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耳他

鎖定
馬耳他共和國(馬耳他語: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Republic of Malta),簡稱馬耳他,位於地中海中部的島國,有“地中海心臟”之稱。海岸線長190餘公里,多天然良港。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年均氣温19.7℃,最高氣温40℃,最低氣温5℃。年均降水量560毫米。面積316平方公里。主要由5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最大,面積245.73平方公里;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67.08平方公里。全國共有67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3個,戈佐島14個,首都為瓦萊塔2022年,馬耳他人口54.2萬。 [1]  [19] 
迦太基羅馬共和國時代,因地中海貿易而繁榮,後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此曾支配一時。今總部位於羅馬的特殊政治實體馬耳他騎士團因曾佔據馬耳他數世紀,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紀,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從羅得島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國佔領。1814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64年9月宣佈獨立,1974年成立馬耳他共和國。2004年加入歐盟 [1] 
2022年馬國內生產總值約177.7億歐元,同比增長6.9%,失業率2.8%,通脹率6.2%。 [17] 
中文名
馬耳他共和國 [1] 
外文名
Republic of Malta
簡    稱
馬耳他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瓦萊塔 [1] 
主要城市
斯利馬維洛里奧薩,科斯皮誇,森格萊阿等 [1] 
國慶日
9月21日 [1] 
國    歌
《L-Innu Malti》/《馬耳他頌
國家代碼
MLT
官方語言
馬耳他語英語 [1] 
貨    幣
歐元 [1] 
時    區
UTC+1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米麗婭姆·斯皮泰裏·德博諾(總統) [3] 
羅伯特·阿貝拉(總理)
人口數量
54.2 萬(2022年) [1]  [19] 
人口密度
1379.8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
馬耳他人 [1] 
主要宗教
天主教 [1] 
國土面積
316 km² [1] 
水域率
0.001%
GDP總計
約 177.7 億歐元(2022年) [1]  [15] 
人均GDP
約 22000 歐元(2021年) [1] 
道路通行
靠左駕駛
國    花
矢車菊
電    壓
220/240伏特
注    音
ㄇㄚˇ ㄦˇ ㄊㄚ
主要學府
馬耳他大學密德薩斯大學

馬耳他歷史沿革

公元前5000年,馬耳他地區已經開始有大規模的人類活動。馬耳他巨石廟是世界上最早運用拼接技術建成的建築,也是歐洲最大的石器時代廟宇的遺蹟之一,比埃及金字塔歷史還悠久。
公元前10世紀起,腓尼基人定居於此;公元前8世紀,馬耳他被希臘人佔領,公元前4世紀,又被迦太基佔領。
公元217年,羅馬帝國將馬耳他納入版圖,併為馬耳他帶來前所未有的文明與繁榮,當時所遺留下來的精緻馬賽克圖案、浴池、大理石柱廊,是當時繁榮昌盛的見證。據傳,傳教士聖保羅曾在公元60年因海難而滯留馬耳他3個月,這可能是該國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開端。
公元4、5世紀,蠻族入侵歐洲,馬耳他一度落入汪達爾人東哥特人手中,直到公元533年才重新由東羅馬帝國取得統治權。
公元9世紀起,馬耳他相繼被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諾曼人統治。
公元11世紀時,一羣來自諾曼第的傭兵進入南意大利,並試圖建立一個新的王國,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傭兵統領羅傑伯爵(Roger de Hauteville)上繳税貢,其子羅傑二世繼承父志,於1127年將馬耳他納入版圖,這是馬耳他再次天主教化的開端。自從羅傑二世在島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區之後,馬耳他的命運便與西西里島結合在了一起。1192年,西西里海軍將領馬加里託因俘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后康斯坦絲等戰功而被國王坦克雷德封為首任馬耳他伯爵。
1283年,在西西里晚禱戰爭中,阿拉貢名將勞里亞的羅傑在馬耳他戰役大破那不勒斯海軍,為阿拉貢王國奪取馬耳他。
1523年,“聖約翰騎士團”由羅德島移居至此,並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認。“聖約翰騎士團”後更名“馬耳他騎士團”。1565年的馬耳他大圍攻中,騎士團擊敗奧斯曼帝國軍隊,此戰是馬耳他史上最重大事件,因成功阻止奧斯曼帝國向西歐擴張。
馬耳他
馬耳他(2張)
1798年,拿破崙率遠征埃及的土倫艦隊在馬耳他靠岸,破壞了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則,並誘使大統領拒絕他登陸,遂以此為藉口驅逐騎士團,強佔馬耳他。
1800年,英國應馬耳他人民的請求,繼法國之後進駐該地。
1815年的《巴黎條約》,將馬耳他劃歸英國所有,從此馬耳他成為大英帝國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64年9月21日,馬耳他正式宣佈獨立。
1974年,正式成立馬耳他共和國。
2022年6月9日,聯合國大會投票選舉,馬耳他獲得185票,當選為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任期從2023年1月1日開始,為期2年。 [11] 

馬耳他地理環境

馬耳他區域位置

馬耳他行政區劃 馬耳他行政區劃
馬耳他位於南歐,毗鄰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島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東284公里、利比亞以北333公里,是歐非重要的中轉站。在軍事戰略上,馬耳他作為海軍基地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臟”之稱。馬耳他也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被譽為“歐洲後花園”。1942年,馬耳他被英國王喬治六世授予喬治十字勳章,表彰馬耳他整個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勇,喬治十字勳章圖案也因此被繪製在馬耳他國旗上。馬耳他全國由馬耳他島戈佐島、科米諾、康米諾託和費爾夫拉島五個小島組成,海岸線長190多公里 [4] 
面積316平方公里。主要由5個島嶼組成,其中馬耳他島最大,面積245.73平方公里;第二大島為戈佐島,面積67.08平方公里。 [1] 

