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至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文學家、詩人、翻譯家、教育家)

鎖定
馮至(1905年9月17日—1993年2月22日),出生於河北涿州,原名馮承植,字君 [6]  ,中共黨員,文學家、詩人、翻譯家、教育家 [3]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3]  [11]  。其主要作品有詩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十年詩抄》等;散文集《山水》《東歐雜記》等;小説《蟬與晚秋》《仲尼之將喪》《伍子胥》等;傳記《杜甫傳》;譯著《海涅詩選》《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4]  [8] 
馮至於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任教於哈爾濱第一中學;1928年,任教於北京孔德學校,另任北京大學德文系助教;1930年,赴德國留學深造;1935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國任教於同濟大學;1937年,隨同濟大學內遷;1939年,任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教授;1946年7月,任教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49年7月,出席第一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代表大會;1950年,訪問蘇聯及東歐各國;1951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198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3] 
中文名
馮至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北涿州
出生日期
1905年9月17日
逝世日期
1993年2月2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文學家、詩人、翻譯家、教育家
代表作品
《十四行集》
《海涅詩選》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8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原    名
馮承植

馮至人物生平

1905年9月17日,馮至出生於河北涿州。
1916年,考入北京市立第四中學。
1919年,與同學創辦《青年》雜誌。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3年,本科入讀於北京大學德文系;《綠衣人》等23首詩在《創造季刊》發表;翻譯海涅詩章《歸鄉集》第九首刊發於《民國日報·文藝旬刊》。
1924年,翻譯歌德《箜篌引》《迷娘》刊發於《文藝刊》;翻譯海涅《抒情插曲》第二首刊發於《文藝刊》,第六、十、十二、二十三首在《文藝旬刊》刊出;另選譯海涅《歸鄉集》第四、七首刊發於《文藝旬刊》;翻譯歌德謠曲《魔王》刊發於於《文藝旬刊》。
1925年,創作作品《記克萊斯特的死》刊發於《沉鍾》;另翻譯荷爾德林《給運命女神》刊發於《沉鍾》。
1926年,翻譯《Petofi Sandor》刊發於《沉鍾》;翻譯歌德謠曲《掘寶者》刊發於《沉鍾》;翻譯萊瑙《蘆葦之歌》刊發於《沉鍾》。
192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任教於哈爾濱第一中學;4月詩集《昨日之歌》由北新書局出版;翻譯E.T.A.霍夫曼《亞瑟王廳堂》及論述文《談 E.T.A.霍夫曼》刊發於《沉鍾》。
1928年,任教於北京孔德學校,另任北京大學德文系助教;3月,翻譯海涅《哈爾次山遊記》由北新書局出版;翻譯列德爾詩《生命的秋天》《我的愛人》刊發於《新中華報·副刊》。
1929年,翻譯阿維爾斯《十四行詩》刊發於《華北日報·副刊》;翻譯德國克萊斯特中篇小説《智利的地震》刊發於《華北日報·副刊》;翻譯洛伊託德詩章《秋》刊發於《華北日報·副刊》;8月,詩集《北遊及其他》出版。
