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萬里

(蘇州大學FUNSOM研究院特聘教授)

鎖定
馬萬里,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現任蘇州大學FUNSOM研究院特聘教授。 [1] 
中文名
馬萬里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上海復旦大學
職    稱
教授

馬萬里人物經歷

1997 年獲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理學學士學位,2000 年獲上海復旦大學物理系理學碩士學位,2006 年獲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 2007 年後在加州伯克利大學和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1 年加入蘇州大學功能納米與軟物質研究院擔任特聘教授
博士期間師從艾倫·黑格(Alan Heeger,諾貝爾獎得主)研究有機太陽能電池。博士後期間在美國伯克利大學Paul Alivisatos(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實驗室研究無機納米晶太陽能電池。2005年在Heeger組採用後期熱處理技術,獨立研發了具有5%效率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突破了自1995年以來有機太陽能電池一直處於2~3%的效率瓶頸,成為有機光伏發展的一個里程碑。該文章被引用次數迄今超過2200次,成為近年來光伏領域引用次數最多的文章( Adv. Funct. Mater. 2005, 15, 1617)。在2007年使用溶劑添加劑成功地改善了有機光伏電池薄膜的形貌並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其光電轉換效率;(Nature Mater. 2007,6, 497被引用717次;J. Am. Chem. Soc.2007,19, 3656.被引用213次)。2008年在Alivisatos組開始研發新型量子點太陽能電池,首次認識到合金納米材料具有增強的光電轉換性能,並大幅度的提高量子點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到3.3%,創造了當時的記錄。此項工作被報道在美國材料學會著名的MRS Bulletin的高光裏面;(MRS Bulletin, 2009, 34, 398)。在博士和博士後的研究階段中,在新型太陽能電池和有機照明領域做出一系列開創性工作。並被邀請擔任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 Langmuir, Macromolecules等多種著名國際期刊的審稿人。
2011年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劃”,併入選“蘇州市緊缺人才”和“蘇州高層次海外領軍人才”。2011年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基於全溶液製程的有機聚合物/納米晶疊層太陽電池”(2011AA050520)並於2012年獲得國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

馬萬里研究方向

基於全溶液製程的新一代太陽能電池:(1)新型光伏材料的合成:包括窄帶隙的導電有機聚合物,小分子,富勒烯衍生物和無機納米晶材料。(2)提高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量子點太陽能電池和雜化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壽命。

馬萬里主要貢獻

現獲多項已授權美國發明專利,部分專利已經被美國著名有機光伏公司Konarka購買並運用於實際產品生產。
分別在Nature Materials,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Nano Letters, JACS,等國際材料和化學領域方面的著名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論文,自2004年起論文引用數量總數超過5500次,引用數超過100的論文超過8篇。
1. Wanli Ma, Parameswar Iyer, Alan Heeger, “Water/methanol-soluble Conjugated Copolymer as an Electron-transport Layer in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Adv. Mater.2005, 17, 274
2. Wanli Ma, Cuiying Yang, Alan Heeger, “Thermally Stable, Efficient Polymer Solar Cells with Nano-scale Control of th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Morphology”, Adv. Funct. Mater.2005, 15, 1617. Times cited: 2200
3. Wanli Ma, Cuiying Yang, Alan Heeger, “Spatial Fourier Transform Analysis of the Morphology of Bulk Heterojunction Materials Used in “Plastic” Solar Cells”, Adv. Mater. 2007, 19, 1387.
4. Wanli Ma, Ajay Gopinathan, Alan Heeger, “Nanostructure of the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in Poly (3-hexylthiophene) /fullerene Bulk Heterojunction Materials: Implications for Charge Transport”, Adv. Mater.2007, 19, 3656.
5. Wanli Ma, Joseph Luther, Haimei Zheng, Yue Wu, Paul Alivisatos, “Photovoltaic Devices Employing
Ternary PbSxSe1-x Nanocrystals”, Nano Lett. 2009, 9, 1699. MRS Bulletin highlighted.
參考資料
  • 1.    馬萬里  .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2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