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延飛

鎖定
馮延飛 (1948年—2021年6月20日),男,漢族,吉林省長嶺縣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會員,國家一級編劇,現供職于吉林省藝術研究所。1978年4月至1979年8月在吉林省白城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學習。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方面獲悉,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常務理事,著名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劇、《希望的田野》電視劇系列三部曲作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吉林省管高級專家馮延飛先生因患肺癌醫治無效於2021年6月20日上午11時不幸去世,享年74歲。 [1] 
中文名
馮延飛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8年
逝世日期
2021年6月20日 [1] 
職    業
編劇

馮延飛主要作品

馮延飛曾務農13載,1980年從事戲劇文學創作,有《王顯能》、《牛得財告狀》、《約會》、《醉打電話》等。後又創作了電視連續劇《希望的田野》、《美麗的田野》、《永遠的田野》等劇本。其中《王顯能》獲首屆全國優秀劇本獎;《牛得財告狀》、《約會》、《醉打電話》等獲東北三省創作一等獎、創作獎。撰寫各類文章、散文、小説百餘萬字,散見各類報刊。
馮延飛是“吉林電視劇現象”時期的主要編劇之一。《光明日報》2006年7月曾刊文《“吉林電視劇現象”解析》提到:《聖水湖畔》、《陳雲在臨江》、《美麗的田野》、《都市外鄉人》、《插樹嶺》等“吉林造”電視劇,不僅塑造了眾多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更為一大批立足黑土地、面向全中國的電視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空間。 [1] 

馮延飛出版圖書

馮延飛人物榮譽

《潘大懶相親》(1981年 《戲劇創作》增刊1期)獲吉林省1980年戲劇創作獎;小戲曲《王顯能》(1982年《劇本》月刊第4期,1981年《戲劇創作》第5期)獲文化部、中國劇協80——81優秀劇本獎,吉林省戲劇創作一等獎;小戲曲 《牛得財告狀》 (1984年《劇本》月刊第2期)獲吉林省1984年戲劇創作一等獎; 小戲曲《鞭炮聲》獲《戲劇創作》首屆 “飛虎獎”。
其創作的電視連續劇《希望的田野》《美麗的田野》《永遠的田野》均在中央電視台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並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金鷹獎”、長白山文藝獎。

馮延飛其人其事

馮延飛平淡的人生

身邊人評價:馮延飛是一個善良、單純、樸實的人,是一個不像作家的作家。 人物獨白:人生快樂挺簡單,一是保持最小的人生慾望,二是放大善良。主辦單位: 吉林年鑑社 新文化報社 本報系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吉林省惟一指定聯盟媒體
1948年出生的馮延飛實在不像作家,他就像田間地頭常見的農民,一點也不起眼,連他自己都説:“在農民堆兒裏找人,幹部都找出去了,就找不着我馮延飛。”
他在農村生活了13年,身心都變成了老鄉,所以馮延飛才能把農村生活寫得那麼鮮活、生動。

馮延飛報不完的師恩

“我一輩子都報不完這個恩。”
從一個農民到知名作家、編劇,馮延飛也不能免俗地曾得到貴人相助,那就是恩師郝國忱——知名劇作家。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有一天馮延飛在回家的路上,遇到從縣創作組回來的郝國忱,當時郝國忱在省裏已經很有名氣了。猶豫又猶豫,馮延飛還是上去打了個招呼,沒想到郝國忱非常熱情地就和他聊了起來,還問他現在都寫了些什麼。馮延飛二話沒説,從公社招待所跑了3里路回家,拿了不少自己寫的兒童故事,郝國忱看了以後狠狠地表揚了一番,這才讓馮延飛有勇氣把作品郵寄到創作會。1973年,馮延飛進入了地區兒童文學創作會,開始了正式的文學創作之路。
“那時候都愛寫小説,但是郝老師説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文學代表,而那個時代的代表是戲劇。”經過多年磨練,馮延飛寫出了拉場戲《王顯能》,獲得了中國文化部和中國劇協聯合頒發的“全國歌劇、話劇、戲曲獎”。“一夜成名”的感覺對馮延飛來説,如同一針興奮劑,激發了他的創作激情,於是有了今天的《希望的田野》。
回想走過的路,馮延飛説:“郝國忱老師,我一輩子都報不完這個恩。”

馮延飛忘不了的愛妻情

“老伴兒和倆兒子是三座大山,壓得我舒坦。”
馮延飛是個重情的人。他和妻子是在1976年結婚的,妻子是不識字的農民,文化上的差異沒有影響到他們的婚姻。結婚30年,提起妻兒,馮延飛説妻子和兩個兒子是三座大山,壓得他特別舒坦。
希望的田野》剛在全國引起轟動的時候,製片闞小龍和劇組成員在北京搞了個研討會,馮延飛帶着老婆坐着火車來到北京。闞小龍心裏有些想法:“開會帶着媳婦兒算啥呢?”想法歸想法,當晚闞小龍請馮延飛夫婦吃晚飯,馮延飛是個細心人,一坐下就發現氣氛不對勁,菜還沒上他就向大家解釋説:“帶你們大嫂來,是因為她沒看過天安門。”

馮延飛離不開的黑土地

“《美麗的田野》火了,有的人管我叫作家,其實我一直是個農民。”
馮延飛的作品鄉土氣息濃郁,這不僅僅因為他曾經常年在農村生活,也因為他對黑土地的愛戀。馮延飛説:“有時候開車經過莊稼地,我總忍不住下車看看。”
當年馮延飛在農村的時候,常給《夕陽紅》雜誌社寫稿。總編輯程曉華説:“當年的農村很苦,延飛受了不少委屈,不過我從來沒聽他抱怨。《美麗的田野》火了,有的人管他叫作家,但他跟誰都説自己是個農民。”如今大作家、大編劇一批批進駐各大城市定居,而馮延飛説:“我就樂意跟東北老鄉在一塊兒,喝酒也帶勁,嘮嗑也有話。”
馮延飛的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良,他的作品裏基本沒有壞人。“我最最喜歡有缺點的小人物。”馮延飛説,“有人喜歡用調侃的方式寫他們,但我更願意還原他們的生活。我寫作有一個原則,就是追求美麗、捍衞善良。”他説,其實人人內心深處都存在黑暗,但是放大了陽光才是君子。他有一句經典的話常常掛在嘴邊:“放大了善良就是快樂。”

馮延飛寫不盡的大東北

東北人的幽默,把全國的幽默提高一個層次。”
馮延飛在創作作品之前,總是要花1個月左右的時間體驗生活,這在現在這個功利社會是非常難得的。
除了對藝術創作的專業精神外,馮延飛還對東北文化有一種責任感,他説東北文化是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真正的幽默。“我很感謝趙本山,他是傳播東北文化的優秀的文化大師,他的小品讓東北文化傳入千家萬户。我也感謝二人轉藝人,是他們讓東北人的幽默被全國人民廣泛接受。東北人的幽默,把全國的幽默提高了一個層次,我就是要把東北人骨子裏流淌的幽默細胞,傳到千家萬户去。”馮延飛説。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