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鞍水橋

鎖定
馬鞍水橋是明清時期,新場鎮在新港、包橋港、洪橋港兩岸發展起來,並相繼築起來。
中文名
馬鞍水橋
歸    類
江南水鄉的特色建築
形    似
因形似馬鞍故稱為馬鞍橋
現鎮區上塘存有石駁岸1532米,馬鞍水橋14座。因為形似馬鞍故稱為馬鞍橋,其中大多馬鞍水橋外側鑿有纜船石孔(形似“牛鼻孔”用於系船纜繩)及下水道。新場鎮的石駁岸、馬鞍水橋是南匯乃至浦東地區集鎮上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富有江南水鄉特色的建築。
由於年久失修,解放時部份駁岸基礎下沉或岸石剝落殘損,某些泥岸塌方嚴重。1952年至1974年,新場鎮政府在加固泥岸時補建部分石駁岸。八二年起為改善鎮容,保持水鄉風格,對石駁岸進行全面檢修和增建,並於駁岸隙處添置預製圖案水泥欄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