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延魯

鎖定
馮延魯(905年~972年),字叔文,南唐吏部尚書馮令頵次子,南唐宰相馮延巳異母弟。其先彭城人,唐末避亂南渡,五代南吳時期,其父令頵追隨南唐烈祖李昪,仕至吏部尚書,令頵晚年遷居於歙州休寧馮村(今安徽省休寧縣馮村)。延魯通辭學,少有才名,仕南唐烈祖、中主、後主三朝,歷江都判官、禮部員外郎、中書舍人、工部侍郎、户部尚書。 [1] 
別    名
馮謐
叔文
所處時代
五代南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陵(今揚州)或休寧
出生日期
905年
逝世日期
972年
主要作品
《馮氏家集》《馮延魯文集》
本    名
馮延魯

馮延魯人物生平

馮延魯少負才名,南唐烈祖李昪時期,年輕的延魯便與其兄延巳一起在元帥府輔佐太子李璟,後出任江都判官。元宗保大初,為中書舍人、勤政殿學士。南唐出師攻建州時,為監軍使,兵敗後被流放舒州。後遇赦免,復出為少府監,擢為諸州巡按使,遷為中書舍人,以工部侍郎出為東都副留守。保大十四年(956),後周軍攻佔東都(今揚州),延魯被執至汴京,周世宗愛其才,待之甚厚,賜衣冠,授給事中,後遷刑部侍郎。延魯留居汴京三年,與後來成為北宋名相的李昉成為知己好友。顯德五年(958),周世宗令其持節南歸,拜為户部尚書。
南唐後主時期,奉命數次使宋,因其博學多才、雄辭閎辯、宅心仁厚,深得宋太祖的賞識。建隆元年(960), 宋太祖受禪即位,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叛宋,太祖親征揚州,破城後李重進舉家自焚。江南國主李璟(958年,李璟迫於後周壓力去帝號改稱“江南國主”)派馮延魯去揚州向太祖朝貢,此時的太祖正準備乘勝攻取江南,大軍駐紮在江邊,旌旗招展,軍勢非常雄壯。太祖召見延魯後便嚴厲責問道:“爾江南小國竟敢私通我國的叛臣?” 延魯面不改色、異常淡定,緩緩説道:“陛下只知李重進私通江南,卻不知此事的詳細經過。重進派來的使者曾住在臣的家中,國主曾令臣對他傳話:‘大丈夫想造反,歷史上也是有的,但目前時機並不成熟。當初宋朝剛剛受禪,人心未定,又有上黨李筠叛亂,大軍北征,君不在此時反。現如今內外無事,您卻想以數千烏合之眾,來對抗天下精兵,我怎能相助於您呢?’”太祖最初以為延魯必定會驚慌失措而無以應對,不料延魯卻鎮定自若、對答如流,於是大喜,接着又問道:“我軍將士都強烈要求大軍渡江南征,卿以為何如?”延魯答道:“李重進自以為雄傑無敵,然而一旦英明神武的陛下親臨,他也不過是即刻束手就擒罷了。何況我們江南不過一小國,又怎能對抗陛下的天威呢?但是,陛下也並非沒有任何顧慮,江南侍衞數萬,均是先主親兵,誓同死生,固然無投降之理。兩軍對陣,大國損失數萬人馬也在所難免。況且還有大江天塹,風濤無常,若城池久攻不下,糧草難以為繼,此事也就堪憂了。“ 宋太祖聞言大笑道:“朕不過與卿開個玩笑而已,豈會聽卿遊説呢?” 延魯在揚州時,正遇上宋軍在抓捕李重進手下的叛卒,每天都要殺戮數十人。延魯見此便向太祖奏言:“陛下以為謀逆者僅為重進一人,還是眾人均有叛逆之心?若眾人均有叛逆之心,則陛下應天順人而承大統,豈非烏有此理乎?若僅是重進一人謀逆,那麼被迫跟隨他造反的人又有何罪過呢?”太祖聽了這番話,深有感悟,便赦免了後來被抓捕的所有叛卒。隨後又厚賜延魯,並令其南歸,大軍南征的事也因此作罷。
開寶四年(971)春,楚國公李從善奉命赴汴京向宋太祖朝貢,被扣留在京師,後主又派遣馮延魯入朝謝恩,延魯到京後便一病不起,無法上朝。宋太祖向來對延魯厚愛有加,見此情況便更加憐惜他,命使者帶着太醫為他診治,不久即下詔令其南歸。延魯歸國後,便向後主辭官隱退,後主不準,改任為常州觀察使。開寶五年(972),病逝於金壇五葉村的家中,享年六十八。
撰有《馮延魯文集》,南唐亡時散逸。宋初存詩一卷、一百餘首,由其子馮伉整理成《馮氏家集》,今亦不存,王禹偁曾為其撰序,名為《馮氏家集前序》(見《小畜集》卷二十)。《小畜集》錄存其詩一首,《全唐詩續拾》據此亦收錄之。
馮延魯事蹟見陸游著《南唐書》卷十一·馮延魯傳

