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耿光

鎖定
馮耿光(1876/1882-1953/1975) [1-2]  ,字幼偉,廣東番禺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二期步科畢業。1905年回國,歷任北洋陸軍第二鎮管帶、協台,廣東武備學堂教習,陸軍混成協標統,澧州鎮守使。1911年任清政府軍諮處第二司司長、第四司司長。武昌起義後,被清政府派為南北議和北方代表。1912年任袁世凱總統府顧問,參謀本部高級參議,領陸軍少將銜。後任臨城礦務局督辦。1918年3月任中國銀行總裁。1922年改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1926年再任總裁。1928年起任新華銀行董事長,聯華影業公司董事。1945年任中國銀行高等顧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銀行與公私合營銀行董事。 [1] 
本    名
馮耿光
幼偉
出生地
廣東番禺
出生日期
1882年(一説1976) [1] 
逝世日期
1975年(一説1953) [1]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馮耿光人物生平

馮耿光,字幼偉,廣東番禺人,生於1882年。1899年,他以福建官費生身份留學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從該校畢業的中國學生與保定軍校和黃埔軍校畢業生是民國時期軍隊高級指揮官的三大來源。1905年馮耿光畢業回國,歷任北洋陸軍第二鎮管帶、廣東武備學堂教習、陸軍混成協標統、灃州鎮守使等職,後由清政府陸軍部分配到福建馬尾擔任要塞司令,1911年任清政府軍諮府第二廳廳長兼第四廳廳長。 [2] 
然而,辛亥武昌起義的槍炮聲打破了馮耿光的將軍夢。在清政府與革命軍的南北議和談判中,馮耿光被清政府指派為北方代表之一,南下上海與革命軍代表進行議和談判,從此離開了軍營。清帝被迫退位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也讓位於袁世凱,結束了與南方談判使命的馮耿光,被袁世凱任命為總統府顧問、參謀本部高級參議,領陸軍少將銜。 [2] 
1918年,馮耿光在臨城礦務局任督辦,這個礦局是由華北銀行投資中外合辦的。督辦由中國方面委派,薪金按法郎計算,最初待遇很豐,後來因法郎貶值,逐漸降低。馮國璋到北京就代理大總統後,曾有意要馮耿光擔任陸軍次長,馮耿光雖是日本士官學校出身,但只在很短時期中帶過部隊,對於政治一向不感興趣,因此他對於這一職務很覺躊躇。正在這時,王克敏做了財政總長,想要找一個和馮國璋有淵源的人擔任中行總裁,遂請馮耿光去接替他這一職務。 [3] 
馮耿光被任命為中國銀行總裁時,中行面臨的最棘手問題是京鈔不能兑現。即1916年5月,袁世凱北京政府發佈“停兑令”時,上海中行拒絕執行,而北京中行因地處京畿之地,不得不遵從“停兑令”,結果停兑最久,發行債券量也最大。馮耿光任總裁後與副總裁張嘉璈多方謀劃,經過增強商股實力,與政府爭取自主經營權等,最終使困擾中行多年的兑付風波得以解決。 [2] 
由於受財政總長人事變遷、中國銀行最高管理者隨之變動的影響,1922年6月,馮耿光離開中國銀行最高職位,但繼續擔任中行常務董事,繼續為中行工作。此時,他還兼北洋保商銀行董事、大陸銀行董事、中國農工銀行董事等職。1926年受因病不能正常工作的總裁金還之託,馮耿光又出任中國銀行代理總裁。期間,對香港中國銀行經理貝祖詒向孫中山廣東革命政府中央銀行借款,支持國民政府中央銀行的成立和正常運行,給予其幫助並起到了主導作用。1928年,中國銀行改組為國民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兑銀行,馮耿光專任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後因與中國銀行董事長宋子文的矛盾,1945年改任中國銀行高等顧問。 [2] 
馮耿光與宋子文的矛盾則起因於上海中國銀行大廈的前途問題。1937年中,新建的上海外灘中國銀行大廈結構工程大體完工,可惜此時全面抗戰已爆發,掃尾工程被延擱,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上海分行還沒有來得及搬遷,營業就被擱置。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抗戰爆發後的第二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移設香港後,宋子文私下要將大廈全部房地產過户給一家美國保險公司,一切條件均已談妥,但須經中行全體常務董事同意並簽字。常務董事馮耿光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代表中國銀行形象的行產一定不能出賣,更不能賣給外國人。中國銀行總經理宋漢章等見馮耿光反對,也不願簽字。結果,宋子文的“辛苦”化為泡影,使他十分惱怒。 [2] 
不久,宋子文在中國銀行董事的名單上劃去了馮耿光的名字,後來在其他董事的斡旋下,中行改聘馮耿光為高等顧問。可以説,馮耿光為保存這座代表中國銀行形象的大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馮耿光離開總裁職位後為中國銀行做的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讓中國銀行能夠屹立於外商大廈林立的上海外灘租界之地,而一展中華民族不屈的風采。 [2] 
上海解放前夕,馮耿光拒絕去台灣和香港,毅然留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積極參與公私合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了一些對人民有益的工作,人民政府給予了他照顧和榮譽,他繼續擔任解放後中國銀行公私合營後的私股董事,並擔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975年馮耿光在上海病逝,享年93歲。 [2] 

馮耿光人物軼事

馮耿光是一位京劇迷,由於他的這一喜好,原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和上海分行等分支機構的許多員工都喜歡上了這一國粹。 [2] 
據有關資料介紹,馮耿光因排行老六,人稱馮六爺,不僅是個終身梅黨,而且是梅蘭芳的經濟支柱。每當梅蘭芳經濟上發生問題時,都是這位馮六爺出面設法解決。尤其在1930年,梅蘭芳率劇團20餘人遠赴美國,作民間藝術交流,經費全靠自籌,而所有費用均由馮耿光幫助籌集,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梅派京劇的演出令美國人大開眼界,京劇這一中華國粹從此走向世界,這裏無疑有馮耿光的一份大大的功勞。 [2] 
抗戰時,馮耿光沒有去重慶,與梅蘭芳一起避往香港。香港淪陷後,馮耿光被日本人軟禁在一家飯店,後又用軍機押解回上海。在上海的侵華部隊頭目是馮耿光在日本的同學,對方動員他出任偽職,被他拒絕,表現出大無畏的民族氣節。 [2] 
而梅蘭芳回到上海之後,差不多每天都要到馮耿光家去。因為他為表示對日軍侵華的憤恨,決意蓄髯罷唱,生活上的經濟來源自然受到影響,又是馮耿光多有接濟。不唱戲了,馮家又是個票友中心,自然是梅派愛好者的聚集地。 [2] 
從以上故事可以這樣認為,曾任職中國銀行總裁的馮耿光在培植、尤其在經濟上為扶持梅蘭芳京劇藝術功不可沒。現代電影《梅蘭芳》中的人物馮子光,其原型就是馮六爺馮耿光。 [2] 
參考資料
  • 1.    陳予歡.民國廣東將領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52
  • 2.    中行文化 | 馮耿光與中國銀行二三事  .復興壹號.2019-08-23[引用日期2023-04-13]
  • 3.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 第14卷 經濟工商編 金融財税、洋行買辦、其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