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氏分類法

鎖定
1972年馮澤雲提出用最大並行度來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分類。
中文名
馮氏分類法
提出時間
1972年
提出者
馮澤雲
作    用
對計算機體系結構進行分類
所謂最大並行度Pm是指計算機系統在單位時間內能夠處理的最大二進制位數。設每一個時鐘週期△ti內能處理的二進制位數為Pi,則T個時鐘週期內平均並行度為:Pa=(∑Pi)/T,其中i為1,2,3,……,T。平均並行度取決與系統的運行情況,與應用程序無關。所以系統在週期T內的平均利用率為μ=Pa/Pm=(∑Pi)/(T×Pm)。
用最大並行度對計算機系統結構進行分類,得出4種不同的計算機結構:
(a)字串行、位串行(簡稱WSBS):其中n=1,m=1。這是第一代計算機發展初期的純串計算機。
(b)字並行、位串行(簡稱WPBS):其中n>1,m=1。這是傳統並行單處理機。
(c)字串行、位並行(簡稱WSBP):其中n=1,m>1,STARAN,MPP,DAP屬於這種結構。
(d)字並行、位並行(簡稱WPBP):其中n>1,m>1,PEPE,ILLI-AC Ⅳ,Cmmp屬於這種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