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鎖定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是一句詩詞,出自唐·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一句。拼音:féng táng yì lǎo ,lǐ guǎng nán fēng 。
馮唐易老 [1]  、李廣難封,是兩個典故。馮唐易老,形容老來難以得志。李廣難封,是指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中文名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作    者
王勃
屬    性
詩詞
出    處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褒    貶
中性詞
來    源
典故

目錄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出處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chuǎn),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初唐四傑”的王勃因《檄英王雞》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親路經洪州,恰逢重陽節。洪州都督閻伯嶼大宴賓客,吟詩作樂。
王勃在席上即興作《滕王閣序》感慨自己:“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典故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馮唐易老

“馮唐易老”這個典故出自於《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
漢文帝時,馮唐是一位大臣,他當初以孝悌而聞名,拜為中郎署。由於他為人正直無私,敢於進諫,不徇私情,所以時時處處遭到排擠,直到頭髮花白,年事已高,也沒有得到升遷,還只是個郎官
王勃 王勃
馮唐以孝行著稱於時,被舉薦做了中郎署長,侍奉漢文帝。郎官是漢代的初級官吏,職責是擔任皇宮侍衞,幹這活的一般都是年輕人,馮唐作郎官時年紀已經不小了。
一次文帝乘車經過馮唐任職的官署,問馮唐説:老人家怎麼還在做郎官?家在哪裏?馮唐説是代郡人。
漢文帝曾經做過代王,就説:“我在代郡時,我的尚食監高祛多次和我談到趙將李齊的才能,講述了他在鉅鹿城下作戰的情形。現在我每次吃飯時,心裏總會想起鉅鹿之戰時的李齊。老人家知道這個人嗎?”
馮唐回答説:“他尚且比不上廉頗李牧的指揮才能。”
漢文帝説:“憑什麼這樣説呢?”
馮唐説:“我的祖父在趙國時,擔任過統率士兵的職務,和李牧有很好的交情。我父親從前做過代相,和趙將李齊也過從甚密,所以能知道他們的為人。”
漢文帝聽完馮唐的述説,很高興,拍着大腿説:“我偏偏得不到廉頗、李牧這樣的人做將領,如果有這樣的將領,我難道還憂慮匈奴嗎?”
馮唐説:“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不會任用他們。”
漢文帝很不高興,回到宮裏,越想越窩火,又召見馮唐,責備他説:“你為什麼當眾侮辱我?難道就不能私下告訴我嗎?”馮唐謝罪説:“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諱迴避。”
漢文帝還真是個有道明君,又一次詢問馮唐:“您怎麼知道我不能任用廉頗、李牧呢?”
馮唐回答説:“我聽説古時候君王派遣將軍時,跪下來推着車轂説,國門以內的事我決斷,國門以外的事,由將軍裁定。所有軍隊中因功封爵獎賞的事,都由將軍在外決定,歸來再奏報朝廷。這不是虛誇之言呀。我的祖父説,李牧在趙國邊境統率軍隊時,把徵收的税金自行用來犒賞部下。所以李牧才能夠充分發揮才智。北面驅逐單于,大破東胡,消滅澹林,在西面抑制強秦,在南面支援韓魏。在這時,趙國幾乎成為霸主。後來恰逢趙王遷即位,他的母親是賣唱的女子。他一即位,就聽信郭開的讒言,最終殺了李牧,讓顏聚取代他。因此軍潰兵敗,被秦人俘虜消滅。如今我聽説魏尚雲中郡郡守,他把邊地的税金用來犒賞士兵,還拿出個人的錢財,五天殺一次牛,宴請軍吏、親近左右,因此匈奴人遠遠躲開,不敢靠近雲中郡的邊關要塞。匈奴曾經入侵一次,魏尚率領軍隊出擊,殺死很多敵軍。那些士兵都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從村野來參軍,哪裏弄的懂朝廷的令律例呢?他們只知道整天拼力作戰,殺敵捕俘,到幕府報功,現在,他們只是因為錯報多殺敵六人的罪,陛下就把他交給法官,削奪他的爵位,判處一年的刑期。由此説來,陛下即使得到廉頗、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聽了很高興,當天就讓馮唐拿着皇帝的節符,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讓他擔任雲中郡郡守,而任命馮唐作車騎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國車戰之士。
漢景帝即位後,由於馮唐性格耿直,不久又被罷官。漢景帝去世後,漢武帝即位,匈奴又來侵犯邊疆,漢武帝又廣徵賢良,有人推舉馮唐,可是馮唐已經九十多歲了,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再也不能出來任職。後來,人們就用馮唐易老來形容老來難以得志。
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裏就有這個典故:“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難封

