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馳道

鎖定
馳道,是秦始皇時始修築的一種古代高等道路。為帝王車駕通線的幹線。因為馳道被修築時,按最近的距離取直,彎曲較少。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所修的馳道,以咸陽為中心,主要有兩條幹線。一條直達燕、齊,即今山東、河北等地,一條通達吳、楚,即今長江中、下游地區,直至瀕臨海邊,“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建築狀況是:“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道廣以至五十步,主要是皇儀所需。各地馳道修建成之後,秦始皇曾多次通過此道巡遊各地。
漢代,除秦朝保留下來的馳道外,皇帝車駕通行的道路亦稱馳道,或御道,而且旁人不得隨便通行,就是皇帝特許,也只能在馳道兩側行駛。漢《令乙》規定:“騎乘車馬行道中,已論者沒入車馬被具。”南北朝時,也部分修築一些馳道,據《宋書》卷6記載,宋孝武大明五年(461)九月“初立馳道,自閶闔門至於朱雀門,又自承明門至於玄武湖”。 [2] 
中文名
馳道
外文名
highway for the emperor

馳道詳細介紹

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出雞頭山,過回中。焉作信宮渭南,已更命信宮為極廟,象天極。自極廟道通酈山(即驪山),作甘泉前殿。築甬道,自咸陽屬之。是歲,賜爵一級。治馳道。”
馳道和直道路的修建,是秦漢時期規模宏大的築路工程,對於陸路交通的發達,促進經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大的意義。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下令築馳道。以咸陽為中心的,有東方大道(由咸陽出函谷關,沿黃河經山東定陶、臨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陽至甘肅臨洮),秦楚大道(由咸陽經陝西武關、河南南陽至湖北江陵),川陝大道(由咸陽到巴蜀等),此外還有江南新道,南通蜀廣、西南達廣西桂林;北方大道,由九原(今包頭)大致沿長城東行至河北碣石,以及與之相連的從雲陽(今陝西淳化)至九原的長達900餘公里的直道,等等。1974年,在伊克昭盟發現了長約100米的直道遺址,路面殘寬約22米,斷面明顯可見,現存路面高1-1.5米,用紅砂岩土填築,從直道遺址可以看到南北四個豁口遙遙相對,連成一線,這同《史記·蒙恬傳》所載塹山堙谷,通直道的記載正相吻合。由此可見馳道工程的龐大和艱鉅。
棧道的修築始自戰國秦。公元前三世紀,秦國為了開發四川,就修築了棧道,正如蔡澤所説:棧道千里,通於蜀漢,使天下皆畏秦。(《史記·範睢蔡澤列傳》)到西漢前期已有嘉陵故道、褒斜道、讜洛道和子午道四條通蜀的棧道。其中褒斜道長250餘公里,路面寬3-5米不等。棧道盤旋於高山峽谷之間,因地制宜採用不同的工程技術措施,或鑿山為道,或修橋渡水,或依山傍崖構築用木柱支撐於危巖深壑之上的木構道路,表現了在築路工程中,適應十分複雜的地形條件的出色的技術能力。棧道是川陝間的交通幹線,歷代屢屢修建,在經濟文化交流和戰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陸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各種車輛。秦時規定車同軌,亦即每輛車的兩車軸間距離相等。這時大多為兩輪車,其設計因不同的用途而異,有的適於載重,有的利於速行,有的輕便舒適。秦漢時也有靈活適用的獨輪車和穩定性強、載重量大的四輪車等。遼寧遼陽西漢遺址出土有鐵車輨(車軸承)、車鐧(鐵圈)等物,説明漢代已在車軸上加鐵圈,使鐵與鐵相磨,其間加上油脂潤滑,增強了車輪的牢固性,減少了車軸承的摩擦力
馳道是皇帝的專用車道,皇帝下面的大臣、百姓,甚至皇親國戚都是沒有權利走的。秦漢時期最為流行,規定的寬度是五十步,兩旁種有樹。
近來在河南南陽的山區裏驚奇地發現有古代的“軌(鐵)路”。經碳14測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遺留。原理和現代鐵路無異,還是複線,只是不是用蒸汽機車牽引,而是用馬力拉動。專家們都驚歎中國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經有如此先進的交通設施。這將是比兵馬俑更驚人的大發現。
