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良山戰鬥

鎖定
抗美援朝戰爭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4軍第191師奉命擔負臨津江以西馬良山、高旺山地區防禦作戰任務。
名    稱
馬良山戰鬥
發生時間
1951年10月3日
地    點
馬良山
參戰方
中國人民志願軍英聯邦
結    果
獲勝中國人民志願軍
傷亡情況
斃傷俘英、美軍4400餘人,第191師傷亡1600餘人
主要指揮官
曾思玉

目錄

馬良山戰鬥經過

10月3日開始,英聯邦第1師及美軍騎兵第1師第5團一部,在6個炮兵營、120餘輛坦克及大量飛機支援下,每天以1~2個團的兵力,向第191師防禦陣地實施逐點、多梯隊的輪番攻擊。第191師先後加強15個炮兵連、3個高射炮兵營、2個坦克連,依託掩蔽部和野戰工事,控制前沿陣地,扼守縱深要點,抗擊英、美軍的進攻。各要點均經反覆爭奪,陣地多次易手。5日,英、美軍把進攻重點指向馬良山主峯及其西南216.8高地,堅守主峯的志願軍2個連擊退英、美軍10餘次衝擊,斃傷100餘人;堅守216.8高地的第571團1個連,從5日至7日,依託簡易坑道式掩蔽部,頑強抗擊3晝夜,擊退英軍2個營的21次衝擊,斃傷700餘名,自身僅傷亡26人。戰至8日,第191師主動撤至黃雞山、基谷裏、白石洞一線,繼續進行防禦。英聯邦第1師以傷亡2600餘人的代價,前進3千米,佔領了馬良山。英軍佔領馬良山後,以第28旅1個營防守,並形成了支撐點式環形堅固防禦陣地體系。11月4日,第191師以3個步兵營,在57門火炮、10輛坦克支援下,向馬良山實施反擊作戰。15時開始炮火準備,摧毀英軍大部工事。15時40分炮火假轉移,將英軍人員誘出工事,然後突然實施炮火覆蓋,予以大量殺傷。坦克在炮火掩護下,隱蔽佔領直瞄射擊陣地,摧毀英軍前沿殘存工事。高射火器則配置在炮兵和坦克陣地附近,擔負對空防禦作戰任務。16時05分,志願軍炮火向縱深延伸,步兵開始發起衝擊,以正面牽制、翼側攻擊、分割包圍、斷敵退路的戰法,不到3個小時,全殲英軍1個營,奪回英軍堅固防守的馬良山陣地。隨後,又在5~7日擊退英軍4個營的多次反撲,鞏固了佔領陣地。 [1] 

馬良山戰鬥結果

第191師在馬良山防禦和反擊作戰中,各兵種密切協同,共斃傷俘英、美軍4400餘人,擊落飛機14架,擊毀坦克6輛。兩次作戰中,第191師共傷亡1600餘人。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