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關秋海棠

鎖定
馬關秋海棠(學名:Begonia paucilobata var. maguanensis)為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少裂秋海棠的變種。分佈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760米的地區,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學名
馬關秋海棠
拉丁學名
Begonia paucilobata C. Y. Wu var. maguanensis (S.H.Huang et Shui) Ku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側膜胎座目
亞    目
山茶亞目
秋海棠科
秋海棠屬
二室組
亞    組
單葉亞組
二室非盾葉系
少裂秋海棠

馬關秋海棠形態特徵

馬關秋海棠 馬關秋海棠
本變種與原變種少裂秋海棠(原變種)的區別為幼果和花被片外面均被密毛而不同。 [1] 

馬關秋海棠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760米的地帶。 [1] 

馬關秋海棠分佈範圍

產於雲南(馬關)(即模式產地)。 [1] 

馬關秋海棠該種提示

作者未見該種的花期標本,根據見到的果期標本,外形極似少裂秋海棠(B. pau-cilobata C. Y. Wu),花被片未見,果實近於無毛。但又根據新種圖版所示,幼果和花被片外面均密被毛。所以暫作變種保留。 [1] 
馬關秋海棠(雲南植物研究)圖版59: 1-14
Begonia maguanensis S. H. Huang et Shui (1994)*; Y. M. Shui et al. (2002).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的根狀莖,節間短,節上生鬚根,密生葉。生花的莖短,高約5釐米。基生葉葉片近圓形,長13-22釐米,寬8-16釐米,掌狀5-7深裂,中裂片最長,長圓形,裂至葉片全長1/2,兩側裂片稍短,基部的裂片最短,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稍不等心形,邊緣有鋸齒及緣毛,葉面疏生糙毛,背面沿脈疏生糙毛;葉柄長15-22釐米,直徑3-4毫米,被長糙毛。托葉卵狀三角形,長6-7毫米,寬4-6毫米,先端鋭尖,早落。聚傘花序生花莖頂或生莖葉腋,3-5花(或更多花),總花梗長5-13釐米,疏被糙毛;苞片大,卵圓形,長1.5-2釐米,寬1.5釐米,先端鋭尖,早落。雄花:花梗長3.2釐米,被小剛毛;花被片4,粉紅色,外面2枚寬卵形,長3-4釐米,近基寬3-4釐米,外面被糙毛或無毛,內面2枚較小,橢圓形,長2釐米,寬1.3釐米;雄蕊多數,雄蕊柱長4毫米,花絲長2.5毫米,花葯倒卵狀長圓形,長1毫米,黃色,藥隔先端稍膨大,鈍圓。雌花:花梗長7毫米,被小剛毛;花被片5,卵形至近圓形,粉紅色,向內漸變小,長寬0.8-1.5釐米;子房長圓形,被小剛毛,2室,每室胎座裂片2,每裂片2深裂,具不等3翅;花柱2,柱頭2分枝螺旋扭轉 一圈,具乳突。蒴果梗長1.4釐米,被硬毛,果長圓形,被硬毛或無毛,具不等3翅,較大翅舌狀,長8毫米,寬5毫米,稍下降,其餘2翅較小,近相等,長圓形,長5毫米,寬1釐米。花果期7-9月。
產馬關(古林箐,模式標本產地);生於海拔176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陰濕岩石面。
本種近圓翅秋海棠 Begonia laminariae Irmsch.,但裂片較少,5-7淺裂至深裂,疏被糙毛,裂片三角形至長圓形,邊緣有鋸齒;花較大,外面密被糙毛或無毛,蒴果被硬毛而異。與少裂秋海棠 B. paucilobata C. Y. Wu 區別在於後者葉面極疏被短硬毛,背面近無毛或無毛,邊緣具淺而疏的鋭齒及帶芒尖,蒴果3翅不等,大翅長方形,其餘2翅不等,斜半圓形,無毛。植株無直立莖,葉全部基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