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天瑜

鎖定
馮天瑜(1942年2月8日—2023年1月12日),男,漢族,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人,中共黨員,歷史學家,生前是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1]  [4] 
馮天瑜於1960年至1964年就讀於武漢師範學院生物系;1964年至1976年任教於武漢教師進修學院;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至1979年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工作;1979年至1994年任教於湖北大學(原武漢師範學院)歷史系;1994年任教於武漢大學歷史學院;2023年1月12日,在武漢逝世。 [1] 
馮天瑜長期從事中國文化史和湖北地方文化史的研究。 [10] 
中文名
馮天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2年2月8日
逝世日期
2023年1月12日
畢業院校
武漢師範學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元典:文本與闡釋》
籍    貫
湖北紅安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馮天瑜人物生平

馮天瑜
馮天瑜(7張)
1942年2月8日,馮天瑜出生。
1960年至1964年,就讀於武漢師範學院生物系。
1964年至1976年,任教於武漢教師進修學院。
197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6年至1979年,在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工作。
1979年至1994年,任教於湖北大學(原武漢師範學院)歷史系。
1994年,任教於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2023年1月12日,在武漢逝世,享年81歲。 [1] 

馮天瑜主要成就

馮天瑜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馮天瑜領銜撰寫的近百萬字的《中華文化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部中國文化通史,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敍述框架和理論模式;他關於中國文化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軸心時代、近代轉型、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化互動四個方面;他提出了中國文化的生成生態論、中華元典精神及其近代轉型、歷史文化語義學等原創性理論。 [1] 
  • 學術論著
馮天瑜的一生中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等中國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數百篇學術文章,先後出版了多部著作。 [1] 
學術論文(部分)
學術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刊發時間
中國前資本主義社會研究的三個問題
《天津社會科學》
1990年
張之洞從清流派的“開眼看世界”
《近代史研究》
1991年
經史同異論
《中國社會科學》
1993年
從憂患意識到近代救亡思潮
《歷史研究》
1994年
中國文化人的三個發展階段
《中國文化研究》
1995年
日本“中國學”的啓示
《江漢論壇》
1996年
略論中西人文精神
《中國社會科學》
1997年
東亞整體觀的現代意義
《中華文化論壇》
1998年
張之洞與戊戌維新
《清史研究》
1999年
日本幕府使團對太平戰事的探察
《中國文化研究》
2000年
誰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
《湖北檔案》
2001年
中國文化的地域性展開
《江漢論壇》
2002年
漢譯佛教詞語的確立
《湖北大學學報》
2003年
近代新語的歷史功能與當代啓示
《鄂州大學學報》
2004年
五四時期陳獨秀“反封建”命題評析
《江漢論壇》
2005年
資料來源: [4] 
學術專著(部分)
專著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元典:文本與闡釋》
台灣文津出版社
1993年4月
《中華元典精神》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
《中國文化史綱》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4年8月
《人文論衡》
武漢出版社
1997年4月
《中國文化史斷想》
1998年3月
《明清文化史散論》
《月華集》
中國顯赫會科學出版社
1999年
《千歲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國觀察》
商務印書館
2001年10月
《新語探源》
中華書局
2004年
資料來源: [4] 
  • 科研項目
馮天瑜的一生中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等數十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 [1]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備註
近代術語的生成、演變與中西文化互動研究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
主持
明中葉以降中國文化內部現代性因素研究
教育部基地重大項目
國學讀本編纂與兩岸傳統文化教育
資料來源: [5] 
  • 科研獲獎
馮天瑜的一生中多次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湖北省社科優秀成果獎。 [1] 
科研獲獎(部分)
成果名稱
獲獎名稱
獲獎時間
《“封建”考論(修訂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6年9月
資料來源: [6] 

馮天瑜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馮天瑜的一生中培養了近50名碩士、博士和博士後,均已成為各個領域的中堅骨幹。 [1] 
  • 編寫教材
教材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年11月

馮天瑜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獎勵
授予單位
1986年
-
1988年
湖北省勞動模範 [1] 
-
199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6年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1] 
武漢大學
2010年
荊楚社科名家 [1] 
-
2021年
湖北省傑出人才獎 [1] 
中國共產黨湖北省委員會

馮天瑜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85年5月
2008年12月
-
武漢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 
湖北省科學技術史學會會長 [1] 
《荊楚文庫》總編輯 [1] 

馮天瑜人物評價

馮天瑜教授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是中國文化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馮天瑜教授幼承庭訓,學殖深厚,知識淵博,在史學、文學、哲學、戲劇、書畫等領域均有極深的造詣,是享譽世界的文史名家;馮天瑜教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髮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馮天瑜教授治學勤奮專注,多才多藝,為人樂觀豁達,謙遜沖淡,處事公正無私,通達隨緣;馮天瑜教授的一生,既是立言的學者,更是立德、立功的智者。(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評) [1] 
“馮天瑜教授學術功底深厚,學貫古今,從事中國史、中國文化研究和教學五十餘年著作等身,是學界公認的學術名家,為中國歷史學科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評) [8] 
“馮天瑜先生胸懷家國、嚴謹治學,是中國文化史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者之一,為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始終兢兢業業、追求真理,將一生奉獻給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直接參與推動了中國“文化熱”的興起,創建了數個海內外知名的學術重鎮和學術平台,有力地服務支撐了國家文化戰略。他堅持獎掖後學、甘為人梯,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為黨和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是“四有”好老師的傑出代表。”(山東大學評)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