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鞍嶺

(餘江區鄧埠鎮以東的一座山峯)

鎖定
馬鞍嶺,是位於餘江區鄧埠鎮以東的一座山峯。山似馬鞍,因而得名。又傳説,本地山民馬崗,因追求九龍女遭到了海龍王的阻止,九龍女鬱鬱而終,化為城東北的九龍峯。而馬崗則化作此山,與九龍峯隔河相望。因此,當地人也把此山叫做馬崗嶺。1997年8月5日,經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中文名
馬鞍嶺
地理位置
餘江區鄧埠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景點級別
省級森林公園

馬鞍嶺地理環境

馬鞍嶺
馬鞍嶺(6張)
遠遠看去,馬鞍嶺有虎躍之形,具龍騰之勢,山雖不高,但氣勢不凡。山下有白塔河蜿蜒繞山而過;山上有蒼松翠柏鬱鬱葱葱。前些年,餘江區委將它闢為森林公園,修了台階直達山頂。從此,每天清晨,絡繹不絕的縣城居民拾級而上,登山觀景。如今,馬鞍嶺已成為餘江人民的天然氧吧,山上已安裝節能燈、環保垃圾箱。

馬鞍嶺民間傳説

仙水巖西南,獅子巖以北,有一座形狀和駿馬背上坐鞍相似的山嶺,這就是餘江區男女老幼人人皆曉的馬鞍嶺。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神仙,肩挑兩隻大籮筐,騎了一匹高頭大馬,騰雲駕霧,從那遙遠的地方向安仁①飛來。當他經過鄧家埠②時,不知何故,駿馬仰天長嘯,驚嚇得猛失一蹄,跌了一跤,卧倒在地。馬背上的坐鞍掉落下來,立時變成了一座大山嶺,它就是馬鞍嶺。神仙肩上的篇擔一歪,兩個大籮筐掉了個並排,立時變成了另外兩座小山嶺,它們便是如今馬鞍嶺旁的龍崗嶺和甑崗嶺。那位神仙一氣之下,索性將肩上的篇擔也往後輕輕一拋,便成了那條一頭通貴溪、一頭通信江的白塔河。
注:①從前餘江稱安仁縣。②餘江區政府所在地。

馬鞍嶺歷史發展

1997年8月5日,經省林業廳批准為省級森林公園

馬鞍嶺文化底藴

山上有許多商周時期的素石陶片,樹木茂盛,動、植物種類繁多,有許多國家保護的動植物。山中古有“三仙祠”,今有馬鞍寺、韜奮亭,是旅遊避暑考察特色公園,現成為城區居民的早晚鍛鍊的氧吧。

馬鞍嶺如今地貌

如今美麗的餘江一中坐落在馬鞍嶺腳下,且馬鞍禪寺坐落在馬鞍嶺半山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