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騎,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1]  ,讀作qí,最早見於甲骨文 [2]  。本義為跨馬,騎馬;後引申為跨坐、乘坐等;又從本義引申為一匹馬;又引申為一人一馬。
“騎”的一些義舊讀作jì,現代漢語均讀作qí。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3] 
拼    音
部    首
鄭    碼
cuaj
字    級
常用字、一級字 [1] 
平水韻
四寘 去聲 [4] 
注    音
ㄑㄧˊ
總筆畫
11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9A91
倉頡碼
sfkmr
筆順編號
121125444413412512
五筆86|98
cdsk|cgdk
四角號碼
74321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甲骨文 甲骨文
騎,形聲字(一説象形字)。從馬,奇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個人形,下面是一個似馬非馬的動物(也可能是因為用刀刻字,不易表現馬的形象),人的兩條腿跨在動物的背上,即騎馬,或騎某種動物。金文字形則有很大的變化,左邊的字形可以看出馬的形狀了,即“馬”字。右邊上面還是人形,即“大”字;下面是“可”字,成為“奇”字,以表聲。秦篆字形與金文相同,“馬”的字形更像馬了。漢隸字形與秦篆相同,只是字形方塊化了。《簡化字總表》規定“馬(繁體)”作偏旁簡化為“馬”,故“騎(繁體)”類推簡化為“騎”。 [5]  [2] 
戰國文字中曾出現過兩個簡體,一是形旁馬或從簡體(保留上半部,下部以兩橫畫代之),一是聲旁或徑從可聲(奇本從可聲)。 [5] 
“騎”的本義為跨馬,騎馬。《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並車擥轡。”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專士女於耕桑,習鄉閭以弓騎。”引申為跨坐;乘坐。《莊子·齊物論》:“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又從本義引申為一匹馬(舊讀jì)。《戰國策·趙策二》:“趙地方三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又引申為一人一馬(舊讀jì)。《文選·班固〈東都賦〉》:“千乘雷起,萬騎紛紜。”唐白居易《賣炭翁》:“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5]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跨馬,騎馬。
ride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並車攬轡。”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專士女於耕桑,習鄉閭以弓騎。”
三國演義》第三四回:“玄德遂將此馬送與劉表。表大喜,騎回城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這匹馬不是凡馬……讓我騎一趟試試如何?”
騎射;騎寇;騎獵
跨於物上或兩邊叫騎,跨坐,乘坐。
stride
《莊子·齊物論》:“乘雲氣,騎日月,而遊乎四海之外。”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僱了四頭長行騾子,他主僕三人騎了三頭,一頭馱載行李銀兩。”
張賢亮《河的子孫》第三章:“小腳的寡婦媽騎在毛驢上,由弟弟陪着,哭哭啼啼一定要跟着來送他。”
騎兩頭馬;騎鯨;騎驢覓驢
跨越。
surmount
陸游村社禱晴有應》:“爽氣收回騎月雨,快風散盡滿天雲。”

名詞
騎的馬。
horse
《戰國策·趙策二》:“趙地方三千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
南朝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重英曲騷之飾,絕景遺風之騎。”
李調元《贈蔡制亭秀才》詩:“門前剝啄騎頻嘶,早有高人掛短藜。”
坐騎;車騎
泛指騎的動物。

《封神演義》第三八回:“我們的坐騎,及是奇獸;戰馬見了,骨軟筋酥,焉能站立。”

指車馬。

《楚辭·遠遊》:“騎膠葛以雜亂兮,斑漫衍而方行。”姜亮夫校注:“騎,車騎也。”

騎兵;騎馬的人。
cavalryman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八陣》:“車騎與戰者……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敵夜遁去,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
清李調元《忠武嶽王廟》詩:“鐵騎竟當追虜穴,金牌原不出深宮。”
騎邑;輕騎;驍騎
騎馬的侍從。
attendant
《韓非子·説林下》:“公孫弘斷髮而為越王騎。”
《漢書·賈山傳》:“賈山,潁川人也……嘗給事潁陰侯為騎。”顏師古注:“為騎者,常騎馬而從也。”

姓。見《史記·樂毅列傳》。


騎劫
量詞
用於馬,相當於“匹”,亦用於其它動物。

水滸傳》第五十回:“鸞鈴響處,一騎馬跑將出來,眾人看時,乃是拚命三郎石秀。”明歸有光《馬政志》:“春秋時……諸侯力政,各國有馬至千萬騎,後秦並六國,馬皆入之秦。”

一人一馬的合稱。

《史記·陳涉世家》:“騎千餘。”
明魏禧《大鐵椎傳》:“賊二十餘騎。”
[3]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跨馬也。從馬奇聲。渠羈切 [7] 

説文解字注

跨馬也。
兩髀跨馬謂之騎,因之人在馬上謂之騎。今分平去二音。《曲禮》曰:前有車騎。《正義》曰: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者。今言騎,當是週末時禮。按《左傳》:左師展將以昭公乘馬而歸。此必謂騎也,然則古人非無騎矣。趙旃以其良馬二,濟其兄與叔父,非單騎乎。
從馬奇聲。
渠羈切。古音在十七部。 [3]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𠀤音奇。《説文》:跨馬也。《䆁名》:騎,支也,兩腳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週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驃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注: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為旄頭,被髮先驅。或雲: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閒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 [8]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全濁
渠羈切/其寄切
ɡʰjĕ
去聲

全濁
奇寄切/音奇
ɡʰjĕ
集韻
平聲

全濁
渠羈切
ɡiɛ
去聲

全濁
奇寄切
ɡiɛ
韻略

平聲





渠宜切


去聲





奇寄切

增韻

平聲





渠宜切


去聲





奇寄切

中原音韻

陽平
齊微



次清

kʼi

去聲
齊微



全清

ki
中州音韻

平聲
齊微





擎移切


去聲
齊微





強異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全濁
渠宜切
g‘ie

去聲


全濁
奇寄切
g‘ie [9]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a
先秦
王力系統
g
ǐa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ɡʰ
ja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ɡ
ia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
jar


jei


je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支佳

je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e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e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ɡʰ
jie̯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g
ǐe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ɡʰ
jĕ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ɡ
ie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g
jĕ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ɡʰ
ǐɛ [10-11]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引用日期2020-05-10]
  • 2.    徐建中著.漢字國學 漢字裏的國學常識:中國商業出版社,2016.11:128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0]
  • 4.    四寘去聲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10]
  • 5.    李學勤 編.字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07:859
  • 6.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1986年11月:17653
  • 7.    (東漢)許慎原著;馬松源主編.説文解字 第1冊 圖文珍藏版:線裝書局,2016.01:379
  • 8.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06月:1434
  • 9.    「騎」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0]
  • 10.    「騎」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0]
  • 11.    「騎」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1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