鐵路不是鐵鑄造的,而是軋製的鋼軌。秦始皇的“軌(鐵)路”當然也不是鐵鑄造的,而用木材鋪設。作軌道的木材質地堅硬,經過防腐處理,尚完好。不過枕木已經腐朽不堪,顯然沒有經過防腐處理,材質也不如軌道堅硬,但還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樣來。
路基夯築得非常結實,枕木就鋪設在路基上。專家認為枕木的材質比較軟,不僅是為了減少工程量,也不僅僅為了廣泛地開闢木材來源,而是有意識地選擇的。比較軟的枕木可以和夯築得非常堅硬的路基密切結合,從而使軌道平穩,車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穩地行駛。
凡是在鐵路的枕木上走過的人都明白:兩根枕木距離和人們的步子很不合適。一次跨一根顯得步子太小,跨兩根又太大,在枕木上走路既慢又很不習慣。但是經過測量卻驚奇地發現,秦始皇的“軌路”,枕木之間的距離竟然正好和馬的步子合拍。馬匹一旦拉車到了軌道上,就不由自主地發生“自激振盪”,不能不飛快奔跑,幾乎無法停留下來。那麼最後又是怎麼停下來的呢?專家們的意見是:一定還有專門的車站,在車站枕木之間有木材填充平整。馬在這兒喂得飽飽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車就能飛馳,馬不停蹄。到了下一車站,由於枕木之間已經填充平整,因此馬兒就可以逐漸減慢速度並停下來。換上另一匹吃飽休息好的馬,繼續飛馳前進。這樣就可以達到很快的速度。由於使用軌道,摩擦力大大減小,所以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貨物。無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龐大的帝國。並且經常動輒幾十萬人的大規模行動。
有不少專家認為,該“軌路”是秦始皇滅楚國時修建的,目的是進行後勤補給。秦滅楚國,動用了六十萬軍隊,後勤補給需求量一定很大,於是修建了這條鐵路。
但是也有不少專家認為,説秦始皇滅楚國時使用過這條鐵路固然不難想象,但這決不是個別的工程。不然的話“秦國”的馳道就不可理解,而且從技術上來看也已經非常成熟,不是臨時需要才想出來的。
以前一般認為秦始皇修建的馳道是“馬(公)路”,看來應該是“軌(鐵)路”,由於馬匹在上面飛馳,故稱之為“馳道”。歷史記載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在全國建設馳道,依此看,他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經在全國修建了一個“軌路網”。
對於秦始皇的書同文,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人們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對於車同軌卻各説不一。郭沫若認為是統一社會制度和風俗習慣,顯然是牽強附會的。但是,另一些人解釋為車輪子的距離必須相同,這雖然符合字義,卻也難以解釋。現代的公路上,各種不同類型的汽車輪子間距各不相同,也未見有什麼不妥。為什麼秦朝的“公路”上必須使用相同的車輪間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車子用六匹馬來拉,這和普通的一匹或兩匹馬拉的車子車輪間距顯然不會相同。發現秦始皇的“軌路”,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但是按照這種説法,修建“軌路”的當不僅僅是秦始皇了。即使其他六國並不是個個都修了“軌路”的,那至少修“軌路”的還應該有一個或一些國家。就好像各國的鐵路軌道間距未必一樣。那個時代各國的“V路”,軌道間距也不可能一樣。這也是國防上的需要。
就是中國在解放前,雲南省和山西省修建的鐵路軌距還不一樣呢!各路軍閥根據自己的需要定下鐵路的寬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車沒法開到自己的地盤上來。解放後,國家高度統一,這一切不合理的現象也就隨之消滅了。全國統一使用國際上通用的標準鐵路軌距,1435mm。
那麼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車同軌也就是統一“軌路”軌道之間的距離了。而且戰國時期其他國家修建的規模都比較小,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就在全國大規模地修建起來了,以致成了一個茂密的“軌路網”。
