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鎮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下轄鎮)

鎖定
馬鎮,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地處神木市東南部,東隔黃河與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相鄰,西南接沙峁鎮,西北接欄杆堡鎮,北部與府谷縣武家莊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5千米 [1]  ,總面積為188.7平方千米。 [2] 
截至2020年6月,馬鎮下轄19個行政村 [3]  。截至2018年末,馬鎮户籍人口20597人 [2]  。2011年,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萬元。 [1] 
中文名
馬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地理位置
神木市東南部
面    積
188.7 km²
下轄地區
1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馬鎮街
電話區號
0912
郵政區碼
719307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K
人    口
20597人(2018年)

馬鎮歷史沿革

相傳此地水運方便,唐代便形成集鎮,因住有馬户大姓而得名。
漢唐之前屬雍州。
宋代歸河東郡府州。
元明清時歸府谷縣管轄。
清乾隆至民國初年屬府谷縣西津鎮。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馬鎮區。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建立革命政權,為神府縣二區,下轄6個鄉。
1949年10月,劃歸神木縣。
1950年,撤區,歸沙峁區為馬鎮鄉。
1953年,恢復馬鎮區公所。
1958年9月,成立馬鎮公社。
1984年7月,改設為鄉。
1998年,改鄉為鎮。 [1] 

馬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馬鎮轄馬鎮、焦家峁、白家山、上劉家、下劉家、楊家崖、王家溝、阮家窪、蘇家畔、陰寨則、劉家窪、劉家山、申家墕、合河、王家山、中梁、武家墕、馬家窪、瑤上、邱家墕、北梁堡、東梁堡、壘溝、石吉峁、秦梁、盤塘、張家墕、葛富、郭家寨、張家峁、王家峁、井河梁、貝峁溝、楊家溝、王家坡共35個行政村。 [1] 
截至2020年6月,馬鎮下轄19個行政村 [3]  。人民政府駐馬鎮街。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881111200
121
馬鎮村
610881111203
220
焦家坬村
610881111204
220
郭家梁村
610881111205
220
興富山村
610881111210
220
世紀興村
610881111224
220
秦梁村
610881111232
220
合河村
610881111233
220
盤塘村
610881111234
220
王家山村
610881111235
220
中梁村
610881111241
220
馬家山村
610881111244
220
葛富村
610881111245
220
邱武家墕村
610881111246
220
劉楊家溝村
610881111247
220
五星村
610881111248
220
白家堡村
610881111249
220
棗園村
610881111250
220
黑龍山村
610881111251
220
龍泉村

馬鎮地理環境

馬鎮位置境域

馬鎮地處神木市東南部,東隔黃河與山西省呂梁市興縣相鄰,西南接沙峁鎮,西北接欄杆堡鎮,北部與府谷縣武家莊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5千米 [1]  ,總面積為188.7平方千米。 [2] 
馬鎮鎮人民政府

馬鎮地形地貌

馬鎮境內地處黃河沿岸,屬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境內平均海拔900餘米,最高點位於古兵營嘹望台,海拔1005米。 [1] 

馬鎮氣候特徵

馬鎮氣候屬温帶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寒夏熱。多年平均氣温9.7℃,極端最高氣温37℃,極端最低氣温-23℃。無霜期年平均18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73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936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1] 

馬鎮水系水文

馬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境內主要河流為黃河干流,境內流長約21千米。 [1] 

馬鎮自然資源

馬鎮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儲量豐富,但埋藏太深。另有中性肥料中華麥飯石,儲量可觀。 [1] 

馬鎮自然災害

馬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洪澇、冰雹、乾旱、低温、霜凍等。 [1] 

馬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鎮轄區總人口19785人,其中常住人口8000餘人,城鎮化率達48%。總人口中,男性10708人,佔54.12%;女性9077人,佔45.88%。2011年,馬鎮人口出生率10.4‰,人口死亡率4.82‰,人口自然增長率5.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1.85人。 [1] 
截至2018年末,馬鎮户籍人口20597人 [2] 

馬鎮經濟

馬鎮綜述

2011年,馬鎮財政總收入8.5萬元,比上年增長7.8%。
2011年,馬鎮農民人均純收入8450元。 [1] 
2018年,馬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0個。 [2] 

馬鎮第一產業

2011年,馬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農業增加值0.18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7%。農業耕地面積7.6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4萬畝,林地面積2萬畝。
馬鎮糧食作物以黑豆、穀子等為主。2011年,馬鎮糧食生產7634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甜瓜、軟玉米、花生等。
截至2011年末,馬鎮累計造林12.6萬畝,林木覆蓋率44.5%。2011年,馬鎮水果種植面積0.15萬畝,產量1250噸,主要品種有大黃杏、油桃、梨、蘋果等。
馬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馬鎮生豬飼養量5000頭,年末存欄1.2萬頭;羊飼養量3萬隻,年末存欄2.8萬隻;家禽飼養量2萬羽,上市家禽1.3萬羽。2011年,馬鎮生產肉類1312噸;畜牧業總產值0.49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8.9%。 [1] 

馬鎮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商業網點13個,職工9人。2011年,馬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2萬元,比上年增長7.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850萬元,比上年增長9.8%。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郵政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8500份(冊)。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電信代辦點1個,移動代辦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510户,移動電話用户7800户,寬帶接入用户42户。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8萬元。
截至2011年末,馬鎮境內有農村商業銀行1家銀行和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191萬元,比上年增長12%;人均儲蓄1107元。 [1] 

馬鎮交通運輸

馬鎮境內神盤公路、府佳公路、神馬公路穿鎮而過。35個行政村都通砂礫石路,5個工作站主幹道路面完成黑色化。 [1] 

馬鎮社會事業

馬鎮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35個,農家書屋33個,藏書2.5萬餘冊,公益電影放映隊1個,年放映電影400餘場次。
1970年,馬鎮建成放大站。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前端接收户30户,“村村通”用户600餘户。 [1] 

馬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33人,專任教師3人;九年制學校1所,在校生155人,專任教師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馬鎮財政預算教育經費28萬元,比上年增長12%。 [1] 

馬鎮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各級醫療衞生機構10個,其中門診部(所)9個;病牀17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8張;固定資產總值71萬元。專業衞生人員9名,其中執業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000餘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1] 

馬鎮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體育場1個,農民體育運動協會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5%。 [1] 

馬鎮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馬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78户、人數1400人,支出445.2萬元,比上年增長25%,月人均265元,比上年增長29.4%;農村醫療救助30人次;農村五保供養97人,支出40萬元;救助貧困大學生87人,支出34萬元;特殊人羣救助357人,支出128.5萬元。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970人,參保率100%。 [1] 

馬鎮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馬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6.5千米,生產能力49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
截至2011年末,馬鎮鎮區擁有主變壓器4台,總容量400兆伏安。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98%。
截至2011年末,馬鎮鎮區有花壇20個,各類苗木500餘株,兩山綠化3000餘平方米。 [1] 
參考資料
  • 1.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793—1794
  • 2.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624
  • 3.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