馬耳他地形地貌

馬耳他島地勢西高東低,丘陵起伏,間有小塊盆地。 [6] 

馬耳他氣候特徵

馬耳他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温乾燥。
夏季平均温度為25℃,冬季平均氣温為15℃。全年平均氣温21.3℃,最高氣温40℃,最低氣温5℃。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
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為馬耳他冬雨季。 [5] 

馬耳他時差

馬耳他屬於東1時區。夏令時期間(4月-10月時)與北京時間相差6小時,其餘時間相差7小時時差。

馬耳他自然資源

除建築用石灰岩外,無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完全依賴進口。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但開發不足,可替代能源使用率僅為0.36%。淡水資源匱乏,55%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4] 

馬耳他行政區劃

全國共有67個地方市政委員會,其中馬耳他島53個,戈佐島14個。 [1] 
馬耳他分為六個統計區:南港面積26平方公里;北部面積74平方公里;北港面積24平方公里;東南面積50平方公里;西部面積73平方公里;戈佐-科米諾面積69平方公里。 [6] 

馬耳他首都

瓦萊塔(Valletta),0.8平方公里,人口約0.7萬。 [4]  [16]  位於馬耳他島東北端馬耳他灣一個狹長半島上,是一座歐洲文化名城,以“聖約翰騎士團”第六任首領拉·瓦萊塔的名字命名,是馬耳他全國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它有許多有趣的別名,諸如“聖約翰騎士團之城”、“巴洛克的偉大傑作”、“歐洲藝術之城”等。
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位於首都瓦萊塔與比爾古、森格萊阿和科斯皮誇三座古城之間,港區海岸線長15.56公里,萬噸貨輪可進港裝卸貨物,年吞吐量為160萬噸。港內有多處深水碼頭以及裝卸、加油和儲糧等設施。 [6] 

馬耳他其他城市

斯利馬(Sliema),位於馬耳他島東北部,面積1.3平方公里,市內有海邊渡假村,面積1.3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35米,該地區自史前時代就有人類居住。
三姐妹城
維洛里奧薩與科斯皮誇(Cospicua)和森格萊阿(Senglea)組成中世紀馬耳他著名的三鎮。
維洛里奧薩,原名比爾古,馬耳他東部的一個古城,位於瓦萊塔南面的小半島上,瀕臨大港,是三姐妹城中最有名的一個,也是“聖約翰騎士團”在馬耳他最早的棲息地。1565年因築堡抵禦土耳其人的圍攻,得勝後改今名。城中有公元870年的武士古堡,還有許多十六世紀的古旅社。
科斯皮誇城是三座城市中最大的一座。早期名為Bormla,因在1565年的大圍攻中當地人民的“英雄”行為而被聖約翰騎士團賜予現在這個名字,意指“勇敢”。如今城裏的海岸線邊上都是舊船廠,城中的地標是在二戰中倖存的Margherita海防線和藏有豐富珍寶的教堂(Immaculate Conception Parish Church)。
森格萊阿位於一個狹窄的岬角,正對上瓦萊塔的大碼頭。其原名是L-Isla,在馬耳他語中為半島的意思。二戰期間,這裏的75%的建築被毀。如今,這座城市最有名的地方是與瓦萊塔隔水相望的Gardjola花園。花園中設有一個碉堡形狀的崗哨點,寓意這裏正守衞着港口的安全。在這個突出來的哨點上,可以找到著名的“荷魯斯之眼”。

馬耳他國家象徵

馬耳他國名

馬耳他正式名稱的馬耳他語為Repubblika ta' Malta,英語為Republic of Malta,通稱Malta。中文為馬耳他共和國,通稱馬耳他。“馬耳他”一詞的起源無從考究。通常的詞源學者認為其來自希臘語μέλι(音meli),意為“蜜”。希臘人稱此島為Μελί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馬耳他出產一種品味獨特的蜂蜜,故得暱稱“蜜地”。希臘在前700年即對馬耳他島有很大影響,使用希臘語的東羅馬帝國在公元395年至公元870年間統治馬耳他。另一説“馬耳他”來自腓尼基語“Maleth”,意為“避風港”。 [2] 

馬耳他國花

矢車菊是馬耳他的國花,這種花卉原生於歐洲,本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色澤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 [7] 

馬耳他國歌

馬耳他的國歌是《馬耳他頌》。
馬耳他的民族意識於19世紀中期覺醒,並於1930年逐步形成。之後存在諸多呼聲要求馬耳他頒佈自己的國歌。《馬耳他頌》首次演奏於1922年12月27日,其詞作者Dun Karm Psaila為當地著名的宗教及愛國主義詩人。

馬耳他國旗

馬耳他國旗 馬耳他國旗
馬耳他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兩個相等的豎長方形構成,左側為白色,右側為紅色;左上角有一鑲着紅邊的銀灰色喬治十字勳章圖案。白色象徵純潔,紅色象徵勇士的鮮血。喬治十字勳章圖案的來歷:馬耳他人民在二戰期間英勇作戰,配合盟軍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進攻,於1942年被英王喬治六世授予十字勳章。後來,勳章圖案被繪製在國旗上,1964年馬耳他獨立時,又在勳章圖案四周加上紅邊。 [2] 

馬耳他國徽

馬耳他國徽 馬耳他國徽
馬耳他國徽啓用於1988年,為盾徽,圖案與國旗相同。
上有五朵並帶緩衝閘的璧形冠。左右分別飾以橄欖和棕櫚枝條,下方的綬帶書寫着“馬耳他共和國”。 [2] 

馬耳他人口

馬耳他人口54.2萬(2022年)。主要是馬耳他人,佔總人口的88.2%,其餘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國人等。官方語言為馬耳他語和英語。天主教為國教,其餘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東正教。 [1]  [18-19] 

