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

鎖定
馬鞍山位於貴州省北部桐梓縣,是我國舊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區系的組成部分。
中文名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
地理位置
貴州省北部桐梓縣
景點服務
該景點處於待開發階段
開掘時間
1986
年代分佈
晚更新世後期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遺址簡介

馬鞍山文化是我國舊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區系的組成部分。馬鞍山北洞文化遺址上部層位年代屬晚更新世後期,距今約15至18萬年;下部層位則距今2萬年以上,與貴州黔西觀音洞及鄰近四川、雲南、湖北房縣等地同時代遺址亦有相似標本。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發掘歷程

1986年首次系統發掘的萬餘件化石中,找到大熊貓劍齒象中國犀巨貘等華南晚更新世動物羣的代表性動物齒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頜骨並附着前臼齒和臼齒;人類用火遺蹟有灰坑、灰燼、燒骨等。所獲骨器製作除打擊技術外,有骨錐、骨鏟、骨叉、耳陲、胸陲、還有骨鑷和刻紋的骨棒,都是舊石器時代罕見的文化遺物。遺址中存在兩個文化類型:出自層位上部的2-6層器物,以小型工具為主,頻似四川富林文化,更遠可追溯至我國北方的小石器文化傳統,它代表一種交流文化。出自層位下部7-8層的文化遺物,與黔西觀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個區域性文化。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出土文物

1990年第二次系統發掘,獲2萬件碎骨片,400多枚動物齒化石,石製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專項研究中分析指出,這些碎骨的產生主要是遺址的佔有者——馬鞍山人的生活活動:敲骨吸髓和製作骨製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質與1986年發掘物相同。馬鞍山南洞1990年發掘,出土化石萬餘件;動物齒化石300多件,經初步整理鑑定為15種屬;石製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2件、它暗示遺址所在區域內在較長時間存在古人類活動;還獲人牙化石4枚,分別為40歲左右,25-26歲,2-3歲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質與北洞相同。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歷史價值

總之從時間和文化內涵兩方面考慮,以及出土文化遺物的豐富,它對研究我國舊石器多元結構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義。這些發掘物,給我們描繪了馬鞍山晚期智人以狩獵為主的生活圖景。

馬鞍山古人類遺址地理環境

在馬鞍山岩溶山間盆地周圍、温暖多雨的氣候,山峯坡腳雨水沖刷下堆積肥沃的土壤,洪水期蟠龍洞伏流泄水不及,盆地底部河流兩岸沉積了肥沃土壤;在這些肥沃的沖積土和第四紀以來發育堆積的黃壤土上,箐密林深,牧草旺長,鳥語花香,歲月的流逝,自生自滅自長,自我發展、自我適應,自我協調,形成良好的生態和氣候環境,松、杉、柏、桃、李、杏、竹、柳、楊……等競相生長,鮮花野草鋪滿了馬鞍山周圍盆地,山谷、山泉涓涓細流,泉水汩汩,湖水碧藍,成羣、喜温食草動物野鹿、水鹿、水牛、犀牛、劍齒象、熊貓、巨貘在牧草叢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追逐。一羣馬鞍山人的男女老幼手持自制的狩獵工具,如弓箭、木棒在圍捕食草動物;一羣在河邊或湖邊用魚叉叉魚。在馬鞍山岩廈東方避風處他們用石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剝離獸皮、割肉、然後用木棒或竹子挑着在火坑上烤熟,等待家人日落滿載而歸,圍着火坑,迎着魁巖上升月亮灑下的銀光,哼着愉快的小調,盡情歡樂地飲用。雖四周不時傳來虎嘯、狼嚎、熊啼,由於巖廈在懸巖絕壁下,一面臨天門河,便於觀察和防禦,年老者守夜,其他男女老少皆香甜睡去。白天閒時,他們將獸骨敲骨吸髓後,選用好的骨片加工出骨稚、骨棒、耳墜、胸牌、雞心式的胸墜來裝飾打扮自己,縫製獸皮穿在身上。那些碎骨隨意拋在西邊斜坡上。馬鞍山人後裔在何處,蹤跡何處尋,還有許多謎團待人們去尋找、去探索、去尋根究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