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駝金龜科

鎖定
形態描述 體頗扁薄,長卵圓形,背面隆拱。頭前口式,上唇外露,上顎彎曲,背面可見。觸角10節,鰓片部3節,第1鰓片橢圓盆形,其餘2節遞小,疊置於“盆”內。前胸背板闊大,兩側常擴延成敞邊。小盾片顯著,臀板不外露,腹部可見腹板雄6雌5。前足脛節外緣鋸齒形,有大齒3枚及眾多小齒。各足有成對爪,雄蟲前足爪之外爪下緣深裂,呈指狀或齒狀。
中文學名
駝金龜科
動物界
昆蟲綱
鞘翅目
駝金龜科
命名人
Erichson
命名時間
1847年
學    科
生命科學

駝金龜科簡介

駝金龜科是鰓角類中一個小類羣。體頗扁溥,長卵圓形,背面隆拱。頭前口式,上唇外露,上顎彎曲,背面可見。觸角10節,鰓片部3節,第1鰓片橢圓盆形,其餘2節遞小,疊置於“盆”內。前胸背板闊大,兩側常擴延成敞邊。小盾片顯著,臀板不外露,雄蟲可見腹板6節,雌蟲5節。前足脛節外緣鋸齒形,有大齒3枚及眾多小齒。各足有成對爪,雄蟲前足爪之外爪下緣深裂,呈指狀或齒狀 [1] 

駝金龜科分類地位

鞘翅目、駝金龜科 [2] 

駝金龜科化石產地

遼寧北票。

駝金龜科地質年代

早白堊世。

駝金龜科生活環境

生活於温帶、亞熱帶的森林。

駝金龜科典型大小

體長1cm。成蟲中型,一般為橢圓形,身體呈黑色;大顎強壯,上唇暴露。複眼較大,突出。中足和後足基節連接;後足脛節具有2個不同長度的刺。前足脛節的外側則緣具有3個齒,腿較短且強壯,鞘翅無條紋或瘤點,後翅較發育 [2] 

駝金龜科習性

多以動物屍體為食,有趨光性。多棲於熱帶、亞熱帶地區。

駝金龜科分佈

駝金龜科是鰓角類中一個小類羣。多棲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全球成員近180種,我國沒有長期專門研究此科的專家,有章有為曾經發表過海南一個新種,和Li J.K.在研究此科,目前已記錄1屬10種。代表屬暗駝金龜屬Phaeochrous。
參考資料
  • 1.    張亞玲,王保海主編,青藏高原昆蟲地理分佈,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1。
  • 2.    唐永剛,邢立達編著,中國常見古生物化石,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