馬耳他政治

馬耳他政體

總理府 總理府
馬耳他實行共和國制,奉行中立政策。1998年9月,馬耳他國民黨上台執政後對馬耳他內外政策作了較大調整,在財政、金融、税收、司法、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對外重新恢復加入歐盟的申請,重開入盟談判並取得重大進展,於2002年底與歐盟結束關於馬耳他加入歐盟的談判。2003年3月,舉行全民公決,53%的民眾支持加入歐盟。對外於4月16日與歐盟正式簽署加入歐盟條約。2004年5月1日馬加入歐盟。2003年4月國民黨蟬聯執政。進一步加強同地中海南北兩岸國家的關係,繼續在歐洲—地中海合作中發揮橋樑作用。 [2]  馬於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後,加速融入歐盟。對內,馬對馬經濟、社會政策進行較大調整,在財政、金融、税收、司法、教育和醫療等領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經濟開始好轉。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區,2008年1月正式啓用歐元。對外,加強與歐盟成員的友好關係,鞏固同地中海南北兩岸國家的合作,推動歐盟和阿盟合作,支持成立地中海聯盟,同時繼續發展同美、俄、中、印、澳、南非、巴西、土耳其等域外國家和新興大國的關係。2017年上半年首次輪值歐盟主席國。 [4] 

馬耳他憲法

1964年9月21日頒佈獨立憲法,實行君主立憲制,英女王為國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通過憲法修正案,成為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經議會不少於三分之二議員投票同意產生),但仍留在英聯邦內。 [1] 

馬耳他議會

一院制,稱眾議院,經普選產生,任期5年,為立法機構。本屆議會於2022年3月選舉產生,現共79席,其中工黨(執政黨)佔43席,國民黨(反對黨)佔35席,獨立議員佔1席。議長安格魯·法魯賈(Anġlu Farrugia)。 [1]  [13] 

馬耳他政府

2022年3月舉行大選,上屆政府總理阿貝拉帶領工黨以55.1%得票率當選連任。目前內閣其他成員包括副總理兼歐洲基金、社會對話和消費者權益部長克里斯·費恩(Chris Fearne),外交、歐洲事務和貿易部長伊恩·博奇(Ian Borg),經濟、企業和戰略工程部長西爾維奧·斯肯布里(Silvo Schembri),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事務部長克里斯·博內特(Chris Bonett),環境、能源和大港復興部長米麗婭姆·達利(Miriam Dalli),土地和選舉計劃實施部長斯特凡·茲林佐·阿佐帕迪(Stefan Zrinzo Azzopardi),內政、安全、改革和平等部長拜倫·卡米萊裏(Byron Camilleri),國家遺產、藝術和地方政府部長歐文·邦尼奇(Owen Bonnici),財政和就業部長克萊德·卡魯阿納(Clyde Caruana),教育、體育、青年、研究和創新部長克里夫頓·格里馬(Clifton Grima),戈佐事務和規劃部長克林特·卡米萊裏(Clint Camilleri),社會政策和兒童權利部長邁克爾·法爾宗(Michael Falzon),包容和志願組織部長尤利婭·法魯賈·波爾泰利(Julia Farrugia Portelli),司法和建築行業改革部長喬納森·阿塔德(Jonathan Attard),旅遊和公共清潔部長克萊頓·巴爾託洛(Clayton Bartolo),農業、漁業和動物權益部長安東·瑞法羅(Anton Refalo),社會保障性住房部長羅德里克·加爾德斯(Roderick Galdes),衞生和應對老齡化部長喬-艾蒂安·阿貝拉(Jo-Etienne Abela)等。 [1]  [13]  [19]  [22] 

馬耳他司法

高等法院為最高司法機構,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16名大法官組成,由總統根據總理推薦任命,65歲退休。首席大法官馬克·切特庫蒂(Mark Chetcuti),2020年就任。檢察長維多利亞·布蒂吉格(Victoria Buttigieg),2020年就任。 [1] 

馬耳他政黨

政黨
成立時間
介紹
工黨(Partit Laburista)
1921年
執政黨,中左派,歐洲社會黨成員。早期黨員以勞工階層居多。對內主張權利平等,關注弱勢羣體,建立福利社會,發展自主經濟,工會參與企業管理,出售部分國有企業股份。對外主張中立和不結盟,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重視同地中海國家關係。現任黨首羅伯特·阿貝拉,2020年1月當選。 [19]  2022年3月28日,馬耳他議會選舉官方統計結果揭曉,執政黨工黨以55.1%的得票率戰勝得票率為41.7%的反對黨國民黨,贏得大選。工黨領導人、現任總理阿貝拉當天在首都瓦萊塔宣誓連任總理。
國民黨(Partit Nazzjonalista)
1880年
主要反對黨,中右派,歐洲人民黨團成員。早期黨員主要是工商業者、教職員、律師、農民。對內主張把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歐洲傳統和民族精神、自由正義的民主國家,保護國內傳統和生活方式,提倡環境保護,反對過度開發、引進外來移民和勞工,近年來政治立場趨中間化。對外主張加強同歐洲國家和地中海各國合作。現任黨首伯納德·格雷克(Bernard Grech),2020年10月當選,2022年5月連任。 [19] 
參考資料 [2-4]  [10]  [13]  [20] 
總統喬治·維拉 總統喬治·維拉

