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繼孔

鎖定
馬繼孔,1914年生,肥城縣人。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肥城縣抗日遊擊隊長,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衞團參謀長,八路軍山東縱隊六支隊參謀長,魯西一專署秘書處主任,濮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昆張辦事處主任。解放戰爭時期,曾任運河支隊隊長,中央局政策研究室秘書,豫皖蘇中央分局辦公室主任,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主任,南京市軍管會辦公廳主任,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政委等職。1950年後,曾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副書記,甘肅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中共甘肅省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職。2001年2月,因病在昆明病逝。 [1-2] 
中文名
馬繼孔
出生日期
1914年10月
逝世日期
2001年2月
畢業院校
山東大學
出生地
山東肥城

目錄

馬繼孔人物生平

馬繼孔會議發言 馬繼孔會議發言
馬繼孔,1914年10月出生於山東省肥城縣孫伯鄉劉莊村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讀書,中師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讀書期間,於1936年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積極從事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七七”事變後,回到家鄉肥城縣,在青年中宣傳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動員30餘人、20餘支槍,於10月建立抗日遊擊隊,任隊長。1938年2月2日,率游擊隊到肥城,與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衞團會合。此時,在魯西北堅持抗日的範築先任命他為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率游擊隊轉赴寧陽。5日,游擊隊在寧陽縣兩支抗日武裝的配合下,一舉攻克寧陽縣城,俘偽軍70餘人,並召開羣眾大會,公開處決了寧陽縣維持會會長,副會長,被延安《新華日報》譽為“山東好縣長”。5月,率游擊隊編入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衞團,任自衞團參謀長。11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自衞團編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任參謀長。 [6] 
1939年9月,馬繼孔任寧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領導寧陽縣人民堅持抗戰。1941年2月,調任魯西一專署秘書主任。1943年2月,任魯西區濮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由於糧食欠收,發生嚴重的春荒,他領導濮縣人民開展生產自救運動,打井翻地增產增收,增佃減息,度過災荒。1944年4月,任運西專署昆張辦事處主任。昆張辦事處管轄崑山、張秋、南旺、汶上、東平5縣。同年5縣遭受嚴重的蝗災,他發動羣眾滅蝗,保住了莊稼。為此,受到上級的表揚。在對敵鬥爭中,帶領昆張辦事處武裝,穿插於日偽盤踞的縫隙之間,恢復、重建革命政權,開闢新區,配合八路軍主力部隊進行戰略反攻。先後配合支援八路軍曾思玉部打東平和吳忠領導的昆張支隊打南旺等數十次戰鬥。1946年1月,楊勇率七縱隊攻打濟寧城,他率部擊潰汶上守敵,解除了七縱隊攻城部隊的後顧之憂。
1946年1月9日,濟寧城獲得了第一次解放。31日,冀魯豫區黨委和冀魯豫行署決定:建立冀魯豫七地委、七專署,他任七專署專員。同時,決定將濟寧城區劃出,設立濟寧市,建立濟寧市委、市政府,隸屬七地委、七專署領導,他兼任濟寧市市長。3月,濟寧市升格為地級市,仍任市長。5月,根據冀魯豫區黨委、行署關於新解放區要進一步大膽放手地開展反奸復仇、訴苦清算羣眾運動的指示,他代表市政府於3日、8 日、20日連續發出一、二、三號佈告,通令一切匪犯立即歸案,號召全市人民積極行動起來,檢舉、揭發、控訴漢奸惡霸及敵特分子的罪行。17日,市政府召了有各界羣眾參加的宣判大會,鎮壓了偽縣長、偽商會會長。會後,全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羣眾性的反奸訴苦運動高潮。至月底,全市共清查出各類日偽案件49起,搜繳糧食7.8萬斤,現金2929.39萬元(冀鈔)。市委、市政府宣佈取消保甲制度,舉辦了反省教育所,對310名偽職人員進行教育改造。市委、市政府還組織了市民會、貧民會和職業工會,建立起民兵組織-鋼槍隊,在鬥爭中加強了組織建設。由於缺乏城市管理經驗,反奸訴苦運動出現某些偏差,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工商業者的利益。他發現這些問題後,及時採取措施,進行糾正。
為安排好貧苦市民的生活,恢復發展工商業生產,他深入到市民羣眾中調查瞭解。由於日偽政權對濟寧人民的長期統治和壓榨,造成工廠倒閉、工人失業、商業蕭條,人民生活極端貧困。市政府撥糧10萬餘斤,救濟貧困市民14470人。積極扶持工商業生產、經營。商業方面:免除各種苛捐雜税,冀南銀行濟寧支行發行商業貸款146.12萬元,使市區1400多家大小商號恢復營業。工業方面:在冀魯豫貿易總公司濟寧市第四分公司的扶助下,10多家較大的工廠先後開工,7家染織業、17家扎紙業、19家酒坊、40多家紡織和一些製革、印刷、肥皂、小型鐵製業也很快恢復了生產。為維護社會治安、集中警力打擊了敵特分子的破壞活動,穩定了人民羣眾的情緒。他為濟寧市人民辛苦工作,深深地感動了全市人民,市民羣眾自發地編了一首“十唱馬市長”來稱頌他。
為響應冀魯豫區黨委積極支援前線的號召,濟寧市14萬人民節衣縮食、獻金獻物,慰勞前線指戰員,全市人民共捐款300萬元(冀鈔)和大批生活物資,運往前線。他代表 14萬市民向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致函,慰問前線指戰員。9月15日,盤踞在兗州的國民黨軍吳化文部派出加強旅約6000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進犯濟寧城。他與市委書記郭影秋等組織留守部隊和民兵1000人英勇阻擊,打退敵人3次進攻,守城長達10個小時,在掩護黨政機關安全撤離後,才最後撤離濟寧城。部隊撤出後,在汶西老運河堤上的袁口村成立了濟寧武工隊和運河支隊,他任運河支隊支隊長,繼續堅持鬥爭,打擊敵人。
1946年秋,馬繼孔調中央局黨校學習,畢業後留在中央局政策研究室工作,任專職秘書。1948年3月,隨宋任窮部南下,在新成立的豫皖蘇中央分局任辦公室主任。1949年春,任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主任。4月,南京宣告解放,南京市軍管會成立,他任軍管會辦公廳主任。中共南京市委成立後,任市委辦公廳副主任。6月,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向大西南進軍,成立西南服務團雲南支隊,他任支隊政委。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西南服務團各團、各支隊分別自上海、南京出發向西南進軍。馬繼孔回憶到:“我們從上海、南京出發,進軍大西南,是在“無後方作戰”的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軍隊打到哪裏,我們就支援到哪裏,我們是邊接管,邊支援,就地徵糧,就地安置傷病員,全軍上下自帶彈藥口糧,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整個行程正好是‘八千里路雲和月’,小平同志譽之為一次‘小長征’。” [5] 
1950年7月,任雲南省政府秘書長。1951年5月,任昆明市委書記。由於在領導“三反”、“五反”運動中沒有處決罪犯,人們稱他為“馬善人”。1955年5月,任雲南省委第一副書記。1965年7月,調任甘肅省委書記處書記。“文革”期間被批鬥,到工廠參加勞動。1972年任甘肅工業大學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7年8月參加黨的十一大,後任甘肅省委書記。1978年12月,任江西省委書記。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全面撥亂反正,妥善處理了與“四人幫”有牽連的人和事,被人們稱為“公道書記”。1983年4月,任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985年6月,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定居昆明市。離休後,他與一些老同志合作潛心著書,先後有5本歷史專著、3本理論文集出版,共約300萬字。他把所得稿費和獎金全都捐給雲南省教育基金會,用以獎勵邊疆民族地區模範教師和資助希望小學。 [3-4] 