需要對以上車同軌原因觀點提出質疑的是,以前的路都是土路,下雨之後,車在上面走會形成車轍,如果各個車的寬度相同,那麼正好都走在同樣的車轍裏,馬在同一個地方走,非常方便,好走。年長一些的農村朋友應該都有這種經驗。
當時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植被茂密,到處都是森林,也有良好的木材,這就為修建“軌路”提供了物質條件。如有損壞,隨時隨地可以取得木材修復,這是秦朝“軌路網“物質條件。
秦朝時的車子,其輪子非常奇特,以前一直沒有理會也沒有想到這中間會有什麼奧秘。對照秦朝的“軌路”,一切都明白了,原來車輪的這種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馬路上跑,也可以隨時進入“軌路”飛馳。這是鐵路也沒有的特點。(以下説法,並不正確。有些特殊車輛可在公路及鐵路行駛)我們不能使得汽車上鐵路線,也不能使得火車從鐵軌上下來到公路上去行駛。
據《漢書·賈鄒枚路傳》曰:“秦為馳道於天下,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江湖之上,濱海之觀畢至。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 [1]  在古代一般來説道路沒有必要這樣寬,因此有人猜測該是馬路和複線“軌路”並列而行。車子如有需要,可以隨時上鐵路,也可以隨時由鐵路上公路。在南陽山區發現的“軌路”,是單獨複線,沒有馬路相伴。
可是當時還沒有四大發明,造紙、印刷、火藥、指南針都是後來發明的。雖然已經開始煉鑄鐵也能夠鍊鋼了,但青銅武器卻還是佔據統治地位。煤炭的使用也是到了東漢以後才推廣起來。不然這些作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如果當時就有將在中國造成什麼呢?
問題是秦國的鐵路網在中國後來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呢?
專家們認為,秦朝末年的連年戰爭,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漢朝皇帝沒有能力為自己的御車配備顏色相同的馬,許多將相只能坐牛車。由於嚴重缺少馬匹,鐵路被廢弛了。而沒有車子在上面跑的鐵路,反而阻礙了交通,所以秦始皇的“軌路”,有的在戰爭中被毀,其餘的絕大部分也在戰後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漢朝的經濟到了很久以後才復甦,又長期實行無為而治,所以也一直沒有勞師動眾重修“軌路”。加上秦朝的馳道也太寬了,因此在後來經濟復甦中,許多道路被開墾為耕地,變窄了,甚至完全不復存在了。還有,秦朝的“軌路”顯然是用於長途運輸的,而漢朝長期分封諸侯,各地羣眾也沒有長途運輸的必要,運輸線變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鐵路的必要性。原來人煙稀少的長途運輸必經地,也已經失去了重要性。大概只有這些地方才能夠得以免除被人為拆除和開墾並遺留下來。但也正因為人煙稀少而不受人們注意。秦始皇的“軌路”也就這樣逐漸失傳了,以至於人們再也不記得曾經會有如此的輝煌。
不過話也説回來,除了南陽山區以外,在別的地方還沒有找到秦朝“軌路”的遺蹟,説秦朝有過非常發達的“軌路網”也就只能是個推測,儘管是個非常符合邏輯的推測。一般來説在人口稠密地區已經不大可能還有秦朝“軌路”的遺存了。但願在人煙稀少的長途交通必經處,還能夠找到遺蹟。只要再找到一個“軌路”遺蹟,並且發現那兒的軌道間距和枕木間距和南陽的相同,那麼秦朝修建過“軌路”網就應該成為定論了。如果秦朝的“軌路”網被證實,那麼這是比長城還要偉大的工程,這是人們的共識。

馳道著名道路

著名的九條馳道,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今隴縣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從《漢書·賈鄒枚路傳》中得知,秦馳道在平坦之處,道寬五十步(約今69米),隔三丈(約今7米)栽一棵樹,道兩旁用金屬錐夯築厚實,路中間為專供皇帝出巡車行的部分。可以説,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國道”。 [1] 
參考資料
  • 1.    漢書·傳·賈鄒枚路傳  .古詩文網[引用日期2022-06-30]
  • 2.    何本方、嶽慶平、朱誠如主編.《中國宮廷文化大辭典》: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