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衍

(東漢辭賦家)

鎖定
馮衍(生卒年不詳),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中國東漢辭賦家。 [2] 
馮衍少時有奇才,20歲即博通羣書。王莽時,諸公多薦舉之,馮衍辭不肯仕。後為更始將軍廉丹掾,討伐山東,王莽催戰,馮衍勸廉丹屯兵大郡,以待時變。廉丹不聽,戰死,馮衍亡命河東。更始二年(24年),尚書僕射鮑永行大將軍事,馮衍建言屯據幷州,鮑永乃以衍為立漢將軍。光武帝即位,鮑永、馮衍堅守不降,後知更始帝已歿,乃罷兵降於光武帝,任曲陽令,立功當賞,遭受讒毀,故賞不行。建武六年(30年),馮衍上書陳八事,光武帝將召見馮衍,然尚書令王護、尚書周生豐等俱相排擠,遂不得入。後交往外戚,轉遷司隸從事。光武帝懲治外戚,馮衍獲罪,西歸故里,閉門自保。建武末,上疏自陳,終不見用。明帝即位後,馮衍又被誣陷“文過其實”,遂廢於家,潦倒而死。 [2] 
馮衍撰《顯志賦》以自傷不遇,詞意每仿效楚辭,頗有屈騷之風。賦以“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為中心,以“歷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愍道陵遲,傷德分崩”為線索,借史實以諷喻時政,抒發心中的鬱抑不平之情。其所著賦、誄、銘、説等50篇,《隋書·經籍志》著錄後漢司隸從事《馮衍集》五卷,明代張溥輯有《馮曲陽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3] 
敬通
所處時代
漢代
出生地
京兆杜陵
主要作品
顯志賦
本    名
馮衍

馮衍人物生平

馮衍 [1]  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自幼聰慧,博覽羣書。王莽當政時,隱居不仕。漢光武時,為曲陽令,遷司隸從事.因與外戚顯貴交通被貶黜,閉門自保,潦倒而死。竭力反對戰爭及精於兵道的顯赫人物如孫武、白起以及積極干預時政的縱橫家蘇秦、張儀,竭力反對叱吒風雲的秦始皇與李斯。不僅反對商鞅、韓非的法術,而且主張消滅先王的法則,認為一切能夠建功立業的思想和行為都在詛咒之列。《後漢書》卷二八(上)有傳。著作有賦、諫、銘、説等50篇,今佚,明人輯有《馮曲陽集》。馮衍《顯志賦》前有序文,慷慨自論作賦緣由及主旨,表示自己二十餘年來,雖然正身直行 , 好俶儻之策 ,但時莫能聽用其謀 ,故喟然長嘆,自傷不遭 ,只有退而幽居新豐之東,鴻門之上的祖塋, 遊精宇宙,流目八紘。歷觀九州山川之體,追覽上古得失之風,憫道陵遲,傷德分崩 ,並眇然有思陵雲之意。於是仿效屈原《離騷》、《哀郢》、《涉江》的筆法風格,抒發了個人遭時不遇的憂憤不平,藝術個性有所加強。

馮衍主要影響

馮衍,生卒年不詳。東漢初期的辭賦家。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自幼有才,博覽羣書,新末入更始政權,後投劉秀。因遭人讒毀,懷才不遇,被廢於家,閉門自保。一生著述賦、誄、銘、説、策等50篇。著名者為《顯志賦》,賦中多用典故,駢偶對仗,用前代名人的遭際,抒發自己失官的感慨和憤懣。
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後為更始將軍廉丹,馮衍勸廉丹屯兵大郡,以待時變。廉丹不聽,戰死,馮衍亡命河東。更始二年,尚書僕射鮑永行大將軍事,馮衍出計言事,乃以衍為立漢將軍。後降於光武帝,任曲陽令,轉遷司隸從事。因與外戚交往,免官歸裏。明帝即位,上書自辯,終不見用,潦倒而死。
馮衍晚年,撰《顯志賦》以自傷不遇。所謂“久棲遲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意悽情悲”,正是他寫此賦的緣由。賦中借史實以諷諭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陸機《遂志賦序》、江淹《恨賦》均舉此以為怨、恨的事例。賦用騷體形式寫成,詞意每仿效楚辭,終以文過其實,顯得空洞,感人不深。然而它繼王褒《洞簫賦》之後,多用駢偶辭句,對魏晉六朝駢儷文風影響較大。

馮衍主要作品

《隋書·經籍志》有《馮衍集》5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有《馮曲陽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