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弘

(北燕末代國君)

鎖定
馮弘(?~438年),字文通,長樂郡信都縣(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人。十六國時期北燕末代國君,文成帝馮跋之弟 [1] 
馮跋在位時,擔任司徒、錄尚書事,受封中山郡公,輔弼朝政。馮跋死後,馮弘逼令太子馮翼自殺,自立為君,年號太興。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兵臨城下,馮弘逃往高句麗。兩年後,被高句麗國王殺死。
本    名
馮弘
別    名
馮文通
燕昭成帝
文通
所處時代
北燕
出生地
長樂郡信都縣
逝世日期
438年
主要成就
北燕末代國君
諡    號
昭成皇帝

馮弘人物生平

馮弘內外掌政

正始元年(407年)八月,北燕惠懿帝高雲任命馮弘為徵東大將軍 [2]  ,兼任中領軍,封為汲郡公。 [3] 
正始三年(409年)十月,高雲被殺,馮弘的哥哥馮跋殺掉刺客後繼位,馮跋任命馮弘為尚書左僕射(《資治通鑑》作右僕射 [4]  )。 [5] 
太平二年(410年)十二月,廣川公馮萬泥與上谷公馮乳陳謀反,馮跋派遣馮弘與張興帶領兩萬步兵騎兵,前去征討他們。馮弘先派人告訴他們禍福利害,馮萬泥打算投降,馮乳陳卻不同意。張興對馮弘説:“他們決定翌日來決戰,即日夜裏就一定會來進攻我們大營,應該準備對付他們。”馮弘於是秘密命令每個人都準備好十把草,收好火種,埋伏好了之後,等待敵兵的到來。當天夜裏,馮乳陳果然派遣精壯的士兵一千多人,前來劫營,官軍的火把一起點燃,伏兵衝出,前後截擊,把叛軍殺的殺,俘虜的俘虜,全部殲滅。馮萬泥、馮乳陳恐懼異常,出城投降,馮弘把他們全部殺了。馮跋任命范陽公馮素弗為大司馬,改封遼西公;任命馮弘為驃騎大將軍,改封中山公 [6]  ,仍舊擔任領軍。馮弘在內掌管宮廷禁衞,在外總管朝廷政事,官位做到了司徒。 [7] 

馮弘殺侄自立

太平二十二年(430年)八月,馮跋病重,徵召中書監申秀、侍中陽哲來到寢殿囑託後事。九月,馮跋病情加重,命令太子馮翼主持朝政,統率全國的軍隊,防止發生意外的變化。 [8] 
馮跋的妃子宋夫人,打算立自己的兒子馮受居繼位,她厭惡太子馮翼主持朝政,對馮翼説:“皇上的病就要痊癒了,你何必急於代替父親君臨天下呢?”馮翼的性情文弱仁厚,他聽從了宋夫人的話,退位返回了東宮,每天三次去看望父親馮跋。馮翼出來後,宋夫人就假傳聖旨,不許朝廷內外的官員再進宮探病,如有事,只能派宦官傳達。馮翼及其他幾個皇子、朝中文武重臣全都不能見到馮跋。唯有中給事胡福一個人,可以自由出入,專門負責皇宮的安全警衞。 [9] 
胡福非常憂慮宋夫人的陰謀將會成功,於是,就把宋夫人的異常舉動報告給馮弘。馮弘親自率領幾十個全副武裝的武士,闖進後宮。負責宮廷禁衞的軍隊未加抵抗就一鬨而散。宋夫人命令關閉東門,馮弘的家僮庫鬥頭敏捷而有勇力,翻牆跳過門進入寢宮,一箭射死一個宮女。馮跋躺在牀上看到眼前發生的一切,不勝驚駭,霎時氣絕而死。馮弘乘勢來到金鑾殿,登上大位,他派人到城中街巷中宣告説,皇帝駕崩,太子馮翼不在病塌前侍候,朝中文武大臣也不趕來奔喪,恐怕有人陰謀叛逆,危及社稷。於是他以馮跋長弟的身份,暫時繼承王位,百官中入宮朝見的,進級二等。 [10] 
太子馮翼統率東宮衞隊出宮抵抗,大敗,他手下的士卒全部潰散,馮弘派人逼迫馮翼自盡。馮跋共有兒子一百餘人,全被馮弘殺死。 [11] 
大興元年(431年)正月初一日,馮弘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大興。 [12]  三月,馮弘封夫人慕容氏為皇后。 [13] 
大興二年(432年)正月,馮弘立慕容皇后所生之子馮王仁為太子。 [14] 