1930年,翻譯戴默爾詩《仰視》《宮殿》刊發於《朔風》;5月,與廢名合辦文藝週刊《駱駝草》出版;9月,赴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系深造,主修文學,兼學哲學、藝術史。
1931年8月,轉學至柏林大學;翻譯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刊發於《華北日報·副刊》。
1932年,翻譯里爾克散文《論“山水”》,詩章《豹》,並刊發於月《沉鍾》;摘譯里爾克小説《馬爾特·勞利茨·布里格隨筆》刊發於《沉鍾》。
1933年1月,翻譯《克爾凱郭爾語錄》刊發於《沉鍾》;4月,重返海德堡大學。
1934年,翻譯《畫家凡訶與弟書》刊發於《沉鍾》;摘譯里爾克長篇小説《馬爾特·勞利茨·布里格隨筆》刊發於《沉鍾》。
1935年6月,獲得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9月,回到北平,任北平中德學會中方常務幹事,另出版《中德文化叢書》。
1936年,翻譯荷爾德林《命運之歌》刊發於《大公報·文藝》;翻譯西倫佩《芬蘭的冬天》刊發於《大公報·文藝》;7月,任同濟大學教授。
1937年,翻譯《尼采詩抄》五首刊發於《文學》;翻譯歌德《瑪利浴場哀歌》刊發於《新詩》,《尼采詩抄五首》刊發於《譯文》;9月,隨同濟大學內遷至浙江金華,後繼續向江西撤退。
1938年,譯作里爾克《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作為《中德文化從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1939年,任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德語教授;《談讀尼采》刊發於《今日評論》,《〈薩拉圖斯特拉〉的文體》刊發於《今日評論》。
1940年,與姚可崑合作繼續翻譯歌德長篇小説《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
1941年4月,譯註俾德曼《歌德年譜》,以“年譜”為綱閲讀《歌德全集》及《歌德書信日記選》等對“年譜”加以註釋,分九期刊發於《圖書月刊》。
1942年2月,開始翻譯席勒《審美教育書簡》;論文《一個對於時代的批評》刊發於《戰國策》;5月,《十四行集》由桂林明日社出版。
1943年,翻譯歌德詩章《哀弗立昂》刊發於《文陣新輯》,《維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中譯本序言刊發於《自由論壇》,論文《〈浮士德〉裏的魔》刊發於《學術季刊》,《工作而等待》刊發於《生活導報週年紀念文集》;9月,散文集《山水》由重慶國民出版社出版;12月,翻譯里爾克詩十二首刊發於《文聚》。
1944年,翻譯霍夫曼斯塔爾《德國的小説》刊發於《新文學》,翻譯格奧爾格詩章《給死者》刊發於《中央日報》,翻譯德國馬克斯·本塞《批評與論戰》刊發於《自由論壇》。
1945年,《尼采對於未來的推測》刊發於《自由論壇》,翻譯《尼采詩七首》刊發於《文聚》,《杜甫和我們的時代》刊發於《中央日報》,《關於羅曼·羅蘭(1866-1944)》刊發於《中央日報》。
1946年7月,任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教授。
1947年,翻譯《歌德格言短詩》二十首,刊發於《益世報·文學週刊》,翻譯尼采詩章《在敵人中間—根據一句吉卜賽人的諺語寫成》刊發於《大公報·文藝》,論文《歌德的晚年》刊發於《今日評論》。
1947年6月—1948年11月,《杜甫傳》先後刊發於《文學雜誌》。 [14] 
1949年7月,出席第一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代表大會,並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另當選為文學工作者協會理事。
1950年,訪問蘇聯及東歐各國。
1951年,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
1980年,當選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3] 

