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馬連窪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北京市海淀區
- 地理位置
- 海淀區中部偏東
- 面 積
- 10.7 km²
- 下轄地區
- 20個社區
- 政府駐地
- 海淀區馬連窪北路8號院
- 電話區號
- 010
- 郵政區碼
- 100094
- 氣候條件
- 温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 車牌代碼
- 京
- 人 口
- 112161人(截至2011年末)
馬連窪街道建置沿革
編輯馬連窪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2002年年初,肖家河村併入馬連窪街道。當年,原樹村劃歸海淀鎮(萬柳地區)。12月,京密引水渠以西的黑山扈自然村併入。至此,馬連窪街道原設17個社區,經調整後為14個社區。
2005年,西北旺鎮百草園地區、百旺新城地區劃入,街道轄區為東至軟件園西路—東北旺西路—原馬連窪街道東部分界線,西至京密引水渠—西北旺新村西路,南至北五環路中心線,北至西北旺環路—後廠村路。
馬連窪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馬連窪街道地處海淀區中部偏東,介於東經116°14'32"~116°17'39",北緯40°00'39"~40°03'08"之間。東與上地街道相鄰,南與海淀鎮接壤,西與青龍橋街道相連,北與西北旺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1千米,總面積為10.7平方千米。
[2]
馬連窪街道人口
編輯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轄區總人口112161人。另有流動人口74666人。總人口中,男性58135人,佔51%。女性54026人,佔49%。14歲以下9950人,佔9%。15~64歲92481人,佔82%。65歲以上9730人,佔9%。
[2]
馬連窪街道經濟
編輯- 工業
2011年,馬連窪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0億元,比上年增長7.8%,工業增加值2.8億元。
- 商業外貿
馬連窪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馬連窪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450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8所,在校生3.5萬人,專任教師180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學生3500人,專任教師12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的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3000人,專任教師270人。普通高等院校2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屬高校1所,民辦高校1所),在校生2.7萬人,專任教師2600人。擁有博士點4個,碩士點6個,博士後流動站5個,兩院院士7人。各類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56所。
馬連窪街道科技事業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有各類科技人才0.3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0.2萬人,經營管理人才0.1萬人,技能人才0.04萬人。
馬連窪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7個,其中衞生院7所。醫生35人,護士49人,藥劑工作者14人。
馬連窪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0個,會員30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快樂的退休生活》《老李的一天》。各類藝術表演團體8個,演職人員60人,劇院(場)3座,座位3000個,年演出60場次,觀眾達18萬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60場次,觀眾達20萬人次。俱樂部1所,文化館(站)10個,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公共圖書館(室)2個,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藏書3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80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馬連窪街道舞蹈隊、天秀合唱團、農大南路合唱隊、天秀社區柔力球隊和梅園民族服裝表演隊。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有體育場地5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春季運動會、夏季運動會、冬季長跑越野賽、老年趣味運動會、重陽節登山比賽,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70%。
[2]
馬連窪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馬連窪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6户,人數88人,支出48.5萬元,月人均469.2元。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人,安置義務兵20人,士官等150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896人,接收無軍籍職工128人,軍休所2個。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留宿照料牀位數94張。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16個,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6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萬元,接收捐贈衣被6000件。
2011年末,馬連窪街道共新增失業人員1250人,有11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通過享受靈活就業政策實現社區就業56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20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100人。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100%。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58件,結案58件。簽訂勞動合同1654份,涉及農民工1359人。
[2]
馬連窪街道交通運輸
編輯馬連窪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3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 總主編;蔡炳華 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北京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年08月第1版:165.
- 3. 2020馬連窪街道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