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駱駝蒿

鎖定
駱駝蒿(Peganum nigellastrum Bunge)白刺科駱駝蓬屬植物。株密被短硬毛;莖直立或開展,基部多分枝;葉裂片條形,先端漸尖;花單生於莖端或葉腋,花梗被硬毛,花瓣淡黃色,倒披針形,花絲基部擴展;蒴果近球形,黃褐色;種子多數,紡錘形,黑褐色,表面有瘤狀突起;花期5-7月,果期7-9月。 [5] 
駱駝蒿產於中國陝西、內蒙古、甘肅、寧夏。 [6]  駱駝蒿為根櫱性耐鹽、耐旱的植物,常見於荒漠地帶,也常見於居民點附近、白刺灌叢間或芨芨草叢中。駱駝蒿繁殖方式為種子或根櫱繁殖。 [7] 
駱駝蒿味辛苦、性涼,有毒,主治咳嗽氣短、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無名腫毒等症。 [8]  生態價值方面,駱駝蒿是一種矮狀植物,根部生長茂盛,深扎于山石之中,可以起到固定水土的作用 [9]  。駱駝蒿為一般性果園及路邊雜草,危害較輕。 [10] 
中文名
駱駝蒿
拉丁學名
Peganum nigellastrum Bunge [4] 
別    名
匐根駱駝蓬(fú gēn luò tuó péng)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無患子目
白刺科
駱駝蓬屬
駱駝蒿
分佈區域
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寧夏、甘肅、新疆
命名者及年代
Bunge,1835

駱駝蒿形態特徵

駱駝蒿
駱駝蒿(5張)
白刺科駱駝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5]  。莖多數,叢生,高30-60釐米,稍纖細,自基部分枝,株密被短硬毛 [5]  ;莖、枝幼時被短絨毛,後漸脱落。葉面綠色無毛,背面被白色絨毛,基生葉卵形或寬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全裂,花期凋謝;莖下部與中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2-4釐米,寬1.5-2釐米,二回羽狀全裂,每側裂片3-4枚,裂片長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1.5釐米,再次羽狀全裂,每側具小裂片2-5枚,小裂片狹線形或狹線狀披針形,長3-6(-8)毫米,寬0.3-1毫米,先端鈍,有小尖頭,邊反捲,葉柄長0.5-1.3釐米;上部葉羽狀全裂,裂片2-4枚;苞片葉3裂或不分裂,線形。頭狀花序卵球形或卵狀鐘形,直徑2.5-3.5毫米,具短梗或近無梗,略下傾,在分枝上密集或略稀疏,常排成短總狀花序或為穗狀花序,稀少單生於小枝的葉腋內,在莖上通常組成略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外層總苞片卵形或長卵形,背面被灰白色短絨毛,邊緣狹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邊緣寬膜質至全膜質,背面毛少至無毛;雌花10-15朵,花冠狹管狀,背面有疏腺點,檐部具2-3(-4)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叉端尖鋭;兩性花20-25朵,花冠管狀,背面有腺點,花葯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鈍或有短尖頭,花柱略比花冠管長,先端2叉,叉端斜叉開或略外彎,有時中央數朵花不孕育,花柱亦縮短。瘦果卵圓形。 [1]  花期5-7月,果期7-9月。 [5] 

駱駝蒿產地生境

駱駝蒿分佈於蒙古和中國 [1]  ,在中國分佈於陝西、內蒙古、甘肅、寧夏。 [6]  常見於荒漠地帶 [7]  、山前平原、丘間低地、固定或半固定沙地。 [1]  也常見於居民點附近、白刺灌叢間或芨芨草叢中。 [7] 

駱駝蒿生長習性

駱駝蒿為根櫱性耐鹽、耐旱的植物, [7]  極耐寒、耐早、耐癖薄。 [2] 
駱駝蒿 駱駝蒿

駱駝蒿繁殖方法

駱駝蒿繁殖方式為種子或根櫱繁殖。 [7] 

駱駝蒿自然

駱駝蒿以其獨特的方式繁衍後代,以適應嚴酷的環境,維持其家族成員的數量。風調雨順之時,老植株上便會發出許多當年的實生苗。如果春夏季乾旱,當七八月間荒漠中的“雨季”來臨時,它們就會抓住這大好時光,生出許多秋萌枝,一部分小苗也相繼破土而出,以挽回春季的損失。如果夏季乾旱,影響到早期果實的發育,秋季就又會形成許多籽粒飽滿的種子,去彌補夏季的虧損。 [3] 

駱駝蒿人工

首先要在需要綠化的地點附近選一有水源的地方整平,碾壓紮實,然後在場面上撒一層細沙,充做土坯場地。準備好做坯場地後,配好坯土(壤土75%,細沙25%)拌勻,用坯模做10釐米厚的土坯(長寬不限)。將土坯扣在覆有細沙的場面上以後,立即用鐵片將土坯切成10釐米見方的小塊,再用2毫米粗的細鐵絲在小土坯中間扎一個2釐米深的小孔,撤入4-6粒駱駝蒿種子,然後蓋上細土,覆上草簾,並立即噴水,每天噴一次,保持土坯濕潤,播後20天小苗可長2釐米,即可往岩石裸露的石質山上移栽。 [2] 

駱駝蒿栽培技術

移栽駱駝蒿土坯前,先用車或土籃將小土坯完整地運到綠化地點,並且最好搶在雨季之前。栽時,用鎬刨一個小坑,每兩平方米一坑,每坑栽一個小土坯,使小土坯與地面平齊,並用壤土將縫隙埋嚴,每畝可栽330個。遇到石縫,也可栽植。 [2] 
駱駝蒿 駱駝蒿

駱駝蒿主要價值

駱駝蒿藥用價值

駱駝蒿味辛苦、性涼,有毒,主治咳嗽氣短、風濕痹痛、皮膚瘙癢、無名腫毒等症。 [8]  中國民間入藥,有清熱、消炎、祛濕、殺蟲的作用。 [1]  枝葉和種子含有多種生物鹼,可治療風濕痹痛、無名腫毒,現代藥理研究還證明駱駝蓬含有的生物鹼有抗癌作用。 [3] 

駱駝蒿生態價值

駱駝蒿是一種矮狀植物,根部生長茂盛,深扎于山石之中,可以起到固定水土的作用 [9]  。駱駝蒿為一般性果園及路邊雜草,危害較輕。 [10] 

駱駝蒿經濟價值

駱駝蒿鮮草不是家畜喜歡的食物,但秋霜打過之後,枝枯葉黃時卻是餵羊的好飼料。 [3] 
參考資料
  • 1.    駱駝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王國文.駱駝蒿土坯育苗移栽綠化岩石裸露的石質山地[J].內蒙古林業,1983,(第6期):32
  • 3.    王禮先,常丹東著.奇妙的沙漠[M],科學普及出版社,2012.01,第74-75頁
  • 4.    駱駝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7]
  • 5.    駱駝蒿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4]
  • 6.    江紀武主編,藥用植物辭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04,第581頁
  • 7.    李揚漢主編,中國雜草志,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07,第1022頁
  • 8.    宋乃秋主編,中華民間百草良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第34頁
  • 9.    北京市密雲縣文聯,北京市密雲縣文化館編,聖水鳴琴,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10,第384頁
  • 10.    李揚漢主編,中國雜草志,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07,第10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