馮至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馮至出生在一個趨於敗落的鹽商家庭,幼年時母親病故。沉重的人生經歷,造就了馮至沉靜內斂的個性,也奠定了他心繫社會現實的思想傾向。 [3] 
  • 婚姻家庭
1935年7月,馮至與姚可崑在巴黎結婚,1936年6月,長女是馮姚平出生,1946年2月,次女是馮姚明出生。 [14] 

馮至主要作品

作品類型
時間
作品名稱
出版社
詩文集
1927年
《昨日之歌》
北新書局
1929年
《北遊及其他》
沉鍾社
1942年
《十四行集》
桂林明日社
1955年
《馮至詩文選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8年
《西郊集》
1959年
《十年詩抄》
1980年
《馮至詩選》
散文集
1947年
《山水》
小説
1946年
《伍子胥》
文化生活出版社
參考資料 [13] 

馮至創作特點

  • 創作綜述
馮至一生致力於外國文學研究和推廣,翻譯了歌德、海涅、尼采、里爾克等德國文學家、哲學家的經典之作。 [12] 
馮至1949年以前的作品可分兩個階段。1930年以前主要是詩,他的詩含蓄、深沉,表現了對光明的熱烈追求和嚮往,對黑暗社會的拼擊、暴露與批判,也有的流露了個人的哀愁,反映了“五四”以後一部分青年的苦悶;1939年以後的作品主要是散文,內容較詩歌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從事外國文學和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工作。 [10] 
  • 詩歌風格
馮至早期的詩歌表現出“熱烈”而“悲涼”的抒情主調。由於受到中國晚唐詩、宋詞和德國浪漫派詩人的影響,馮至早期的創作表現出淳美自然的抒情色彩和舒展自如的藝術風貌,對中國新詩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至20世紀40年代。馮至受到德國裏而克哲學、詩學的影響,創作的《十四行集》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標誌着中國十四行詩的創作走向成熟。《十四行集》自然諳練。韻腳音節和諧確切。風格清新淡雅。詩中的意象大多平常。詩人卻從中發掘出它們與人生價值、歷史命運間緊密相連的寓意,為哲理的思考與廣闊的現實找到了接合點。《十四行集》整體風貌中所顯示的莊嚴、單純與從容。以及藝術上的相對完美,使其在新詩史上成為一個獨特的存在,並表明中國詩人已經有足夠的思想、藝術力量消化外來形式。利用它來創造中國自己的民族新詩 [7]  。這部詩集凝聚了作者在學習西方詩人及其風格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漢語寫作的成果,為中國新詩開拓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5] 
  • 翻譯作品
馮至不僅是將外國文學作品譯介到中國,他通過翻譯參與建構了現代漢語。他從德國浪漫派一直翻譯到現代主義,實際上是為漢語注入了現代的抒情的語言方式。奠定了現在所有德語語言文學工作的基礎,也包括整個外國語言文學現在學科的基礎。 [12] 
  • 散文作品
馮至在《山水》裏,並不書寫一般遊記意義上的“名勝”。他的筆下沒有對探奇訪勝的好奇心。他熱愛大地和大地上的事物。並滲透着德國留學歸國的馮至身上浸淫的德國浪漫派的“知識”。他不再欣喜於現代個體的自由而無度的抒情,因為他意識到了現代自我的三重異化:內在與自我的分裂、自我與他人之間的分裂、自我與自然之間的分裂。這樣的異化需要愛和與他人的自由交往來克服。《山水》中的愛,是對自然的愛、對大地的愛、對無限和永恆之美的愛。而與他人的自由交往,則體現為對他人選擇的尊重和理解。《懷愛西卡卜》一篇頻頻出現“愛”和“自由”兩個詞,揭示出了柏林西郊的西卡卜社區的“美”和威脅着“美”的現實力量。此外,現代科學知識極大地改造了人對自然的認識和體驗。對此,馮至瞭然於心。《山水》正是藉助新知識去超越舊情感的努力和結果,從而書寫出了一種新的情感,同時,對這種新情感保持着清醒的辨識。 [15] 

馮至獲獎記錄

  •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0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3] 
瑞典皇家科學院
1983年
歌德獎章 [9]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慕尼黑歌德劇院
1985年
格林兄弟文學獎 [3]  [9] 
民主德國
1987年
聯邦德國國際交流中心藝術獎 [9] 
聯邦德國國際交流中心
1987年
大十字勳章 [3] 
聯邦德國政府
1988年
宮多爾夫獎 [9] 
聯邦德國達姆施塔特語言文學研究院

馮至人物評價

“馮至是中國最傑出的抒情詩人。”文學家魯迅評) [1] 
“馮至先生是‘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更是中國德語文學翻譯與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光明日報》評) [1] 
“馮至在杜甫研究及德語文學研究翻譯領域卓有建樹,併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外國文學出版作出了巨大貢獻。”人民文學出版社評) [2] 
“馮至是德語文學、特別是歌德研究在中國的開拓者和引路人,不論是在新詩發展史上,還是在德語文學在中國的傳播史上,他都是開拓者和先行者,可是他在青年人面前從不以大家、權威自居,對於晚輩或後學一律平等相待;和人們討論任何學術問題,他總是先傾聽別人的意見,然後以商量的口吻説出自己的意見。這裏既有他對己的謙虛,又有他對人的誠懇。這種謙虛而誠懇的態度,在為人方面固然代表了一種高尚的風格,從治學方面來看,它更是一位真正的學者認識到學無止境之後所必然採取的一種積極態度。”(詩人、翻譯家、人民文學出版社原副總編輯綠原評) [2] 
“他(馮至)學貫中西,治學嚴謹,其著作《杜甫傳》《論歌德》在中國的學術史上均具有開創意義。他對中國外國文學學科的發展和整體規劃做出了貢獻。”中國現代文學館評)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