馬耳他政要

米麗婭姆·斯皮泰裏·德博諾:總統。2024年4月4日,米麗婭姆·斯皮泰裏·德博諾在首都瓦萊塔宣誓就職,成為馬耳他第11任總統。 [24] 
總理羅伯特·阿貝拉 總理羅伯特·阿貝拉
羅伯特·阿貝拉:總理,工黨黨首。1977年12月生,馬耳他大學法學博士,繫馬第八任總統喬治·阿貝拉(2009-2014年在任)之子。曾長期從事律師工作。2017年首次當選議員,並擔任時任總理穆斯卡特法律顧問。2020年1月起任現職。已婚,有一女。 [1]  [13] 
克里斯·費恩:副總理。
喬·艾蒂安·阿貝拉:衞生部長。
克里斯·博內特:交通和基礎設施部部長。 [21] 

馬耳他經濟

馬耳他綜述

馬自然資源貧乏,技術人員短缺,工業基礎薄弱,糧食基本依賴進口,外貿長期逆差。旅遊業是傳統支柱產業和外匯最主要來源。造船和修船業發達。2004年加入歐盟後獲大筆援款,政府同時推出系列改革,調整經濟結構,宏觀經濟狀況不斷改善。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一度陷入衰退。為緩解危機影響,馬政府出台經濟刺激政策,採取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實施旅遊業貸款利息補貼、為企業量身定製資金幫扶等一系列措施,用以穩定市場、保障就業、吸引投資、刺激經濟。2010年起經濟企穩復甦,逐步恢復增長。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馬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28.2億歐元,同比下降5.7%。據世界銀行統計,2022年馬國內生產總值約177.7億歐元,同比增長6.9%,失業率2.8%,通脹率6.2%。 [1]  [13] 

馬耳他貨幣

從2008年加入歐元區後,馬耳他使用的流通貨幣為歐元,之前馬耳他使用的貨幣為馬耳他里拉(LM),馬耳他里拉曾經是全世界價值第二高的流通貨幣。

馬耳他科技

馬耳他科技水平在歐盟成員國中相對落後。2019年,馬耳他政府繼續增加在社會經濟目標領域的研發預算分配,總額達2994.1萬歐元。其中,環境研發預算321.3萬歐元,健康623.4萬歐元,教育300.6萬歐元,文化娛樂宗教事業488.5萬歐元,工業產品及技術546.5萬歐元,社會政治系統結構505.9萬歐元。 [12] 
馬耳他政府與歐洲航天局簽署了一份合作協議,希望就ESA項目能得到更深入的合作。

馬耳他製造業

近年來製造業產值不斷下降,GDP佔比低於西方國家總體水平;從業人員佔總勞動力比重不足20%。主要產品有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醫藥、食品飲料等。 [4]  [13] 

馬耳他農業

由於嚴重缺水,馬耳他農業受限,可耕地面積約9000公頃。農業、林業、漁業產值佔馬總體經濟產值不足1%,全職從事農業人口約1600人(2020年10月)。糧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大部分依賴進口。 [1] 

馬耳他財政金融

馬加入歐盟後公共財政狀況總體良好,在GDP增長、降低結構性赤字和公共債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2022年前三季度財政收入42.563億歐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約4.12億歐元,同比增長10.7%;財政支出48.87億歐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約1.78億歐元,同比增長3.8%;財政赤字6.31億歐元,較2021年同期減少約2.34億歐元。 [1]  [13]  [22] 

馬耳他旅遊業

馬耳他 馬耳他
旅遊業是經濟支柱和主要外匯來源。2020年,歐洲各國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出台旅行限制措施,赴馬旅客人數鋭減至約66萬人,同比下降76.1%。2021年上半年,赴馬旅客約14萬人,同比下降62.3%。2022年7月,馬政府宣佈全面解除入境旅客疫情防控限制,全年共接待旅客23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水平的83%。英國、意大利、德國、法國、波蘭等國家為赴馬遊客主要來源國。 [1]  [13] 

馬耳他對外貿易

歐盟一直保持馬最大貿易伙伴地位。主要進口礦物燃料、非電子機械、交通工具、食品等,主要出口電子機械、海產品、醫藥產品等,主要進出口國為意大利、英國等。2023年1到11月,進口總額78.14億歐元,同比下降9.82%;出口總額41.10億歐元,同比下降3.99%。 [22] 

馬耳他人民生活

馬耳他實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及退休保險制度。男性平均壽命79.6歲,女性為83.3歲,總體平均壽命81.5歲,世界排名第20位。 [1]  [13] 

馬耳他文化

馬耳他語言

馬耳他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4] 
英語是馬耳他的主要官方語言,所有的官方用語、文書、教學均使用英語。
馬耳他語屬阿非羅-亞細亞語系閃語族。使用人口逾30萬(全世界馬耳他人約有100萬)。在澳大利亞和北美諸國的馬耳他移民中也有數量不等的使用者。
意大利語在馬耳他也非常流行,不少超市和零售店的員工都會説馬耳他語、英語和意大利語這三種語言。走在大街上也經常會看到説着意大利語的遊客與當地人交流。

馬耳他宗教

天主教為馬耳他的國教,信奉人數佔98%,少數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東正教

馬耳他習俗

馬耳他人社交場合衣着整齊、得體;與客人相見時,要與被介紹過的客人一一握手,並報出自己的名字;親朋好友之間相見,習慣施禮。
馬耳他飲食以西餐為主。
馬耳他年輕人婚前基本與父母共同生活,婚後分住,但親屬之間關係較為密切。

馬耳他節日

節日
時間
新年
1月1日
聖保羅船難節
2月10日
聖約瑟夫節
3月19日
自由日
3月31日(1979年)
1919年獨立運動紀念日
6月7日
聖彼得和聖保羅節
6月29日
聖母升天節
8月15日
維多利亞聖母節
9月8日
國慶日
9月21日(1964年)
聖靈懷胎節
12月8日
共和國日
12月13日
聖誕節
12月25日
備註:每週一到週五是工作日,週六、日為公休日。 [4]  [12] 

