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和蘭

鎖定
馮和蘭,1917年5月18日出生於鄞縣(今鄞州)石碶鄉馮家村。1947年11月6日凌晨,馮和蘭被押赴草馬路刑場,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0歲。 [1] 
中文名
馮和蘭
出生日期
1917年5月18日
逝世日期
1947年11月6日
出生地
鄞縣(今鄞州)石碶鄉馮家村
性    別

目錄

馮和蘭人物生平

馮和蘭,1917年5月18日出生於鄞縣(今鄞州)石碶鄉馮家村。自小聰明好學,12歲初小畢業,因家庭經濟困難輟學,跟母親學習編織草帽,幫助家裏維持生計。1934年秋繼續升學,讀完高小。1936年秋,自籌學費,考入鄞縣縣立女子中學。1938年春在橫河公德小學任教,不斷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對人和藹可親,深受學生和同事的尊崇。
抗日戰爭爆發後,橫河鄉成立了抗日救亡工作團,又成立“海燕歌詠團”和“海鷹劇團”。馮和蘭積極參加了這些團體。在馬列主義思想的啓迪和黨支部教育下,她於1939年4月,由李俠民、李健民作為入黨介紹人,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浙東一帶遭受嚴重旱災,顆粒無收,馮和蘭配合地下黨員顧荊庸向農民宣傳農運知識,傳播革命思想,組織成立了農民青年會,實行“二五減租”政策。10月,李健民和馮和蘭在塔峙清水小學以教師身份為掩護,從事黨的抗日羣眾運動。他們以學校為基地,發展培養了一批積極分子,並介紹陸松姑、陸珍娟等進步青年入黨,建立了黨的組織。
1942年4月,鎮海縣淪陷。李俠民、李健民兄弟及陸子奇、李志松等中共黨員在大碶、柴橋、白峯等地建立秘密聯絡站,發展抗日武裝。馮和蘭仍以公德小學為聯絡點,為地下黨組織提供情報,掩護抗日誌士。11月的一天夜裏,一羣偽軍闖進馮和蘭的寓室,把她捆綁至偽鄉公所,吊打逼供其説出丈夫李健民的下落。馮和蘭臨危不懼,始終不吐一言,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堅強不屈的英勇本色。在當地民眾的強烈呼籲下,得不到真憑實據的汪偽軍只得釋放了馮和蘭。
1943年初,接到黨組織的指示,馮和蘭和姑姑李偀民奔赴三北抗日根據地參加抗日鬥爭。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撕破停戰協議,全面發動內戰。在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廣大民眾向國民黨反動勢力展開鬥爭。
1946年春,馮和蘭受黨組織的派遣,帶領進步教師吳家安、竹冠玉、董碧芳、應書霆等10多個同志,深入上陽地區組織發動農民開展革命活動。他們在上陽焦山下、上王、下灣等村設立聯絡點,辦起夜校宣傳馬列主義,講國內外形勢,教唱革命歌曲等,提高了農民的階級覺悟。1947年初,在白色恐怖中,浙東黨組織與上級黨組織失去了聯繫,於是決定在寧波西門外以家庭形式建立秘密機關,設法尋找上級黨組織關係。不久,浙東地下黨組織命鄞縣特派員陸子奇來機關負責具體工作,併成立了中共浙東工作委員會。馮和蘭按照黨組織的規定,每逢星期天風雨無阻地到寧波西門外的浙東工委向陸子奇彙報工作和接受黨的指示。
1947年4月馮和蘭在寧波被捕,被國民黨定為“共產黨要犯”,和先後被捕的地下黨員陳愛中、吳家安、張芝芳等同關押於杭州省保安司令部監獄。敵人用刑審訊,威逼馮和蘭自首,但她堅貞不屈,並在獄中堅持鬥爭。11月6日凌晨,馮和蘭被押赴草馬路刑場,途中高呼“共產黨萬歲!”的口號,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0歲。
1963年,中共華東局書記魏文伯親自為馮和蘭烈士題寫“馮和蘭烈士之墓”的碑文。2004年4月,大碶街道辦事處在莘峯烈士陵園為馮和蘭烈士建造了碑亭。 [1] 
參考資料
  • 1.    寧波市北侖區政協文史委,寧波市北侖區大碶街道辦事處編,僑鄉大碶,寧波出版社,2019.12,第383-3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