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ò]
汉语文字
展开2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骆,汉语一级字 [4],读作骆(luò),本义指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也作姓氏。 [1] [3]
中文名
拼    音
luò
繁    体
部    首
仓    颉
nmher
郑    码
xrj
笔    顺
551354251
注    音
ㄌㄨㄛˋ
总笔画
9
部外笔画
6
四角码
77164
98五笔
cgtk
86五笔
ctkg
统一码
9A86

现代释义

播报
编辑
基本甩寒婆乘字义
骆luò
⒈ 黑鬃的白马。
⒉ 〔骆驼〕哺乳动物,身体高大,背上有肉峰,毛褐色。能驮负重物在沙漠中远行。亦称“橐驼”;简称“驼”。 [3]
⒊ 姓。
基本词垫陵义
◎ 骆luò
〈名白桨备〉
(1) (形声。从马,各声担背套。本义:尾和鬣毛黑色的白马) [3]
(2) 同本义 [white horse with a black mane]
骆,马白色黑鬣尾也。——《说文》
白马几体捆朱鬣骆。——《广雅》
驾彼四骆。——《诗·小雅·四牡》
(3) 又
哔哔骆马。
驾白骆。——《礼记·月令》
夏后氏骆马黑鬣。——《礼记·明唐位》
骆驿道路。——《汉船炒书·王莽传》。注:“言不绝狱艰放。”
(4) 又如:骆马(身白鬣黑的马)
(5) 骆驼 [camel]。如:骆驼坐(佛家语。指两膝相并如骆驼而蹲踞。僧人不能坐此相)
(6) 姓
词性变化
◎ 骆 luò
〈动〉
通“络”。络绎不绝 [continuous;in an endless stream]
骆驿道路。——《汉书·王询请桨莽传下》
常用词组
骆宾王、骆驼 [3]

古籍释义

播报
编辑
康熙字典
唐韵》卢各切《集韵》《韵会》《正韵》历各切,𠀤音洛。《玉篇》白马黑鬣。《诗·小雅》嘽嘽骆马。《礼·明堂位》夏后氏骆马黑鬣。
国名。《史记·南越王佗传》佗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注》汉书音义曰:骆,越也。索隐曰:姚氏按广州记云:交阯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为骆侯,诸县自名为骆将,後蜀王予将兵讨骆侯,自称为安阳王。尉佗攻破安阳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瓯骆也。
县名。《前汉·地理志》定襄郡骆县。
姓,骆统,见《吴志》。
与落通。《史记·天官书》大荒骆岁,隂在巳。
历书》作大荒落。
字汇补》鲁故切,与辂同。《史记·秦本纪》非子为周大骆是也。
字汇补》居诈切,音驾。《转注古音》古驾辂皆同骆字,骆主车驾,故字可互用,犹甸之与椉也。 《玉篇》又作𩦼。 [2]

方言集汇

播报
编辑
粤语:lok3
潮州话:loh8
赣方言:lɔ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