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江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鎖定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建築系副系主任,亞熱帶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建築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註冊城市規劃師、文物保護工程責任設計師。中國建築學會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理事、建築與傳媒學術委員會理事、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理事,《新建築》《建築遺產》《華中建築》編委,《建築學報》《建築師》《中國建築教育》《南方建築》等期刊學術主持/特約編輯,《西部人居環境學刊》通訊編委。主要領域為地域建築史學和建成遺產研究,著有《祖先之翼:明清廣州府的開墾、聚族而居與宗族祠堂的衍變》,合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獲獎工程範例:鮑家屯水碾房·兆祥黃公祠》《中國建築文化之西漸》等,合譯《城市設計的維度》《二十世紀世界建築史》,從事文化遺產保護和歷史環境中的城市與建築設計實踐。曾獲2005年UNESCO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2009年深港雙城雙年展組委會獎、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015年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優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一等獎和多次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等。
中文名
馮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枝江
出生日期
1972年11月
畢業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建築歷史與理論
任職院校
華南理工大學

馮江人物經歷

馮江學習經歷

· 2003年9月-2010年7月 博士,建築歷史與理論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導師:吳慶洲教授。
· 1997年9月-2000年7月 碩士,建築歷史與理論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導師:吳慶洲教授。
· 1989年9月-1993年7月 學士,建築學,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建築系

馮江工作經歷

·2017年9月至今,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都靈理工大學訪問學者(合作教授:Carlo Olmo)
·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學兼任副教授
·2011年1月至2017年8月,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
·2000年7月至2010年12月,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講師
·1993年7月至1997年8月,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助理建築師

馮江社會兼職

社會兼職
廣東省文物專家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文物管理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委員,佛山市順德區規劃委員會委員
學會兼職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與傳媒學術委員會,理事
中國建築學會建成遺產學術委員會,理事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理事
學術期刊兼職
《新建築》《建築遺產》《華中建築》編委,《西部人居環境學刊》通訊編委,《南方建築》編輯,《建築學報》《建築師》欄目學術主持,《中國建築教育》特約編輯

馮江研究方向

建築歷史與理論 [1] 

馮江出版專著和教材

1. 馮江. 祖先之翼:明清廣州府的開墾、聚族而居與宗族祠堂的衍變.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年初版/2017再版 ISBN: 9787112125920
2. 吳慶洲,馮江,徐好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獎獲獎工程範例:鮑家屯水碾房·兆祥黃公祠.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
3. 本書翻譯委員會. 20世紀世界建築史(William J. R. Curtis.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3rd edition, Phaidon Press, 1996),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指導委員會規劃推薦教材
4. 馮江,劉虹. 中國建築文化之西漸. 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
5. 馮江,袁粵,萬謙,傅娟,張紅虎譯. 城市設計的維度——公共場所,城市空間(Matthew Carmona, Tim Heath, Taner Oc, Steven Tiesdell. Public Places, Urban Spaces: the Dimensions of Urban Design. Elsevier Ltd. 2003).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馮江發表論文