馮弘拒降北魏

大興二年(432年)八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親自率兵征討北燕,馮弘固城自守。九月,北燕所轄營丘、遼東、成周、樂浪、帶方玄菟等六郡全都向北魏投降,太武帝把北燕的三萬多户人家遷徙到幽州。尚書郭淵勸馮弘向北魏投誠歸附,並進獻女兒入朝,請求做北魏的附庸,以保全自己的王位。馮弘説道:“兩國之間早就產生裂痕,結下的仇怨已經很深了,降附北魏是自取滅亡,還不如固守城池,等待轉機。” [15] 

馮弘眾叛親離

馮弘繼位時廢掉了原配妻子王氏,又廢黜王氏所生的長子馮崇,令他鎮守肥如,把後妻慕容氏所生之子馮王仁立為太子。馮崇同母的弟弟廣平公馮朗、樂陵公馮邈兩人在一起説:“天運依然存在,家國已經衰亡,如今慕容氏又在背後誣陷我們,大禍肯定就會要來臨。”於是他們就逃出奔往遼西,勸馮崇前來歸降北魏,馮崇接受了他們的意見。恰好太武帝派遣給事中王德前去向馮崇陳述事情的成敗得失,馮崇就派馮邈來到北魏。太武帝派兼鴻臚卿李繼手持符節授予馮崇假節、侍中、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幽、平二州牧等職,封他為遼西王,執掌他們國中尚書之事,食邑遼西十郡;並且秉承皇帝的旨意,借朝廷的名義授予他的屬下文官尚書、刺史、武官徵虜將軍以下的官職。馮弘派遣他的將領封羽率領部眾圍攻馮崇,太武帝詔令永昌王拓跋健督率諸軍前往救援。封羽又獻馮弘所屬的凡城投降北魏,凡城的民户三千餘家遷回。 [16] 

馮弘逃高句麗

大興四年(434年)正月初四日,馮弘派使臣出使北魏,請求和解。太武帝拒絕了他的請求。 [17] 
大興四年(434年)閏三月,馮弘派遣尚書高顒前來北魏請罪,請求把他的小女兒充當後宮的嬪妃。太武帝拓跋燾同意了他的請求,並徵召他的兒子馮王仁入朝侍奉,馮弘拒不接受。散騎常侍劉訓對馮弘説:“雖與魏朝締結婚姻互通和好,但不遣太子入朝侍奉,魏朝如果大舉進攻,我們將有危亡之憂。昔日劉禪憑藉重山作為屏障,最終落得銜璧投降;孫皓倚仗長江天險來拒敵,最終還是歸順晉朝。況且如今魏朝強大勝過晉氏,我們燕國勢力弱於吳、蜀,但願能夠按時派遣太子入朝,以奉行大國的詔令。然後,收集離散的兵民,對他們施以深厚的恩澤,分賑倉廩來接濟百姓的睏乏,大力勸導百姓從事農桑以求取豐收之年,方可望國家大業能夠轉危為安,社稷得以永久保存。” [18] 
馮弘聽了他這番話大怒,把他殺死。太武帝又詔令樂平王拓跋丕等人率兵前往征討,情況日益緊張急迫,上下無不深感危懼。馮弘屬下太常陽岷再次勸説馮弘向北魏請罪求降,趕快讓馮王仁到北魏充當人質。馮弘説道:“我不忍心這樣做,倘若事情果然不幸,我想暫且去東邊臨時住在高句麗,以謀求今後的行動。”陽岷説:“魏朝用天下之眾來攻擊我們一隅之地,憑我愚昧的看法,我朝勢必土崩瓦解。況且高句麗乃是夷狄,對它不能輕易相信並有所期望,它即使開始時同我們相親,恐怕最終還是會變的。此事如果不及早決斷,到時後悔也就來不及了。”馮弘不聽,就秘密派人到高句麗請求接納。 [19] 
大興六年(436年),高句麗派將領葛盧等人率領部眾迎接馮弘,葛盧等人來到和龍城,就脱掉他們粗陋的布衣服,拿來馮弘的精良兵器裝備給他的部下。馮弘於是就帶着和龍城內的成年男女進入高句麗。 [20] 