馬耳他軍事

武裝部隊總人數約2000人。武裝部隊司令林頓·J·奧尼爾(Clinton J O'Neill)准將,2022年6月就職。根據1980年同意大利簽訂的雙邊防務協定,意負責為馬提供安全保障。馬警察力量約2400人,由內政部管轄。 [22] 

馬耳他交通

馬耳他公路

馬耳他國土面積較小,且多為山地丘陵,境內無鐵路,國內運輸基本依靠公路。公路長2254公里,無高速交通系統。公交系統不甚發達,私人車輛為主要交通工具。私人車輛擁有率居世界前列,2020年,馬耳他登記註冊機動車數量為40.24萬輛,較2019年增加1.95萬輛,其中76.6%為客車。加入歐盟以後,歐盟每年向馬耳他提供一定數量的援款,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改善公路狀況。 [12] 

馬耳他空運

馬耳他航空 馬耳他航空
馬耳他唯一的機場是馬耳他國際機場,2020年機場客運量為174.8萬人次,同比下降76.1%,貨運量1.6萬噸,同比下降7.6%。2017年,馬耳他航空運輸業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4000個。目前,馬耳他航空公司有10架客機,9架空客A320,1架空客A319,與歐洲、北非、地中海東岸50多個城市有直飛航線。同時,還有其他一些國家的航空公司開通了直飛馬耳他的航班。此外,阿航、漢莎、法航、意航、英航、埃航和廉價航空RYANAIR、EASYJET等在馬耳他經營定期航班。
馬耳他與中國無直達航班,可通過法蘭克福、迪拜、巴黎、羅馬、維也納、伊斯坦布爾、開羅等城市轉機。 [12] 

馬耳他水運

馬耳他海上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港口,港口主要有2個,瓦萊塔大港和自由港。
馬耳他水運 馬耳他水運
2019年,瓦萊塔大港和自由港在當地裝卸的貨物分別達到89萬噸和147萬噸;在同一港口裝卸轉運貨物,分別為1309萬噸和1444萬噸。截至2015年底,馬耳他各類運營船舶11945艘,總噸位達到23793萬噸。其中,貨輪3364艘,總噸位9776.87萬噸。由法資管理的自由港系地中海沿岸第三大港,在歐洲排第12位,2020年,該港集裝箱年吞吐量244萬隻標準箱,停靠超過1500艘貨船,是地中海地區最重要的轉運碼頭之一,與世界118個港口有貨物往來,與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和北非沿海國家有定期客貨船隻。另與新加坡合資管理大港。港內設有保税倉庫,可中轉處理貨物。此外,2019年馬耳他註冊船隻約8593艘,是世界第六大船舶登記國。馬耳他在商業遊艇註冊方面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14年底,懸掛馬國旗超過24米長的超級遊艇452艘。 [12] 

馬耳他社會

馬耳他藝術

島上的第一批移民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的獨立結構——Ġgantija(吉幹提亞神廟)。公元前3800—2500年,石器時代的建築師們賦予了馬耳他島和戈佐島很多浮雕設計,現在都可在寺廟或者國家考古博物館裏看到。這些遠古的建築都用巨大的石塊建成,散佈在馬耳他島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亞、哈爾、薩夫列尼以及塔爾申等地區的村落中,雖大多已在悠久的歲月中坍塌,但基本結構仍較完好。這些巨石建築氣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築物本身有的牆上有粉飾,有的還看得出來當年的精細雕刻。在這些巨石建築遺蹟中,考古學家們發現裏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來很像神龕,還有平滑的石塊酷似祭壇,猜測它們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築,所以就把這些建築物稱做神廟。
坐落在馬耳他島嶼上的哈加琴姆神廟也是用巨石建成,是當時建築技術的極品,也是最複雜的巨石遺蹟之一。考古人員發現,這裏很多石頭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難以理解的宗教意義。其中一塊長達660米用做鋪路石的大石板,是馬耳他羣島所有的神廟中最為巨大、也最令人矚目的超巨型石塊。在這座巨石神廟中,人們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門洞內的兩側,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塊做成的“石桌”,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還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論。在這座神廟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據此估計這座神廟與當時的母神崇拜有關。
穆那德利亞神廟俯瞰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構造因峭壁的掩遮,而減少了風化的侵蝕,保存得相當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現出馬耳他巨石建築的特徵。這座廟宇大約建於4500年前,它又被稱為“太陽神廟”。有人仔細測量了這座神廟後提出,這座廟宇實際上是一座遠古時代的“太陽鍾”。根據太陽光線投射在神廟內的祭壇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準確地顯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節令。直到現在,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這又引發了人們新的猜測:4500年前,神廟的建造者們怎麼能有那麼高深的天文學和曆法知識,能夠周密地計算出太陽光線的位置呢?
馬耳他建築受到地中海文化和英式文化影響。
馬耳他全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整修活動,目前幾個大型建築項目,如Smart-City、M-Towers和Pendergardens都在建設之中;瓦萊塔和Tigne等老城區也在翻新。