馮延魯家族淵源

馮延魯的家族出自歷史上有名的長樂馮氏,南北朝時期曾建立北燕。馮延魯是北燕昭成皇帝馮弘的第二十三代孫,也是隋末忠臣馮慈明的第十七代孫。
唐朝末年,馮延魯的祖父馮弘鐸(字成憲)曾任升州刺史、武寧節度使。年輕時的馮弘鐸和同鄉好友張雄均以勇武聞名於鄉里,《新唐書》稱:“弘鐸善騎射,侃侃若儒者”。881年,因遭遇黃巢之亂,馮、張二人便一起從軍,同在感化(轄區為今徐州一帶)節度使時溥手下效力,以征剿黃巢之功升任牙將。886年,二人因瑣事遭時溥猜忌,被迫離開徐州,聚眾三百,南渡長江,襲據蘇州,張雄自稱蘇州刺史,招兵擴軍至五萬,戰艦千餘艘,號稱天成軍。此後,張雄和馮弘鐸又攻佔上元。890年,唐廷改上元為升州(今南京),任命張雄為升州刺史。893年,張雄病逝,馮弘鐸繼為升州刺史。902年,唐廷又以馮弘鐸為武寧節度使。同年,馮弘鐸遭寧國節度使田頵攻擊,戰敗後投靠楊行密,被授為淮南節度副使,不久病死。此後,其子馮令頵便效力於“楊吳”政權。909年,徐温遙領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任命其養子徐知誥(即李昪,南唐烈祖)為升州防遏使兼樓船副使,在此期間,馮令頵結識了李昪,得到李昪的賞識併成為其重要幕僚,後輔佐李昪建立南唐。升元初,馮令頵出任吏部尚書。此後,馮令頵的兩個兒子延巳和延魯也因文采出眾而被李昪看中,被安排在元帥府輔佐太子李璟(李璟時為元帥)。自此,馮氏一家便與南唐李氏結下了不解之緣。
馮令頵生有四子,分別為:延巳、延魯、延惠、延慈。其後代遍佈大江南北,被後世稱為“南唐馮氏”。
據《宋史》和《南唐書》記載:馮延魯有五子,歸宋後“繼取名第,南唐公卿家莫能及者”。其長子馮僎,歸宋後登進士第,任泰州海陵令。次子馮侃,任國子博士,以文學策名於江左。三子馮儀,南唐時曾以進士出任南昌府豐城令,任內清政廉明,撫民有方,事蹟見欽定四庫全書本《江西通志》卷五十九.名宦傳,歸宋後再舉進士,歷嶽州推官。四子馮價,歸宋後登進士第,任渝州從事。幼子馮伉,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初為太子中允,後出為商州、婺州知州,累遷至殿中侍御史,後出知福州,卒於福州任上。馮伉仕宋三朝,在先後擔任商州、婺州和福州等地知州期間,廉潔奉公,政績顯著,堪稱一代廉吏。《宋史》稱他“歷典藩郡,皆有治跡”,在他去世後,宋太宗為表彰他為政的功績,“特賜錢十萬,錄其子玄應同學究出身,以褒恤焉”。

