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雲驌

鎖定
馮雲驌(1647—1700),字懿生,清山西代州(今代縣)人。廣東左布政使馮如京之次子,福建督糧道馮雲驤之異母弟。 [2]  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歷任編修、禮科給事中等官。有《翠滴樓詩集》。 [1] 
本    名
馮雲驌
懿生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山西代州
出生日期
1647年 [2] 
逝世日期
1700年 [2] 
主要作品
翠滴樓詩集六卷
主要成就
官翰林院編修

馮雲驌人物生平

馮雲驌生於順治四年(1647),生而機敏,沉默寡言,而言輒驚其長老。年十五補博士弟子,聲譽出眾。康熙八年舉人,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散館編修二年。
康熙二十年,奉命典江南鄉試,為正考官,發榜,多一時聞士,長洲人陸肯堂、上元人胡任輿後皆中狀元,溧陽人黃夢麟後中探花(一甲進士第三名),其餘官翰林、侍從者二十餘人。當時人對他的善於發現人才很是欣賞。因其父馮如京任江南右布政使時,雲驌即以童子侍從於父親左右,參與同父親僚屬的問詢回答,在座的人都另眼看他。這次他來典試,當年的遺老還在,大家交相稱讚其賢。從而思其父之惠政。後選充日講官、起居注。因太夫人年紀高,以翰林請假歸養,家居七年,與兄雲驤侍奉母親左右(雲驤母傅夫人27歲去世,繼娶楊夫人,乃生雲驌),母卒免喪,補原職。不久,又授講官,侍讀學士。朝廷詔選翰林為台省諫官,雲驌因在選舉範圍,遂升任禮科給事中(正七品,掌侍從,規諫、補缺、拾遺)。他決心為國補遺拾缺,不負職守。因過去20多年中,他俯仰轉徙,常常為割捨不開筆墨著述而感到遺憾,因為這有揹他的初心。這次改官,他對兒子説:這下我有機會實行我的抱負了。他的朋友和四方賢大夫都對他説:“你道宏學博,必然能慷慨建言,充分發揮諫官的作用,我們都將拱聽高論。”
而此後不久,他就積勞成疾,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六月十五日去世,年僅五十三歲。《吳志》把雲驌載入鄉賢祠。雲驌葬於代縣花家莊之祖塋(以上資料除註明外,均出自大清一統志總裁、禮部侍郎徐秉義寫的雲驌墓誌銘、《代州志》)。 [2] 