馮弘國亡被殺

馮弘到了遼東之後高句麗派遣使者前去慰勞他,説:“龍城王馮君來到野外止息,兵馬很辛苦吧?”馮弘聽了非常羞慚惱怒,用皇帝的身份來應答使者,高句麗就把馮弘安置在平郭,不久又讓他遷往北豐。馮弘向來輕侮高句麗,到這裏之後,他的政令刑法、賞賜處罰,都還是像在自己國內一樣。高句麗奪走馮弘的侍從,把馮王仁扣為人質。馮弘對此十分氣憤怨恨,計劃奔走到南邊去。太武帝又向高句麗徵索馮弘,高句麗就在北豐把馮弘及其子孫十多人都殺了。 [21] 

馮弘史書記載

魏書·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2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 [2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 [24] 

馮弘軼事典故

馮弘在逃到高句麗之前,北燕國內有狼羣在晚上圍繞着和龍城嗥叫,像這樣持續了一年之久;又有老鼠羣集於城西,填滿道路有好幾裏,向西而行到了河邊,在前面的老鼠口裏銜着馬糞,互相交替地咬着尾巴渡過河去;又有宿軍這個地方燃起地火,過了十天才熄滅,遍地長滿了蛆蟲,一個多月才消失;和龍城裏到處長出白毛,有一尺二寸長。 [25] 
馮弘次子馮朗的女兒即北魏馮太后。《魏書》將出自鮮卑一系或東北諸族的北燕馮氏描述成漢人,系因繼承了依據馮太后旨意編纂的《燕志》將馮氏漢人化的結果。 [28]  馮太后為了追思祖父馮弘以及故國北燕,曾命人在北燕故都——龍城(今遼寧朝陽),修建了一座“思燕佛圖”。思燕佛圖及其所屬寺院成為早期東北佛教的重要傳播源頭之一。思燕佛圖歷經毀壞、重建及修繕,最終演變為朝陽北塔,1988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6-27] 