馮延魯史書記載

《南唐書·馮延魯傳》原文
馮延魯,字叔文,一名謐。少負才名,烈祖時,與兄延巳俱事元帥府。元宗立,自禮部員外郎為中書舍人、勤政殿學士,有江州觀察使杜昌業者,聞之嘆曰:“封疆多難,駕御賢才,必以爵祿,延魯一言合指,遽賓高位,後有立大功者,當以何官賞之?”然元宗愛其才,不以為躐進。嘗內宴,出賓器,貯龍腦數斤,賜羣臣,延魯曰:“臣請效陳平均分之。”比遍賜,猶餘其半,輒曰:敕賜錄事馮延魯,拜舞懷之,元宗為歡笑而罷。保大中,師出平福州,以延魯為監軍使,諸將欲乘勝遂取福州,樞密使陳覺欲自為功,乃請銜命宣慰,召李弘義入朝,既見弘義,不敢發,還至劍州,矯詔起邊兵,命延魯將之。元宗雖怒覺之專,兵業以行,因命延魯為南面監軍使,陳覺及王崇文、魏岑會攻福州,取其外郛。會吳越將餘安援兵,自海道至白(蟲遐)浦,將舍舟,而濘淖不可行,方布竹篳登岸,我軍曹射之,篳不得施。延魯曰:“弘義不降,恃此援耳,若麾我軍稍退,使吳越兵至半地,盡剿之,城立降矣。”裨將孟堅爭曰:“援兵已陷死地,將盡力與我戰,勝負殆未可知。”延魯不聽。頃之,吳越兵至岸,鼓譟奮躍而前,與城中夾擊我,延魯敗走,俘馘五千人,孟堅戰死,諸軍遂大潰,死者萬計,委軍實戎器數十萬,國帑為之虛耗。延魯引佩刀自刺,人救之。不殊,朝廷議即軍中斬延魯及覺,既有命矣,會宋齊丘以嘗薦覺使福州自效,乃詔械延魯還金陵,屬吏皆止流竄。延魯流舒州。會赦,復少府監。元宗擇延臣為巡撫使,分按諸州,延魯在焉。右拾遺徐鍇上疏,論其多罪無才,不足辱臨遣,不聽。使還,遷中書舍人,以工部侍郎出為東都副留守。周師南侵,分兵下東都。延魯窘蹙自髡,衣僧服而逃。被執,世宗釋之,賜衣冠,授給事中,問江南事,佔奏詳華,賜予加厚。留大梁累年,遷刑部侍郎。得還,拜户部尚書
宋興,揚州節度使李重進叛,伏誅。元宗遣延魯朝於行在,太祖將乘兵鋒南渡,旌旗戈甲,皆列江津,厲色詰延魯曰:“爾國何為敢通吾叛臣?”延魯色不變,徐曰:“陛下徙知其通謀,未知其事之詳也。重進之使館於臣家,國主令臣語之曰:‘大丈夫意而反,世亦有之,但時不可耳,方宋受禪之初,人心未定,上黨作亂,大兵北征,君不以此時反,今內外無事,乃欲以數千烏合之眾,抗天下精兵,吾寧能相助乎?’”太祖初意延魯必恐懼失次,及聞其言,乃大喜,因復問曰:“諸將力請渡江,卿以為何如?”延魯曰:“重進自謂雄傑無與敵者,神武一臨,敢不旋踵,況小國,其能抗天威乎?然亦有可慮者,本國侍衞數萬,皆先主親兵,誓同死生,固無降理,大國亦損數萬人乃可。況大江天塹,風濤無常,若攻城未下,餉道不繼,事亦可虞。”太祖因大笑曰:“朕本與卿戲耳,豈聽卿遊説哉?”會捕重進叛卒,日戮數十人,延魯因奏事言曰:“叛者獨一重進乎?亦眾人乎?謂眾人,則陛下應天順人,烏有此理?獨一重進,則脅從者何罪?”太祖感悟,後獲者皆貸不誅。厚賜遣延魯歸,南渡之師,由是亦輟。
後主嗣位,延魯頗自伐奉使之功,嘗宴內殿,後主親酌酒賜之,飲固不盡,誦詩及索琴自鼓以侑之,延魯猶自若,後主優容不責也。楚國公從善入朝,太祖授旄節,留之闕下。後主復遣延魯入謝,疾作,不能朝,太祖待之素厚,至是尤憐之,遣使挾太醫護視。詔放還金陵,卒於家。
子僎,韓熙載知貢舉,放及第,覆試被黜,後與其弟侃、儀、價、伉入宋,繼取名第,南唐公卿家莫能及者。子伉,文辭清麗,嘗著《平晉頌》,時人稱之。累遷殿中侍御史,歷典藩郡,皆有治跡。鹹平三年,知福州,卒。特賜錢十萬,錄其子玄應同學究出身。
參考資料
  • 1.    卞孝萱主編,唐代文學百科辭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12,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