馬耳他教育

共有各類學校約340所,在校生約8.4萬人,教師近1萬人,公立學校均實行免費教育,另有各類私立和教會學校。馬耳他大學(University of Malta)繫馬唯一一所大學,其他高等院校包括旅遊學院(Institute of Tourism Studies)和馬耳他人文科技學院(Malta College of Arts, Science & Technology)等。 [12-13] 
馬耳他大學
馬耳他大學
馬耳他大學(2張)
在馬耳他唯一的一所國立大學是馬耳他大學,世界百所名校之一,每年向世界各地輸送大批專業的人才。大學有十多個院系,提供十幾個專業、近百個學士、碩士和博士課程。馬耳他大學有很高的國際聲望,其教學水平可與西方名牌大學媲美,文憑得到所有西方國家的認可。大學與美國,英國及歐洲各國的名牌大學有密切的合作關係,該校畢業生被許多世界名校錄取為研究生,諸如:哈佛、普林斯頓、愛丁堡、牛津、劍橋等大學。
密德薩斯大學
2015年6月4日,英國排行第六的國立大學密德薩斯大學已經正式進駐馬耳他,其學校開設的經濟管理等課程在全英甚至全歐洲都是相當有名,這所學校也已經成為了中東土豪們學習聚集地。
倫敦大學分校
倫敦大學在馬耳他有一所分校“馬耳他聖馬丁信息技術學院”,隸屬於倫敦大學的校外辦學制度,完成學業後可拿到倫敦大學的畢業證書。
美國學校入駐
馬耳他已經開始建設美國大學,邀約到美國著名大學運營,全英文的美式教育,會開設最有名的經管系等近60個學科,未來在該大學上學的學生,直通美國各大名校,預計有4000名學生受益。
語言學校
馬耳他全國共有語言學校56所,比較有名的有:EC,EF英孚,ESE,這三所為全球連鎖學校,知名度較高,費用相對也高;
NSTS語言學校,是馬耳他第一所語言學校,前身為馬耳他大學外語部,教育質量高,費用相對較低;還有美吉斯學校和Chamber,主要以中國和土耳其學生為生源。
歐洲最有名的英語培訓機構——藍腦集團也在馬耳他開設分支機構。

馬耳他醫療

2019年,馬耳他政府醫療衞生總支出7.35億歐元,佔政府支出的14.7%,佔GDP的5.5%。主要包括醫療產品、器械支出7726.8萬歐元,門診服務支出12385.9萬歐元,住院服務支出49287.2萬歐元等。2018年,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40人、護士79人。2019年預期壽命為男性81.2歲,女性84.6歲,總體預期壽命83歲。當地無高發傳染病。
1994年,中馬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關於開展中醫領域合作的協議,同年4月14日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正式掛牌成立,由江蘇省衞生廳每兩年派遣醫療隊赴馬耳他進行醫療援助。2004年,馬耳他議會和衞生部決定在馬耳他國立聖母醫院開設中醫科,以進一步擴大中馬兩國中醫合作領域。2008年,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與馬耳他國立聖母醫院合作開設的中醫科正式揭幕,是歐洲唯一的在公立醫院開設的針灸門診,標誌着中醫首次以獨立科室的形式進入歐盟國家級醫院。目前,中國援馬耳他醫療隊在馬耳他共有3個醫療點,即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本部、馬耳他國立聖母醫院中醫科及位於馬耳他第二大島——戈佐島的戈佐總醫院。截至目前,江蘇省衞生健康委員會共派出16期援馬耳他醫療隊,先後為數萬名馬耳他患者以及中外使節、中資機構員工、華人華僑等提供中醫醫療服務。同時中醫中心還積極開展傳統中醫藥講座,舉辦中醫推拿自我保健學習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援馬醫療隊堅守崗位,結合馬耳他實際情況製作居家疫情防護中醫指南,協助駐馬耳他使館舉辦在線視頻會,為當地僑胞和留學生答疑解惑。 [12] 

馬耳他新聞出版

共有主要日報4份,馬耳他文和英文各2份。最大報紙為《時報》(Times of Malta)和《獨立報》(The Malta Independent),另有多種週刊。 [13] 
馬廣播事務管理局成立於1961年9月,負責對馬本地所有廣播電視運營進行監督管理。馬公共廣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負責廣播電視行業監管審查。馬新聞局隸屬馬總理府,統管政府新聞政策和各類新聞媒體。馬耳他電視台(TVM)為國家電視台,1962年開始播放電視節目,由政府公共廣播服務有限公司運營。 [17]  國民黨和工黨分別開設各自電視台Net TV和One TV。私營有線電視台(Smash TV, Calypso TV, Favourite)以播放娛樂性節目為主。另有教育台Education 22和電視購物台ITV。 [4] 

馬耳他體育

足球是馬耳他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國家體育場被稱為“達哥利體育場”,馬耳他足球聯賽稱為馬耳他英超,由12支球隊參與。水球在馬耳他也很受歡迎。馬耳他國家水球隊曾取得過一些重要成果,並2次參加奧運會。
橄欖球在馬耳他也相當流行,馬耳他男子國家隊世界排名第43位(2014年3月)。曾經擊敗過如瑞典隊,克羅地亞隊和拉脱維亞隊等一流強隊。
馬耳他最熱的莫過於攀巖,整個馬耳他擁有超過1200條攀巖線路。島上既可提供傳統攀登又提供運動攀登,還有一些列登山活動和深水攀巖。

馬耳他外交

馬耳他外交政策

英聯邦成員國,2004年5月加入歐盟,2007年12月加入申根區,2008年1月正式啓用歐元。奉行中立政策,同歐洲大陸和地中海沿岸國家保持友好關係。推動並積極參與地中海議會大會、地中海聯盟等歐洲—地中海合作進程,重視並積極發展同美國、俄羅斯、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等域外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關係。
重視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作用。擔任2023至2024年度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贊成聯合國改革,支持擴大安理會,但主張應堅持協商一致。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合作。重視氣候變化問題,支持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就減排儘快採取行動,呼籲重視小島國受氣候變化負面影響的脆弱性。高度關注近年來日益嚴重的地中海非法移民問題,倡導在歐盟內部建立強制性“責任分攤”制度,主張加大同難民來源國、中轉國的發展合作,從源頭解決問題。 [13] 

