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甦

(安徽省籍革命烈士)

鎖定
馮甦(1912—1930)原名馮安遠,安徽肖縣(原屬徐州市轄)西北鄉馮樓村人。1930年12月6日,馮甦從容就義於東關故黃河灘刑場,年僅18歲。 [1] 
本    名
馮甦
出生日期
1912年
逝世日期
1930年12月6日

目錄

馮甦人物生平

馮甦(1912—1930)原名馮安遠,安徽肖縣(原屬徐州市轄)西北鄉馮樓村人,1912年出生,出身農民家庭,家境較寬裕。
少年馮甦就讀於肖縣第三高等小學,畢業後,又考入徐州江蘇省立第十中學。1926年,因天災欠收,家庭生活拮据,迫使他不得不輟學在家,一邊幫助家庭勞動,一邊自學。1927年暑假,在親友的資助下,馮甦方獲得在肖縣縣立師範上學的機會。此間,國內大革命的浪潮也在肖縣掀起波瀾,肖縣黨組織領導下的鬥爭給了他極大的影響,思想趨向進步。肖縣師範圖書館內的藏書吸引好學的馮甦,他如飢似渴地閲讀進步,文學作品,對魯迅,郁達夫、蔣光慈,郭沫若和美國作家辛克萊等人的作品愛不釋手,反覆研讀。課餘還向同學廣為傳播。他把社會現實生活當作活教材,積極參加黨團組織的反對舊教育制度、反對反動當局苛捐雜税的學生運動。不久,學校團支部發展他加入共青團。在組織的教育下,他顯得更加活躍,但不久即引起了反動當局的注意。馮甦則機警地應付每次“光臨”的警察,使搜查一無所獲。
1930年暑假,馮甦從師範畢業了,為避開肖縣反動當局的監視,他改名馮甦,以同等學歷生報考江蘇省立徐州中學(即原省立十中)高中師範科。當馮甦被錄取返回肖縣時,正趕上中共徐蚌海特委發動各縣組織大規模的武裝暴動,肖縣縣委確定黃口為中心暴動區域。馮甦聞訊後,主動要求參加。縣委指揮部安排他負責各村參加暴動武裝隊伍聯絡工作,要求戰鬥打響後保持上下信息暢通。他在戰鬥中不怕犧牲,及時把指揮部的命令傳達到各村,並藉機奪取國民黨士兵的槍枝。黃口暴動中,共消滅國民黨一個連和地方保安隊多人,隴海鐵路也中斷了三天,暴動一舉成功。國民黨反動當局十分震驚,急令徐州駐軍火速撲滅武裝暴動。由於敵眾我寡,這次暴動最後失敗了。
同年9月,馮甦赴徐州上學後,由於在暴動中日夜奔波和緊張工作,深感體力不支,加上繁重的學業又壓得他廢寢忘食,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患上嚴重的眼疾,雙目紅腫疼痛。但他仍堅持和同志們一起投入革命鬥爭中去。在一次去徐州東關外南天橋鐵路工人居住區散發傳單,並舉行小型演講宣傳時,由於眼疾患未愈,視力不佳,在躲避軍警的追捕時,不幸被捕,關押在國民黨徐州軍警設在大同街的監獄中。在關押期間,敵人儘管對他採取利誘和酷刑雙管齊下的手段,但年輕的馮甦始終不屈不撓,忍受住了皮肉之苦,痛斥敵人卑鄙無恥的行徑。
10月下旬一天的上午9時許,國民黨特務押着馮甦到徐州中學校園,各年級學生正在上課,他從容不迫地從一個教室走到另一個教室,從一部走到二部,他用深沉的目光注視着眼前的同學和同志,這是一次不尋常的會見。他的同志也極關切地向他注目,彼此心心相通,互相勉勵繼續戰鬥下去。事後,特務造謠説馮甦幫助當局指認出學校中的不軌分子若干,表現良好。可是,校內的同志都安全無恙,誰能相信敵人的鬼話呢?敵人未得到一點需要的東西,決定處死馮甦。1930年12月6日,國民黨特務、警察押着馮甦去東關故黃河灘刑場,他一路上高呼口號,痛罵反動當局。市民目睹馮甦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的壯舉,都為之動容。18歲的共青團員馮甦倒下了,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激勵後人奮進。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江蘇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江蘇省民政廳編,江蘇革命烈士傳選編,中共黨史出版社,1990.12,第344-3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