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駑鈍

鎖定
駑鈍,漢語詞語,拼音是nú dùn,意思是頭腦遲鈍;缺乏想象力。 [1] 
中文名
駑鈍
外文名
stupid
注    音
ㄋㄨˊ ㄉㄨㄣˋ
拼    音
nú dùn
出    處
《出師表》

目錄

駑鈍解釋

亦作“駑頓”。
1、平庸低下。
2.指低下的才能。
3、頭腦遲鈍;缺乏想象力。 [1] 

駑鈍出處

楚辭·劉向<九嘆·憂苦>》“同駑驘與椉駔兮,雜班駁與闒茸”漢王逸注:“闒茸,駑頓也。”
唐·元稹《進馬狀》:“臣某深恩未報,愚志空存,自慙駑鈍之姿,莫展驅馳之効。”
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復陳遵旨籌畫抒愚悃疏》:“請旨簡派才望卓著之大臣馳赴天津,綜理斯事,臣雖駑鈍,必當殫竭智慮,和衷商榷,務使妥洽而後已。”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宋·蘇軾《徐州謝執政獎諭啓》:“深自策其駑鈍,庶有補於涓埃。”
鄒韜奮《抗戰以來》六二:“韜奮追隨諸先生之後,曾於二三年來在國民參政會中,勉竭駑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