馬耳他與中國的關係

中馬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來,長期保持友好合作關係。雙方高層交往頻繁。 [14]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1997年,中馬雙方簽署《貿易和經濟合作協定》,確立經貿混委會制度,迄已召開10次會議,最近一次會議於2016年5月在瓦萊塔舉行。2011年,馬耳他—中國商會成立。據中方統計,2023年1-11月,中馬雙邊貿易額21.34億美元,同比下降9.6%;其中,中方出口15.7億美元,同比下降14.5%;進口5.64億美元,同比上升7.3%。截至2023年7月底,馬累計對華直接投資8223萬美元;中國對馬累計直接投資3500萬美元。 [23]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中馬在文化、教育、衞生、民政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增多,簽有多個合作文件。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在馬耳他設立了地中海地區中醫中心,現每年為患者提供治療近5000人次,並通過舉辦培訓等活動,在馬耳他的影響越來越大。2003年9月19日,中國在馬耳他正式成立中國文化中心。2008年,該中心已成為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馬兩國人民相互瞭解和友誼的重要平台。2008年,《中國秦始皇兵馬俑展》在馬舉行了為期近半年的展覽,參觀總人數佔馬全國人口的近1/5。中國赴馬耳他的留學生逐年增多。此外,中國已將馬耳他列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目的地國,雙方簽署了關於互免持外交和公務護照人員簽證的協定;兩國負責老齡事務的部門已進行了多年合作,效果良好。
2010年4月,阿貝拉總統來華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期間意外受傷,胡錦濤主席親往探望並派專機送阿貝拉總統回國。2011年初利比亞國內局勢發生動盪後,馬耳他政府積極支持、配合中方撤離滯留利比亞的中國公民。2014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來華出席“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4年年會”的馬耳他總理穆斯卡特。會見後,兩國總理共同見證了《中馬政府合作中期規劃諒解備忘錄(2014-2019)》的簽署。

馬耳他美食

馬耳他是典型的地中海飲食。其飲食結構與意大利的飲食結構相似,馬耳他人家庭會經常製作意大利通心粉,他們叫Pasta。披薩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飲食組成部分。馬耳他菜是幾個世紀以來島上居民與來馬耳他定居的外來者在烹調習慣上互相影響的結果,這種結合使馬耳他菜混合了地中海周圍各地的飲食口味。儘管許多菜式是島上特有的,然而一部分很受歡迎的菜式的做法卻是源自西西里島、意大利南部以及中東地區。
Ftira為無酵餅,是不加入酵母的麪包類食品,口感較幹,有點像山東烙餅,是紀念以色列人脱離埃及奴役的食品。最早是猶太人逾越節時所吃的食物,後由基督耶穌傳至基督教。
Pastizzi和Qassatat都是起酥麪包,內餡有Ricotta(意大利乳清奶酪)、香腸、培根、糊狀豌豆及菠菜等。
燉兔肉是馬耳他的名餐之一,將大塊兔肉先用鹽和黑胡椒醃製,裹上面粉後再放進橄欖油裏翻炒。表皮金黃後加入各種月桂葉、紅酒、土豆等佐料一起燜燉,基本上本土餐廳都有售賣。
魚和肉在馬耳他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馬耳他本地餐廳每天都會提供多種海鮮,供客人選擇,食材非常新鮮。人均10歐的餐標,絕對超值。
Wigi's Kitchen在stjulians的排名上第一位,每天都更換菜單,家族式的經營方式使得餐廳不那麼商業化,反而擁有家庭般舒適的感覺。這裏的新鮮魚類還有高質量的肉食值得一試。
Fontanella Tea Garden餐廳在馬耳他舊都姆迪娜,在這裏用餐可以居高臨下一睹馬耳他島風貌,美景和美味的甜品雙收,而且價格不貴,服務也是不錯。
馬耳他美食
馬耳他美食(2張)
在馬耳他,酒水以葡萄酒為主。乾紅酒的度數在8-14度不等。加入歐洲盟後,在這裏最少只需1歐元就可以買到心儀的葡萄酒。
用鮮花做成的菜餚在世界各地很受人們青睞,更有許多人在酒和飲料中放入鮮花,使飲品獨具芬芳。馬耳他,烹飪的鮮花湯更是名揚四方。梨花、鳳尾花與草莓合做的“三色湯”,還有將葫蘆花切碎製作的“碎花湯”,不勝枚舉,為這個風光旖旎的島國增添了別種風情。

馬耳他旅遊

馬耳他
馬耳他(6張)
馬耳他位於地中海中部,緊臨意大利,是地中海最大的羣島,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氣候温和,四季常青。馬耳他作為地中海之心,每年吸引了近170萬的歐洲旅客前往。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與菲利普親王成婚最初的紀念時間中(1949-1951年),兩人曾經在馬耳他居住過,直至女王回國繼承王位。在女王夫婦鑽石紀念時,女王夫婦還特意挑中馬耳他作為兩人“二次蜜月”之地。
安吉麗娜·朱莉布拉德·皮特在完成法國的婚禮儀式後,兩人便攜6位子女來到馬耳他度蜜月。
貝克漢姆曾經六次去馬耳他度假,不論每個賽季有多忙,他總想抽出時間去馬耳他享受悠閒時光。他在自傳中表示,他愛馬耳他,愛馬耳他的生活,馬耳他是他年輕時美好的記憶。
2015《孤獨星球》最佳旅遊城市推薦中馬耳他排名世界第五。