馮雲驌個人作品

精通古文辭。《山西省志·人物誌》:“馮雲驌擅長詩賦古文”,著有《翠滴樓詩集》,入《四庫全書提要總目》。該《總目》雲:“翠滴樓詩集六卷,國朝馮雲驌撰。雲驌,字懿生,代州人。康熙十五年丙辰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是集所作古今體詩,惟冠以賦一篇,殿以詞一闋。蓋雲驌沒後,為其門人鹿佑所編,故掇拾殘剩,所存僅此雲”(《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83集部36)。此詩集現存,因當時就是“掇拾殘剩”,故集中收的詩作不多,也未經雲驌自己審定。翠滴樓是其書齋名。時人評論其詩時説他“學廣聞多,芒寒色正”,才思淵富,筆力沉雄,既顯家學之厚,益昭天才之光。
《卧病》
空階積霰晚鴉啼,短景蕭條夜色悽。
爆竹聲傳春氣動,霜輪欲上暮煙迷。
病中魂魄常依母,夢裏家山只向西。
殘月半窗頻起坐,鄉心唯共白雲低。
這是寫思母、思鄉的。積雪滿階,烏鴉晚啼,夕陽西下,夜色悽悽; 爆竹聲傳,春節已至,皎月將上,暮煙迷漫;自己又在病中,夢中偎依母親,西望家鄉山水;醒來時已是殘月滿窗,頻起頻坐,鄉心不能安放,同白雲一起在起伏低徊,此情此景,比李白《靜夜思》還細膩入微,情感真摯。
《中秋南闈即事》:
宵嚴金柝動西風,盡卷塵埃淨碧空。
露下桂花秋色裏,人間天籟月明中。
鏡懸河嶽魚龍見,光逼星辰造化通。
永夜論文不知曉,扶桑高照海雲東。
此詩是作者任江南省主考時所作。首聯頷聯寫夜景:金柝(擊打發聲以報時之器)、西風、碧空、桂花、秋色、天籟、月明,讀來如身臨其境。頸聯是雙關語,既寫月光照耀寰中,又寓選拔人才,明鏡高懸,可鑑河山魚龍,可照人才之“星辰”,見人傑地靈之造化之功。“造化”就是“天公”,天公抖擻,能降人才。尾聯點明詩人長夜不眠,評判考卷,不知天已大亮,太陽已從海雲中升起。説明作者恪盡職守。這次典試江南非常成功,得人之多,為世稱道,正是這種高度負責精神的結晶。
《送同年錢葭湄之任蜀西》:
離尊春酒送徵驂,桂嶺炎方海國南。
薜荔雨荒雲似墨,芙蓉春暖島如藍。
峯迴古驛帆飛遠,江泛晴波雁影涵。
此去龍城應計日,百株新葉種黃柑。
詩人餞別同年(同時考中進士者的互稱)友,寫了友人將去任職的蜀西的地理方位,多雨氣候,花草島渚,也寫了路途上的峯迴古驛,桅帆雁影,以及去西蜀之後,要種的黃色柑橘。這些全憑作者的想象而來,豐富生動。“此去龍城應計日”,説明作者在屈指計算友人的行程,對故人的深情自不待言。
《贈範彪西進士》之三:
羨君丹穴羽,振翅凌雲煙。
養志寧辭祿,安貧自力田。
讀書寒雨夜,負米夕陽天。
淡泊高人意,淳風世代傳。
這是送友人辭官回家而作。説範彪西以學道(指儒家之道)之身,出為官宦;而後又辭祿種田,在寒夜讀書,在夕陽中負米。這種淡泊於富貴的意志是高尚的,這種淳樸的作風是應該世代相傳的。詩風平直自然,語言明快簡潔。
馮雲驌有《甲子平台灣歌》八首。
在此錄其四首:
其一
揚僷樓船萬里風,海雲明滅見蛟宮。
甘泉夜半傳飛捷,露布爭看第一功。
煙濤微茫海日高,蜃樓重疊鎖雲濤。
水犀十萬犁庭入,上將澎湖建節旄。
其二
誓掃鑲槍壓壁門,殷雷飛炮海天昏。
平陽猛將摧勁敵,灑血西風報國恩。
其三
鼓死聲銷落日黃,蕭條殘寇走餘皇。
前旄摩壘催降表,生縛長鯨獻未央。
其六
陰火宵燃燭瘴煙,長風吹浪蹙南天。
洗兵魚海頒龍朔,甲子循環六十年。 [2] 

馮雲驌軼事典故

雲驌為人孝友,立身廉正,能嚴以律己,守身如玉。在赴任路上,得知父如京病,披星戴月趕回來,辦完父喪事,哀慼過度,致毀傷身體。居家,奉侍母親與其堂兄,恭敬小心像膽小聽話的小孩子。平日,體恤救濟同宗人,不論自己是否有餘力,都要設法幫助。《代州志》説他“雅好施給,裏中待以舉火者嘗數十百人。”遇上違背道德、蠻不講理,以惡劣態度對待他的人,他也絕不計較。
他特別勤於學習,每天早早起來讀書,讀書寫書都要動手抄。
他恪盡職守。每日必到編書的場所“內館”。他擔任《春秋講義》《大清會典》《大清一統志》等書的編纂官,精心編輯,常常日以繼夜,不肯休息。有疑問的必與同事字斟句酌地考校、商榷。這種治學精神讓同事們都感到自愧不如。
獎掖後學。得其指導、教授的,如劉愫後中進士,張嶼中秀才,劉宅揆舉“明經”,都以文章稱雄一時。
他雅好施給。《代州志》有“裏中待以舉火者嘗數百人”。 [2] 

馮雲驌親屬成員

夫人魏氏,是巴州知州魏步南之女,以恩封孺人。四個男孩:,進士,官至南寧府同知;次叡(叡下加玉字)、璺 、欽、鋻皆諸生,五個女孩,孫男女13人(他去世時統計)。 [2] 

馮雲驌人物評價

雲驌是一生全身心致力於編修工作的官員,《清史檔案》説他“矢志以文史報國,翰苑耕耘二十餘年,手抄書籍數萬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