李廣的名氣要比馮唐大得多,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舉侵入,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因為他善於騎射,斬殺敵人首級很多,所以被任為漢朝廷的中郎。李廣曾隨從皇帝出行,常有衝鋒陷陣、抵禦敵人,以及格殺猛獸的事,文帝説:“可惜啊!你沒遇到時機,如果讓你正趕上高祖的時代,封個萬户侯那還在話下嗎!”從這件事來看,皇帝還是很看重他的。
飛將軍李廣在歷史上的評價是很高的,但是李廣縱然戰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沒有封侯,唐朝詩人王勃在《滕王閣序》中為李廣惋惜“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但李廣難封是真的不走運嗎?歷史評價一個人常帶有感情色彩(現代評價一個人多帶有政治色彩),對李廣同情多於理性分析。因此對於李廣難封侯的原因,除了其不走運外,還有其它方面原因。
李廣身材高大,手臂修長,擅長騎射,打起仗來行蹤飄乎不定,行動敏捷,被匈奴人稱為“飛將軍”。在做上谷太守時,他每天都跟匈奴人打仗,他置個人生死於外,戰鬥非常勇猛。以力戰為名。典屬國公孫昆邪哭着對皇帝説:“李廣才氣,天下無雙,自負其能,數與虜敵戰,恐亡之。”皇上愛其才,恐亡之,把李廣調到上郡做太守。老子曰:“揣而鋭之,不可長葆。”意思是兵器太鋒利了就容易折斷。李廣本人自以為天下無敵,從心底裏蔑視匈奴人,因此每次打仗拼了命的打,匈奴算什麼,多虧匈奴人不懂漢家孫子兵法,如果匈奴人略懂兵法一二,李廣很有可能被匈奴人施計捉走或殺死。雖然李廣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戰勇敢,但李廣除了力戰外,不懂戰略部署,從戰術上勝敵人,只是以勇猛勝人,如一介猛夫,自負非常輕敵。
李廣出雁門擊匈奴,匈奴兵多,李廣被捉。此點説明李廣一介勇夫,除了單對單、等 [1]  對等、多打少外,只要敵人兵一多,李廣便無可奈何,要麼兵敗,要麼被捉。
李廣設計逃走,李廣兵敗,當斬,贖為庶人。李廣回霸陵亭太晚,城門已關。霸陵亭尉趁着一股酒勁,呵斥廣:“今將軍不得夜行,何況你是前將軍!”李廣氣而無可奈何。雖然霸陵亭尉酒喝多了,但他也算的上是秉公辦事。等李廣又一次被皇上用為右北平太守時,李廣心想:“上次被那個霸陵亭尉拒之城外,竟然蔑視我飛將軍,這次我非殺了他而後快。”於是李廣把霸陵亭尉召至自己的軍中,後而斬之。這一點説明李廣心胸太狹窄,心中容不得對自己有意見的人。俗話説:“宰相肚裏能撐船,將軍額頭能跑馬。”李廣心裏竟容不下一個小小的霸陵亭尉,可見李廣氣量狹小,不足以成大事。如果李廣不殺霸陵亭尉的話,霸陵亭尉必然會內疚自責,感激李廣的不殺之恩,他也必然在殺敵時力戰以報答李廣,但李廣卻憑一時之氣殺了他。沒有恢宏氣度的人又怎麼會去統領千軍萬馬呢?
同樣是同時代的御史大夫韓安國,他坐牢的時,獄吏田甲辱安國。韓安國説:“你就不怕我死灰復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復燃,我當灑尿滅之。”後韓安國被拜為梁內史。田甲知後,逃走。韓安國更幽默説:“不逃走就不殺,如果逃走,就滅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韓安國認罪。韓安國笑着説:“你給我灑泡尿看看。”韓安國不僅放走了田甲,而且還善待了他。這就是韓安國一種大人不計小人過的氣度。但李廣卻做不到。
李廣數不能封侯,於是向搞星相占卜的王朔抱怨道:“自從漢朝北擊匈奴以來,我未嘗不在其中,然而其他將領都封侯位列三公,然而我卻沒有封侯,難道我命中註定不封侯?”王朔説:“你想想,你有沒有做什麼虧心事情?”李廣説:“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我殺了已經投降的八百人。”王朔説:“禍莫大於殺已降,此及將軍所以不得封侯者也。”殺俘虜在古代本身就是不道義的事情,何況又殺了800人,因此李廣必會遭到報應。果然從李陵投降匈奴之後,李廣家就衰敗下去。
李廣在參與衞青大將軍的漠北之決戰時,衞青讓李廣從側路襲擊,但李廣一介勇夫思想的頑疾又出現,他請戰當先鋒,但衞青卻沒有同意李廣的請求,李廣怒而回部。一是衞青瞭解李廣,李廣自以為是,不聽指揮,沒有大局意識,跟敵人小打小鬧行,大規模作戰就不能勝任了;二是衞青看到李廣年紀也大了,體力和精力都不足,而且李廣急於封侯,想最後一博取得戰績,因此在他這種急於求勝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失誤。因此衞青還是很理智的拒絕了李廣的請戰請求。但就是讓李廣從側路進攻,李廣也沒有順利完成任務,他帶領隊伍迷了路,沒有及時和衞青主力部隊會合,以至讓單于逃跑。衞青責怪了李廣幾句。李廣頓時感到一陣悲涼:“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然後引刀自剄,死的很悲壯,百姓聞之皆慟哭之。最終李廣失去了最後一次封侯機會。
飛將軍 飛將軍
説到跟匈奴的大戰鬥李廣沒有勝過,但在“七國之亂”時,李廣跟隨周亞夫平定吳楚聯軍,立下戰功。梁王劉武看上李廣之才,私授李廣將軍印,李廣不識事務,竟然接受了。劉武當時很想做皇帝,想等哪天他起兵逼宮時,希望李廣能支持他,這一點漢景帝劉啓很明白。當時李廣為什麼要接受將軍印呢,還是一點原因李廣眼光短淺,分不清利害關係,自以為立下戰功,梁王授給將軍印,這是對我的獎賞,我還要拿回京城炫耀一番。結果李廣此舉觸怒皇帝,未受到絲毫獎賞。老子曰:“自視者不章,自見者不明,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但李廣卻不明白其中道理,他太天真。
不可否認,李廣很忠誠很愛國,但畢竟李廣性格上的缺陷以及能力上(運籌帷幄的大戰略能力以及大局意識)的不足,雖然在小規模戰鬥上,他表現出來的勇猛以及處變不驚的大將氣度,但這些只能使李廣揚名,而大戰鬥中李廣總是屢戰屢敗,沒有大的戰績可言,因此李廣至死難封。命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