馬耳他主要景點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是一個古風猶存的現代城市。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細琢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和方石鋪地的古老街道。建於1623年的著名古蹟——大院,曾是馬耳他人民抵抗外來侵略的堅強堡壘。獨立後,大院的一部分作總統官邸,其它部分闢為公園。瓦萊塔還是馬耳他最大的海港和轉口貿易中心。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 馬耳他首都瓦萊塔
藍窗 Azure Window
位於戈佐島,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這座由於千年前兩大石灰岩的崩塌而形成的天然大拱門矗立在地中海之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攀巖者來挑戰極限。熱門美劇《權力的遊戲》也曾在這裏取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石灰岩從拱門內側往下掉。
藍洞 Blue Grotto
藍洞BlueGrotto 藍洞BlueGrotto
位於主島西南的Zurrieq,是天然形成的水上洞穴羣。穴下海水碧藍、晶瑩清透,美不勝收,也是潛水愛好者的好去處。風平浪靜時,早晨至下午一點是遊覽藍洞的最佳時間。
聖約翰教堂 St.John's Co-Cathedral
聖約翰教堂 聖約翰教堂
馬耳他語為Kon-Katidralta'SanGwann,它是天主教在馬耳他的主教堂之一,也是瓦萊塔的地標。教堂於1573年至1578年由馬耳他騎士團修建,19世紀初獲得與姆迪娜總主教堂同等地位。從外部看,土黃色的牆面並不顯眼,但其內部大量運用了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的裝飾,包括交錯雕刻的石牆,描繪了聖約翰生活場景的拱頂和側面祭壇,這些都出自騎士普拉蒂之手,這座教堂也被稱為歐洲最漂亮的教堂之一。主教堂內共有8個小堂,供奉了騎士團8個部分的主保聖人。其中盎格魯-巴伐利亞小堂保存了騎士團獲得的聖物。教堂中最有名的藝術品是卡拉瓦喬的《聖若望被斬首》。建都大團長Valette和其他騎士團成員也埋葬在這座教堂裏。
聖保羅主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Mdina Cathedral
是羅馬天主教的主教堂,據説是建在使徒聖保羅在船難後和當時的行政官Publius見面的地方。該教堂自建立以後幾經翻修,更經歷過17世紀的大地震。目前的教堂內裝飾修建於1697年至1702年間,取代了諾曼式風格而採用巴洛克式,並有壁畫描繪聖保羅船難的場景。需要注意的是,入內參觀該教堂時,特別是夏天,女士不能光着手臂,必須有衣服覆蓋。
馬爾薩什洛克魚市 Marsaxlokk Fishmarket
馬爾薩什洛克自由港是馬耳他的貿易港口。國家雖小,但該港口在歐洲最繁忙的集裝箱碼頭中位列11。除了經濟用途,該港口最有名的就是週日的魚市。開放時間為早晨5、6點至中午12點。在一長串綿延的海岸邊,除了新鮮打撈的八爪魚、大蝦及各種魚類之外,魚市更像內地的集市,日常生活的穿和用以及旅行紀念品都可以在這裏買到。海岸上停靠的魯佐船隻色彩斑斕,海岸邊的特色餐館味美價廉。
哈爾·薩夫列尼地宮 AL Saflieni Hypogeum
馬耳他語為ĦALSaflieniHypogeum,考古愛好者的好去處,位於Paola區,是馬耳他又一世界文化遺產。它建於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共分三層。第一層部分為天然洞穴改成的墓穴;第二層為主宮,由多個房間組成,裏面存有大量珍貴的壁龕、神壇和壁畫;第三層為當時的儲藏室。該景點非常熱門,每天入宮有60人的人數限制,比較保險的方法是網上提前預購門票,然而也是一票難求。該地宮附近的Taxien神廟,也值得一同觀賞。
黃金海灣 Golden Bay
位於馬耳他島西北面,馬耳他最有名也是最漂亮的沙灘之一。
馬耳他景點,需要去到馬耳他當地才能完全瞭解。

馬耳他地中海“好萊塢”

地中海“好萊塢”
地中海“好萊塢”(8張)
慕尼黑》《角鬥士》《特洛伊》《大力水手》《達·芬奇密碼》《末日之戰》以及電視劇《權力的遊戲》等知名度較高的電影電視劇全部在“馬耳他”取景!
馬耳他政府也積極在推廣電影拍攝,通過電影產業提升馬耳他的知名度。
2013年,馬耳他電影拍攝總產值為500萬歐元,到2014年,電影產業海外投資增加到2900萬歐元。
2015年底,旅遊業將為馬耳他經濟注入8000萬歐元。

馬耳他移民

馬耳他國債移民項目

2015年8月,馬耳他政府公佈了最新的馬耳他永久居留和簽證申請計劃,申請者投資25萬歐元於馬耳他國債(該投資5年後返還),即可一步到位獲得馬耳他永久居留權。該項目受到了全球移民界的關注,且因為申請條件簡單方便,特別受中國移民者的關注。
申請條件:
1.主申請人年滿18週歲;
2.無刑事犯罪記錄;
3.投資馬耳他國債25萬歐元,並保持投資5年。
項目概況:
1.申請人可獲頒馬耳他永久居留卡;
2.最多可包含祖孫四代人辦理;
3.隨行子女年齡上限為25歲。
享受權益:
1.持卡者可自由出入申根國;
2.可在馬耳他享受醫療、教育、經商等便利。

馬耳他馬耳他護照

2014年初,馬耳他政府公佈投資移民法案,允許歐盟以外的個人通過個人投資者計劃獲得馬耳他居留權,從而申請馬耳他公民權及護照。此項目已經推出,受到中東、俄羅斯等地富豪的青睞。
申請條件:
1.主申請人年滿18週歲;
2.國家捐款投資:65萬歐元或以上;
3.購買馬耳他國債:15萬歐元或以上,並享受5年複利收益;
4.租賃一處房產,每年16000歐元;或者投資35萬歐元或以上購買一處住宅。
*以上租賃房產和國債投資需保持五年
享受權益:
1.擁有馬耳他護照可以自由定居諸多歐洲大國,盡享在歐洲居住、生活、學習等便利。
2.持有馬耳他護照可以免籤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等。
3.持有馬耳他護照可以享受馬耳他的醫療、教育等等權利,並擁有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4.馬耳他護照持有者可以享受馬耳他當地税務政策,避免全球徵税。 [5]  [8-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