馮弘歷史評價

魏書》:“文通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

馮弘家庭成員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輩
父親
燕宣帝,文成帝追尊
母親
張氏
太后,文成帝追尊
平輩
長兄
燕文成帝
次兄
遼西公
四弟
常山公
王后
慕容氏
王后,生子馮王仁
妾室
王夫人
子馮崇,馮朗,馮邈
子輩
長子
馮王仁
太子
次子
燕長樂公,魏遼西王
三子
燕廣平公,魏遼西公
四子
燕樂陵公
五子
宋懷化侯
長女
魏太武帝左昭儀
孫輩
孫子
魏南平武王
孫女
文明皇后,為政主持太和改制,為日後的孝文帝全面漢化奠定基礎
參考資料
  • 1.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文通,跋之少弟也,本名犯顯祖廟諱。
  • 2.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四》:北燕王雲以馮跋為都督中外諸軍事、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馮萬泥為尚書令,馮素弗為昌黎尹,馮弘為徵東大將,孫護為尚書左僕射,張興為輔國大將軍。弘,跋之弟也。
  • 3.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高雲僣號,以為徵東大將軍,領中領軍,封汲郡公。
  • 4.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以范陽公素弗為車騎大將軍、錄尚書事,孫護為尚書令,張興為左僕射,汲郡公弘為右僕射,廣川公萬泥為幽、平二州牧,上谷公乳陳為並、青二州牧。
  • 5.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跋立,為尚書左僕射………
  • 6.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五》:萬泥遂奔白狼,與乳陳俱叛,跋遣汲郡公弘與張興將步騎二萬討之。弘先遣使諭以禍福;萬泥欲降,乳陳不可。興謂弘曰:“賊明日出戰,今夜必來驚我營,宜為之備。”弘乃密令人課草十束,畜火伏兵以待之。是夜,乳陳果遣壯士千餘人來斫營,眾火俱起,伏兵邀擊,俘斬無遺。萬泥、乳陳懼而出降,弘皆斬之。跋以范陽公素弗為大司馬,改封遼西公;弘為驃騎大將軍,改封中山公。
  • 7.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仍為領軍,內掌禁衞,外總朝政,歷位司徒。
  • 8.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燕太祖寢疾,召中書監申秀、侍中陽哲於內殿,屬以後事。九月,病甚,輦而臨軒,命太子翼攝國事,勒兵聽政,以備非常。
  • 9.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宋夫人慾立其子受居,惡翼聽政,謂翼曰:“上疾將瘳,柰何遽欲代父臨天下乎!”翼性仁弱,遂還東宮,日三往省疾。宋夫人矯詔絕內外,遣閽寺傳問而已,翼及諸子、大臣並不得見,唯中給事胡福獨得出入,事掌禁衞。
  • 10.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福慮宋夫人遂成其謀,乃言於司徒、錄尚書事、中山公弘,弘與壯士數十人被甲入禁中,宿衞皆不戰而散。宋夫人命閉東,弘家僮庫鬥頭勁捷有勇力,逾閣而入,至於皇堂,射殺女御一人。太祖驚懼而殂,弘遂即天王位,遣人巡城告曰:“天降兇禍,大行崩背,太子不侍疾,羣公不奔喪,疑有逆謀,社稷將危。吾備介弟之親,遂攝大位以寧國家;百官扣門入者,進陛二等。”
  • 11.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太子翼帥東宮兵出戰而敗,兵皆潰去,弘遣使賜翼死。太祖有子百餘人,弘皆殺之。
  • 12.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春,正月,壬午朔,燕大赦,改元大興。
  • 1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燕王立夫人慕容氏為王后。
  • 1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燕王立慕容後之子王仁為太子。
  • 15.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延和元年,世祖親討之,交通嬰城固守。文通營丘、遼東、成周、樂浪、帶方、玄菟六郡皆降,世祖徙其三萬餘户於幽州。文通尚書郭淵勸其歸誠進女,乞為附庸,保守宗廟。文通曰:“負釁在前,忿形已露,降附取死,不如守志,更圖所適也。”
  • 16.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先是,文通廢其元妻王氏,黜世子崇,令鎮肥如,以後妻慕容氏子王仁為世子。崇母弟廣平公朗、樂陵公邈相謂曰:“大運有在,家國已亡,又慕容之譖,禍將至矣。”於是遂出奔遼西,勸崇來降,崇納之。會世祖使給事中王德陳示成敗,崇遣邈入朝。世祖遣兼鴻臚李繼持節拜崇假節、侍中、都督幽平二州東夷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幽平二州牧,封遼西王,錄其國尚書事,食遼西十郡;承製,假授文官尚書、刺史,武官徵虜已下。文通遣其將封羽率眾圍崇,世祖詔永昌王健督諸軍救之。封羽又以凡城降,徙其三千餘家而還。
  • 17.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春,正月,戊戌,燕王遣使請和於魏;魏主不許。
  • 18.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文通遣其尚書高顒請罪,乞以季女充掖庭。世祖許之,徵其子王仁入朝,文通不遣。其散騎常侍劉訓言於文通曰:“雖結婚和通,而未遣侍子,魏若大舉,將有危亡之慮。夫以重山之隘,劉禪銜璧;長江之難,孫皓歸命。況魏強於晉氏,燕弱環境吳蜀,願時遣世子,以恭大國之命。然後收離集散,厚布恩澤,分賑倉廩以濟民乏,勸督農桑以邀秋稔,庶大業危而更安,社稷可以永保。”
  • 19.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文通大怒,殺之。世祖又詔樂平王丕等討之,日就蹙削,上下危懼。文通太常陽岷復勸文通請罪乞降,速令王仁入侍。文通曰:“吾未忍為此,若事不幸,且欲東次高麗,以圖後舉。”岷曰:“魏以天下之眾週一隅之地,以臣愚見,勢必土崩。且高麗夷狄,難以信期,始雖相親,終恐為變。若不早裁,悔無及也。”文通不聽,乃密求迎於高麗。
  • 20.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太延二年,高麗遣將葛盧等率眾迎之,入和龍城,脱其弊褐,取文通精仗以賦其眾。文通乃擁其城內士女入於高麗。
  • 21.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文通至遼東,高麗遣使勞之曰:“龍城王馮君爰適野次,士馬勞乎?”文通慚怒,稱制答讓之,高麗乃處之於平郭,尋徙北豐。文通素侮高麗,政刑賞罰,猶如其國。高麗乃奪其侍人,質任王仁。文通忿怨之,謀將南奔。世祖又徵文通於高麗,高麗乃殺之於北豐,子孫同時死者十餘人。
  • 22.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2-29]
  • 23.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2-01]
  • 24.    《資治通鑑·卷一百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2-01]
  • 25.    《魏書·卷九十七·列傳第八十五》:先是,其國有狼夜繞城羣嗥,如是終歲;又有鼠集於城西,闐滿數里,西行至水,則在前者銜馬矢,迭相齧尾而渡;宿軍地燃,一旬而滅觸地生蛆,月餘乃止;和龍城生白毛,長一尺二寸。
  • 26.    佛教文化  .朝陽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12-14]
  • 27.    朝陽北塔  .朝陽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14]
  • 28.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的史料批判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06-2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