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里人

鎖定
馬里人,俄羅斯伏爾加河上游的居民。又稱切列米斯人。主要分佈在馬裏自治共和國境內,部分分佈在巴什基爾、烏德穆爾特、韃靼自治共和國以及基洛夫、高爾基、彼爾姆和斯維爾德洛夫等地。
中文名
馬里人
外文名
俄語:Марийцы
總人口
604298(2002年)
分佈地區
俄羅斯馬裏埃爾共和國等
語    種
俄語、馬里語
宗教信仰
俄羅斯東正教、原始信仰

目錄

馬里人語族

馬里人馬里語

馬里人(Mari)
屬歐羅巴人種與蒙古人種的混合類型。使用馬里語,按住地分成東部、西北部、山區和草原4種方言,屬烏拉爾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有文字。16世紀起改信東正教,但直到20世紀初還保留着原始信仰(尤其是祖先崇拜)。馬里人自古從事農業,種植黑麥蕎麥、糧食用豆類作物、小麥、長纖維亞麻等。十月革命後,工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

馬里人俄語

作Marytsy;前稱切列米斯人(Cheremis, 俄語作Cheremisy)。歐洲民族,20世紀末約有670,000人,操一種芬蘭-烏戈爾(Finno-Ugric)語言,主要生活在俄羅斯的馬裏伊爾(Mari El)內窩瓦河流域中部地區,也有少數居住在毗鄰各地,而生活在巴什噶爾(Bashkiriya)的則有100,000人。馬里人一名系該民族自稱;西方人及前蘇聯俄羅斯人稱馬里人為切列米斯人。

馬里人來源

馬里人經濟變化

大約自西元700年以迄於今,馬里人同楚瓦什人(Chuvash)一直處於一種假共生關係之中,不過1236年因與韃靼人的接觸日趨緊迫,故該種共生狀態的最強階段已告終結。韃靼人的勢力延續至1552年,當地又越來越明顯地被置於莫斯科勢力範圍中。17世紀時,馬里人受到俄羅斯文明的同化進程有所加速,社會變化和經濟變化的症候有增無已,這可見於許多現象之中,包括一些強烈的原住民保護運動的出現,其中最著者是大燭教(Kuga Sorta)。

馬里人農業

馬里人的主要生活來源是農業(穀物、亞麻)和乳酪生產及牲畜飼養。馬裏伊爾首府約什卡爾-奧拉(Yoshkar-Ola),以擁有各種職業培訓學校而自豪,如畜牧、造林、光學儀器製造、造紙等。馬里人的手工藝品則以其木、石雕刻及刺繡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