1. 吳慶洲,馮江.中國營造學社與城市史研究及古城保護.建築學報, 2019(12),總第615期: 28-32
2. 馮江,謝中慧,黃麗丹. 明清廣州府的“裏”.建築遺產. 2019(2):1-11
3. Jiang Feng, Ke Chen. Cooperative Historic Landscape Rejunvenation in China: the Lichit Bay Project in Guangzhou. Built Heritage, 2019(1):76-90
4. 馮江、楊文君、張異響.剖讀虎丘——從謝時臣《虎阜春晴圖》中的遠山説起. 建築學報. 2018(04),總第595期: 96-102
5. 馮江.歸鄉:從夏昌世到何鏡堂的建築路途與理念嬗遞. 建築學報. 2018(01),總第592期: 18-25
6. 馮江、李夢然. “被打斷的羅馬”與被打斷的廣州——城市歷史環境的現實困境與學科危機.《建築學報》2016(12),總第579期: 1-8
7. 城市筆記人,馮江. [城市筆記之二十七] 乙未小雪對談. 建築師. 2016年8月,總第182期: 78-88頁
8. 馮江. 風箏:構造案例解析的支架. 城市建築. 2016(01),總第198期: 99-102
9. 吳慶洲,馮江. 近三十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史學教育與學科定位. 中國建築教育. 2015, 總第11冊: 22-27
10. 馮江. 變臉:新中國的現代建築與意識形態的空窗. 時代建築. 2015(05): 70-75
11. 馮江. 傳統建築,還是建築傳統?——“真實歷史環境中的建築設計”自主式畢業設計教學探討. 中國建築教育. 2015,總第9冊: 56-69
12. 馮江,蒲澤軒. 番禺沙灣繹思堂祭堂木樑架榫卯考查.南方建築. 2015(01): 56-61
13. 馮江,蒲澤軒. 從宗族村落到田園都市:民國中山模範縣的唐家灣實驗 . 建築學報. 2014(Z1): 111-116
14. 馮江. 邊角料·風箏·深讀與深描+馮江,張異響. 漣漪:水產館的重讀與重現. 世界建築. 2014(08): 58-64
15. 馮江,張異響. 漣漪:水產館的重讀與重現. 世界建築. 2014(08): 60-64
16. 馮江.廣州變形記:從晚清省城到民國第一座現代城市. 區域與城市規劃. 2013(01): 107-128
17. 馮江. 夏昌世建築作品的鄉土淵源. 城市·環境·設計. 總第59期副刊《世界建築史教學與研究論文集》,2012 (001): 112-115
18. 馮江,江嘉瑋編譯. 走近Team X. 建築師. 152期,2011(08): 7-21
19. 馮江,阮思勤. 廣府村落田野調查個案:塱頭. 新建築. 2010(05): 1-6
20. 李睿整理,馮江校訂. 夏昌世先生年表及夏昌世文獻目錄.南方建築. 2010(2): 46-48
21. 馮江. 一處淺丘基地的記憶——四川美術學院虎丘校區地誌解讀. 新建築. 2009(04),40-45
22.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專題研究.南方建築. 2008(06): 75-84.
23. 肖毅強,馮江.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育與創作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南方建築. 2008 (1): 23-27
24. 馮江. 龍非了:一個建築歷史學者的學術歷史. 建築師125期,2007(02): 40-48
25. 馮江,梁勵韻. 城市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 城市問題。 2006 (11): 21-25
26. 馮江,徐好好.扎哈·哈迪德:從圖上到地上. 新建築. 2006 (5): 105-109
27. 馮江,阮思勤,徐好好. 廣府村落田野調查個案:橫坑. 新建築. 2006 (1): 32-35
28. 馮江. 池塘及其命運. 新建築. 2003 (1): 62-64

馮江獲獎榮譽

1. 建築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教育體系的探索與實踐,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第七屆廣東省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一等獎
2. 在陽光下:嶺南建築師夏昌世回顧展,2009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組委會獎
3. 世界建築史教學與研究“柯布西耶獎”,2009
4. 廣州市荔枝灣及周邊社區環境綜合整治(一期)(二期)工程,2015年第三屆中國優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獎一等獎(2)、2012年首屆廣東省嶺南特色街區金獎、第三屆(2011)中國環境藝術獎(環境建設類)-最佳範例獎
5. 古黃埔港歷史風貌區環境綜合整治規劃及景觀節點設計,2009年全國優秀村鎮規劃設計二等獎(2)、2009年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2012首屆廣東省嶺南特色規劃設計銅獎
6. 廣東省城鄉文化遺產保護體系與行動策略研究,2015年度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1)
7. 廣州市荔灣區泮塘村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2015年度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1)
8. 大嶺村村莊規劃獲2009年廣東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一等獎(2)、2009年全國優秀村鎮規劃設計三等獎
9. 佛山兆祥黃公祠修繕工程,2005年UNESCO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