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元常

鎖定
馮元常,相州安陽人,祖籍長樂信都(今河北省衡水市),是北齊尚書右僕射馮子琮的曾孫,隋贈昌黎郡公馮慈明之侄孫。祖父馮慈讓(亦作慈昭)是馮慈明之幼弟,父馮摁。唐貞觀間舉明經及第,歷任監察御史、劍南道巡察使、尚書左丞等職,深得唐高宗信賴。後因反對武則天擅權被貶,出為隴州刺史、眉州刺史、廣州都督等職。因遭武則天忌恨,擔任地方官期間累建大功而不得封賞,最後被酷吏周興構陷下獄害死。唐中宗即位後,為其平反昭雪,旌表其家,於其門大字題名曰:“忠臣之門”。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出生地
相州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
主要成就
受大唐旌表“忠臣之門”
本    名
馮元常

馮元常生平經歷

唐貞觀年間,馮元常舉明經及第,初授浚儀縣尉(今河南省開封市)。唐高宗即位後,累遷監察御史。後為劍南道巡察使,興利除害,得到了蜀地百姓的擁護。永淳中,馮元常升為尚書左丞,因其處事得當、見識超羣、知人善任、能定邊疆,深得高宗的賞識和信賴。高宗晚年多病,命百官奏事都先交與馮元常評處後再奏聞,此時的馮元常職同宰相。馮元常曾私下勸諫高宗抑制皇后武則天的權力,高宗雖未採納諫言卻深表贊同,武則天知道此事後,便對其深惡痛絕。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駕崩,武則天以太后的身份臨朝稱制,各地都爭相進獻符瑞,有嵩陽縣令樊文進獻了一塊瑞石,武則天命人將其擺放在朝堂上給百官觀賞,馮元常當即奏道:"這種事純屬諂媚狡詐,不可以此欺瞞天下!“ 武則天聞言大怒,當即貶其為隴州刺史。不久,朝廷在乾陵舉行高宗皇帝的葬禮,按照禮制,全國重要州郡的刺史都要來乾陵祭拜,武則天不想讓馮元常回來,便改任其為眉州刺史。在眉州時,馮元常恩威並施、不費一兵一卒便平定了劍南的山賊叛亂。後又轉任廣州都督,武則天不讓他回京敍職,令其順道赴廣州,此後又身先士卒、率兵渡海平定了安南首領的叛亂。
馮元常擔任地方官期間,雖然屢有政績、累建大功,卻因遭武則天忌恨而得不到朝廷的獎賞。先後三次徙職,均不得返回京師敍職。最後又遭酷吏周興構陷,奉詔回京領罪,終被下獄害死。此後,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去世,唐中宗復位,恢復大唐國號,忠於唐室的馮元常也得到了朝廷的平反昭雪。神龍二年(706年),中宗皇帝為表彰馮氏三代忠烈,特地下旨旌表馮家,在其門大署曰“忠臣之門"。當時天下人對馮慈明和馮元常的氣節都大為讚賞,凡名門望族皆願與馮氏通婚。
馮元常有一位堂弟名馮元淑,是其叔父馮捷之子。馮元淑曾任清漳、浚儀、始平等縣的縣令,為政揚善懲惡,被當地百姓稱為“神明”。馮元淑生活異常簡樸,與奴僕們一天之吃一頓飯,馬匹一天也只喂一頓草料。馮元淑任職所至均不攜帶家眷妻兒,俸祿有多餘的都用來賙濟窮人。有人嘲諷他太在乎名聲而讓自己這麼苦,元淑回答道:“我天性就是如此,並不覺得苦。”唐中宗知道後,便下詔慰勞勉勵他,又讓史官把他的事蹟記錄下來。元淑為官簡樸廉潔,超過了其兄元常,但是卻不如元常剛毅忠直。最終以祠部郎中致仕。

馮元常《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二·馮元常本傳

馮元常,相州安陽人,其先蓋長樂信都著姓。曾祖子琮,北齊右僕射。叔祖慈明,有文辭,仕隋為內史舍人。奉詔討李密,為密將所縛,身數創,密厚禮之,情謂曰:"東都危蹙,我欲率四方賢豪建功業,幸公同之。"慈明曰:"公家事先帝,名在王室,乃挾玄感舉兵,亡命至今,復圖反噬,何耶?"密囚之。俄為翟護所殺。武德初,贈吏部尚書,諡壯武。
元常舉明經及第,調浚儀尉。高宗時,擢累監察御史、劍南道巡察使,興利除害,蜀人順賴。歷尚書左丞。嘗密諫帝中宮權重,宜少抑,帝雖置其計,而內然之,由是為武后所惡。元常在職脩舉,識鑑澄遠,帝委遇特厚。及不豫,詔平章百司奏事。武后擅朝,嵩陽令樊文進瑞石,後暴石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石妄偽,不可以示羣臣。後怒,出為隴州刺史。會天下嶽牧集乾陵,後不欲元常得會,故道徙眉州刺史。劍南有光火盜,夜掠人,晝伏山谷。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脱甲面縛。賊平,轉廣州都督,詔便驛走官。安南酋領李嗣仙殺都護劉延祐,劫州縣,詔元常討之。率士卒航海,馳檄先示禍福,賊黨多降,元常縱兵斬首惡而還。雖有功,猶以拂旨見怨,不錄功。凡三徙,終不得至京師,卒為酷吏周興所陷,追赴都,下獄死。
元常閨門雍睦,有禮法,雖小功喪不御私室。神龍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之門"。天下高其節,凡名族皆願通婚。
從弟元淑,及後時,歷清漳、浚儀、始平三縣令,右善去惡,人稱為神明。與奴僕日一食,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奉餘以給貧窮。或譏其近名,元淑曰:"吾性也,不為苦。"中宗降璽書勞勉,付狀史官。元淑約潔過於元常,然剛直不及也。終祠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