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駝,漢語一級字 [7]  [10]  ,讀作駝(tuó),部首是馬,字碼是9A7C,本義指駱駝。 [1-6]  [9] 
中文名
拼    音
tuó
繁    體
部    首
字    碼
9A7C
五    筆
cgpx(98)cpxn(86)
倉    頡
NMJP
鄭    碼
XWRR
筆    順
フフ一丶丶フノフ
字    級
一級(1347) [7] 
平水韻
下平五歌
異    體
注    音
ㄊㄨㄛˊ
造字法
形聲:從馬、它聲 [8]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駝tuó
⒈ 指“駱駝”:駝峯(駱駝背部高起的肉峯)。駝毛。駝鈴。雙峯駝。 [9] 
⒉ 身體前曲,背脊突起像駝峯:駝背。 [4] 
基本詞義
◎ 駝tuó
〈名〉
(1) (形聲。從馬,它聲。從馬,表示與馬相類的動物。本義:駱駝) [9] 
(2) 同本義。也單用作“駝” [camel]。如:駝茸(駱駝細毛織成的紡織物。即駝絨);明駝;單峯駝;駝囊(用駱駝皮革做的袋子);駝蹄(駱駝的蹄子);駝褐(用駝毛制的衣服);駝裘(駝絨服);駝隊(駱駝隊)
(3) 成塊的東西。也作“坨” [lump]。如:駝橐(馱垛)
(4) [量詞]∶相當於“坨”、“塊”
你沒看見,退油丹都使了兩駝!——《大波》
詞性變化
◎ 駝tuó
〈形〉
人身體背部向後成拱形的 [hunchbacked]。如:駝腰(腰彎背駝);駝鈎(彎鈎);駝曲(彎曲)
◎ 駝tuó
〈動〉
(1) 用牲口負物。也作“馱” [to carry burden on back]
其獸則麒驎角端,騊騟橐駝。——《漢書·司馬相如傳》。顏師古注:“橐駝者,言其可負橐囊而駝物。故以名雲。
他有一匹馬,背駝三將,入水如踏平地,日行千里流星馬,此乃是無敵之騎。——明· 黃元吉《黃廷道夜走流星馬》
(2) 泛指揹負。如:駝騎(馱運東西的牲畜);駝價(用駱駝運貨的價錢);駝載(馱載)
(3) 〈方〉∶取物 [take] [9] 
凡取物,吳下曰擔, 江陰曰挐, 丹陽等處曰捉, 寧波、 浙東曰駝。—— 明· 李翊《俗呼小錄》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駝【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徒何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音陀。《玉篇》駱駝也。一作馲駝。《前漢·西域傳》鄯善國多馲駝。《注》師古曰:脊上肉鞍,隆高若封上,俗呼封牛。或曰駝狀似馬,頭似羊,長項,垂耳,有蒼褐黃紫數色,性耐寒惡熱,夏至退毛至盡。人慾載,輒屈足受之。自燉煌往外國,流沙千餘裏,無水,有伏流,駝遇其處,停不進,以足跑地,掘之,常得水。
靑海北,夏有風,傷行旅,風將至,駝先引頸鳴,以鼻口匿沙中,人見之,則以氊擁蔽口面,避其患,其卧腹不帖地,屈足,糞煙直上如狼煙。亦名橐駝。《古諺》少所見,多所怪,見橐駝,以為馬腫背。
《唐制》驛置有明駝使,非邊塞軍機,不得擅發。俗本改明作鳴,非。
通作它。《揚雄·長楊賦》敺橐它。
背僂也。《柳宗元·郭橐駝種樹傳注》人背駝不能仰也。或作他。《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哀駘它。《注》它與駝同,言背僂也。
凡以畜負物曰駝。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別作駞。《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駞。 [4] 

方言集匯

◎ 贛語:hoe2 toe2 老駝輩裏
◎ 粵語:to4 [2] 
◎ 英語:camel、crookback、humpback

音韻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l'aːl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徒河
平聲
一等
開口
下平七歌
dʱɑ
da
tuo2
da
da
駱駝外國圖雲大秦國人長一丈五尺好騎駱駝俗從也餘同徒河切二十三
蒙古字韻
字頭
八思巴字
八思巴字修正
八思巴字其他形式
音譯
音譯修正
音譯其他形式
擬音
聲調
註解
ꡈꡡ
-
-
to
-
-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四呼
寧繼福
註解
歌戈開
歌戈
陽平
開口呼
tʰɔ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小韻
反切
韻目
韻部
聲調
唐何
十四歌
平聲
唐何
十四歌
平聲
分韻撮要
字頭
小韻
聲母
韻母
韻部
聲調
註解
第二十三科火貨
陽平
負荷也又駱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