馬繼孔詩作

馬繼孔回憶在泰西抗戰的歷史,特吟詩述懷:
泰山西麓民武裝,敵佔鐵路我佔鄉。
收復肥寧城兩座,爭取時間擴人槍。
津浦中線大破襲,迫敵停運援台莊。
台莊大捷震全國,日寇回師搞“治強”。
碉堡林立“三光”慘,人向祖國不屈降。
抗戰末期反攻日,大小堡城一掃光。
十年組建幾個旅,淮海蔘戰過長江。
全國解放先解放,社會主義見太陽。 [1] 
參考資料
  • 1.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常連霆主編,山東抗戰口述史 下,山東人民出版社 , 2015.07,第91-94頁
  • 2.    肥城歷史人物之馬繼孔,泰山晚報,2012.07.16
  • 3.    中共濟寧市市中區委黨史研究室編著、孫東育主編,中共濟寧市市中區地方史 第1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6.02,第155-159頁
  • 4.    德州黨史人物傳略 第1輯,中共德州市委黨史研究室,2004.06,第34-35頁
  • 5.    中共南京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編研委員會辦公室編,南京黨史資料 24-26 紀念南京解放40週年專輯,南京市檔案館 , 1989.04,第320-324頁
  • 6.    中共泰安市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編,泰西武裝起義,1985.10,第169-17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