《楚辞·远游》
〈形〉
士骜爵禄者,固轻其主。——《吕氏春秋·下贤》
始皇刚暴而骜狠。——《抱朴子·极言》 [2]
古籍解释
播报编辑
又《前汉·窦婴传》诸公稍自引而怠骜。
又骜夏,乐章名。《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祴夏、骜夏。《集韵》或作骜。
又《集韵》《正韵》鱼到切《韵会》疑到切,𠀤音傲。义同。
又《集韵》牛召切,音鏊。骄骜,马行貌。 [3]
说文解字
播报编辑
驁【卷十】【马部】
骏马。以壬申日死,乘马忌之。从马敖声。五到切
说文解字注
(䮯)骏马。句绝。谓骏马名也。大射礼。公入驁。注曰。驁夏、亦乐章也。以钟?奏之。按驁夏、葢取翶翔之意。凡奇士偁豪俊者可作驁俊。如尚书獒可为酋豪字也。㠯壬申日死。乘马忌之。忌此日也。从马。敖声。五到切。二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