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頭寨古建築羣

鎖定
馬頭寨古建築羣,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西隅,是元朝至清朝時期的建築遺存。 [6] 
馬頭寨古建築羣位於半山台地,為唐初至明末統治貴州水東地區千餘年的宋氏土司親轄十二馬頭之一。寨內居民多為水東土司宋氏後裔。馬頭寨古建築羣民居多為布依族幹欄式風格,一般為穿鬥與抬梁混合結構,一正兩廂加對廳或照壁,多建於明清時期。古香古色的古木房依山順勢縱橫交錯,三合院、四合院有規律地分佈在兩條山脊樑中軸的兩側。這些三合四院的建築,都是封閉式的石院壩,朝門一律向西開。古寨佈局典雅古樸,古樹環繞,建築羣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民居依山就勢建於半山腰上。寨內街道多以鵝卵石鋪成“人”字形,院內則以青石板鋪墁。建築構造為石基,布瓦屋面。現存總管府、宋隆濟故居、朝陽寺、紅軍標語等遺蹟。馬頭寨古建築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是漢族與布依族文化有機融合的典範,古寨內還有豐富的紅軍革命文化遺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研究價值。 [2]  [5-6] 
2006年5月,馬頭寨古建築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馬頭寨古建築羣
地理位置
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西隅
所處時代
元至清
保護級別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6-729-3-43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馬頭寨古建築羣歷史沿革

宋代,馬頭寨古建築羣始建。 [2] 
唐宋時期,為蠻州宋氏土司轄地。 [2]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底窩紫江總管府於寨內。元大德五年(1301年),水東土官宋隆濟起兵抗元,底窩紫江各族人民四千多人起義響應,攻下底窩紫江總管府,繳獲“雍真等處蠻夷管民官印”。 [2] 
明初,馬頭寨因作為水東宋氏直轄的十二馬頭之一而得名,並一直沿用。明末,水東土司宋萬化反叛被平定後,水東十二馬頭才改土歸流置開州(今開陽縣)。但宋氏子孫仍居於馬頭寨及附近坪寨、安官寨等地。 [2] 
清代,馬頭寨建起了宋家祠堂供奉宋萬化等的牌位。 [2]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初,紅軍長征途中,紅一軍團經過底窩壩,司令部駐馬頭寨宋家祠堂(今馬頭小學),並留下了紅軍標語等革命文化遺蹟。 [2] 
2006年以來,馬頭寨古建築羣核心建築朝陽寺、興隆寺、總管府、宋榮宗宅、宋榮昌宅和宋耀玲宅完成保護維修。 [3] 

馬頭寨古建築羣建築格局

馬頭寨古建築羣
馬頭寨古建築羣(3張)
馬頭寨古建築羣位於半山台地,為唐初至明末統治貴州水東地區(今鴨池河以東,含貴陽地區及龍里、貴定等地)千餘年的宋氏土司親轄十二馬頭之一。寨內居民多為水東土司宋氏後裔。馬頭寨古建築羣民居多為布依族幹欄式風格,一般為穿鬥與抬梁混合結構,一正兩廂加對廳或照壁,多建於明清時期。古香古色的古木房依山順勢縱橫交錯,三合院、四合院有規律地分佈在兩條山脊樑中軸的兩側。這些三合四院的建築,都是封閉式的石院壩,朝門一律向西開。古寨佈局典雅古樸,古樹環繞,建築羣依山傍水,因地制宜,民居依山就勢建於半山腰上。寨內街道多以鵝卵石鋪成“人”字形,院內則以青石板鋪墁。建築構造為石基,布瓦屋面。現存總管府、紅軍標語等遺蹟。 [2]  [4] 

馬頭寨古建築羣主要建築

總管府
總管府 總管府
底窩紫江等處總管府位於寨西后山腰台地上,佔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原是水東土司衙門,元代稱靖江路總管府、明代稱貴州宣慰同知總管府。基礎為元代建築,房屋為明代重建。建築坐北朝南,現存明清石牆20多米,並有變形“壽”字石雕圖案、“長髮萬年”石刻以及上馬有,拴馬石及石鋪天井等。總管府前還有象徵權力的72級石梯,直達寨中與古道相連,是馬頭寨最古老、最具歷史文化價值的遺蹟,為元代在貴州實行土司制度的重要物證。 [5]  [6] 
宋隆濟故居
宋隆濟故居,又名宋榮昌宅,位於馬頭寨中部偏西北隅。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900多平方米。現存明清時期石砌照牆30多米,石天井三個。建築重建於清代中晚期,現存有正房、兩廂加照壁組成的三個三合院。正房面闊十五間約65米。東邊兩個三合院的兩廂已拆毀,存正房。照壁西部建有寬大的朝門,面闊約3米,進深約2米。 [5] 
朝陽寺
朝陽寺位於馬頭寨東南與平寨交界處,建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現存大殿面闊五間25.3米,進深三間9.5米。天井,石廊及殿前三進石基址保存完整。寺內存有水東宋氏宋萬化等歷代“神祖牌”三塊。 [5] 

馬頭寨古建築羣文物遺存

裝飾圖案
裝飾圖案 裝飾圖案
馬頭寨古建築羣裝修裝飾較有特色,在窗户和樓上走廊多飾有“萬”字圖案,布依族人解釋為代表“水車花”或“螃蟹花”,表示對水文化的崇拜;門、窗裝飾中大量吸收了傳統漢文化中象鼻、二龍搶寶、雙鳳朝陽、福祿壽、桃等吉祥圖案。 [2]  [6] 
紅軍標語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4月初,中央紅軍一、三軍團長征途中經過禾豐,在馬頭寨等處留下了眾多紅軍標語:村民宋光寶家外的牆壁上,留有“打倒賣國賊的國民黨”標語;村民宋升樹家內的牆壁上,留有“打倒不準士兵抗日的國民黨軍閥”“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紅軍暴動起來打土豪分田地”3幅標語。 [2] 
石頭文物
石坎上文字 石坎上文字
石頭堆砌是馬頭寨的一個特點。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大小通道都是用石塊、鵝卵石鋪砌。大小通道兩側的石牆,無論高(10米)低(1米)長短,都是用條石或亂石幹壘砌成。石壩、石坎、石井、石基、石橋、石磨、石碓、石凳、石雕,均細錘細鏨,密佈成網。 [6] 

馬頭寨古建築羣文物價值

馬頭寨古建築羣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是漢族與布依族文化有機融合的典範,古寨內還有豐富的紅軍革命文化遺蹟,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築研究價值。 [2] 

馬頭寨古建築羣保護措施

2006年5月,馬頭寨古建築羣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馬頭寨古建築羣旅遊信息

馬頭寨古建築羣地理位置

馬頭寨古建築羣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西隅。 [6] 

馬頭寨古建築羣交通信息

自駕:自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馬頭寨古建築羣,路程約21.7千米,用時約29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