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齒莧科

鎖定
馬齒莧科(拉丁學名:Portulacaceae)是中央種子目中的一個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半灌木。單葉,互生或對生,全緣,常肉質;托葉幹膜質或剛毛狀,稀不存在。花兩性,整齊或不整齊,腋生或頂生,單生或簇生,或成聚傘花序總狀花序圓錐花序;蒴果近膜質,蓋裂或2-3瓣裂,稀為堅果;種子腎形或球形,多數,稀為2顆,種阜有或無,胚環繞粉質胚乳,胚乳大多豐富。 [1] 
馬齒莧科植物原產於温帶和熱帶地區,除高寒地區外,全球各地均有分佈。中國橫跨温帶、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幅員遼闊,自然生態條件複雜多樣,生長着多種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科植物約有19屬580種,中國現有2屬7種。 [2] 
馬齒莧科植物營養價值高、保健功能強、風味獨特和良好的觀賞價值而被譽為高檔保健蔬菜,可種植於道旁閒地,也可作盆栽觀賞植物、庭院綠化植物。 [5] 
中文名
馬齒莧科
拉丁學名
Portulacaceae Jus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中央種子目
馬齒莧科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分佈區域
廣佈於全世界,主產南美
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拼    音
mǎ chǐ xiàn kē

馬齒莧科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半灌木。單葉,互生或對生,全緣,常肉質;托葉幹膜質或剛毛狀,稀不存在。
馬齒莧科
馬齒莧科(7張)
花兩性,整齊或不整齊,腋生或頂生,單生或簇生,或成聚傘花序總狀花序圓錐花序;萼片2,稀5,草質或幹膜質,分離或基部連合;花瓣4-5片,稀更多,覆瓦狀排列,分離或基部稍連合,常有鮮豔色,早落或宿存;雄蕊與花瓣同數,對生,或更多、分離或成束或與花瓣貼生,花絲線形,花葯2室,內向縱裂;雌蕊3-5心皮合生,子房上位或半下位,1室,基生胎座或特立中央胎座,有彎生胚珠1至多粒,花柱線形,柱頭2-5裂,形成內向的柱頭面。

馬齒莧科生長環境

廣泛分佈在河岸邊、池塘邊、溝渠旁和山坡草地、田野、路邊及住宅附近,幾乎隨處可見。其抗旱能力不同一般,它的莖可貯存水分,再生力很強,幾乎可以在任何土壤中生長。並且相當耐陰,對温度變化也不敏感,10攝氏度以上就可生長。

馬齒莧科分佈範圍

毛馬齒莧 毛馬齒莧 [4]
約19屬580種,廣佈於全世界,主產南美。中國應有3屬8種(據記載阿爾泰有Claytonia 1種,但未見標本),現有2屬7種。 [1] 

馬齒莧科下級分類

馬齒莧科
中文名稱 [1] 
學名
命名者
馬齒莧屬
Portulaca L.
L.
土人蔘屬
Talinum Adans.
Adans.

馬齒莧科主要價值

馬齒莧科食用價值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消費觀念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蔬菜產品不但要求數量多、質量好,而且還逐步趨向要求多花色品種、無公害、保健型的蔬菜。近年來,由於野生蔬菜的不斷開發和利用,各種營養豐富、無污染、風味獨特且具有藥用價值的野菜已成為人們新的消費熱點,其中馬齒莧屬中的馬齒莧及土人蔘屬中的土人蔘都是倍受大眾喜愛的野菜,它們以營養價值高、保健功能強、風味獨特和良好的觀賞價值而被譽為高檔保健蔬菜,其開發前景非常廣闊。 [2] 

馬齒莧科藥用價值

馬齒莧含有豐富ω-3系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延緩血栓形成‚對心血管疾病有顯著療效;它還含有大量的去甲腎上腺素,能夠促進胰島素分泌,調節人體糖代謝,具有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穩定的作用,對治療糖尿病有良效;它的維生素A、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等多種維生素類物質也很豐富,其中維生素A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趨於正常和潰瘍的癒合,維生素E是一種抗氧化劑,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提高SOD活性、增強機體免疫力等功能,β-胡蘿蔔素對角膜和視網膜有保健功能。除此之外,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的礦質元素,如K、Ca、Mg、Fe、Cu等。馬齒莧的抗菌作用也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經過研究證明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8種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故有“天然抗生素”之稱。大花馬齒莧全草也可供藥用,有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咽喉腫痛、燙傷、跌打損傷、瘡癤腫毒。毛馬齒莧在我國民間用作止血消炎藥,治刀傷、燙傷、狗咬傷。四瓣馬齒莧全草可入藥,有止痢殺菌作用,可治腸炎、腹瀉、內痔出血等。 [5] 

馬齒莧科觀賞價值

絢麗多彩的園林花卉中,馬齒莧科植物雖是無名小卒,但在城市和鄉村的園林美化中也發揮着獨特的美麗。大花馬齒莧色澤鮮豔,是一種美麗的觀賞花卉,在中國公園、花圃常有栽培。毛馬齒莧常用於花壇、花徑和盆花。土人蔘也具有較好的綠化觀賞價值。它原產熱帶美洲,本為庭院觀賞植物。其花呈粉紅色,夏秋兩季開放,花期也比較長,十分美麗,而且栽培管理技術簡單,不僅可種植於道旁閒地,也可作盆栽觀賞植物、庭院綠化植物。 [2] 

馬齒莧科保護級別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