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永平

(重慶醫科大學教授)

鎖定
馬永平,男,1968年9月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分子醫學與腫瘤研究中心PI;主要從事實體瘤靶向基因治療和口服載體疫苗研究。首屆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術帶頭人(後備),2000年獲得武漢大學生物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重慶醫科大學臨牀檢驗診斷學專業博士學位;2009-2010年在美國國立衞生研究院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AID, NIH)做訪問學者(從事輪狀病毒分子進化研究);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重慶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醫學專委會副主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學會會員、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一審專家,重慶市政府採購專家;《重慶醫科大學學報》、《國際生物製品學雜誌》、《西南大學學報》和《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誌》的編委。 [3] 
中文名
馬永平
性    別
出    生
1968年9月
學    位
博士
職    務
重慶醫科大學教授 [1] 

馬永平人物經歷

2000年獲得武漢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5年獲得重慶醫科大學博士學位(醫學),2 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間在美國NIH的NIAID從事研究工作1年(訪問學者)。馬永平同志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認真負責,作風嚴謹,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自2002年以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4項,重慶市骨幹教師計劃項目1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申請國家發明4件,參編《生物分析化學》和《臨牀蛋白質組學》等專著2部,發表專業論文10多篇。近幾年在以雙歧桿菌為表達載體的基因工程疫苗和腫瘤的基因治療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基因工程疫苗與藥物,腫瘤靶向性基因治療載體及其技術。

馬永平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疫苗,腫瘤靶向基因治療 [1] 

馬永平主要貢獻

馬永平學術論文

論文題目 刊物名稱 刊物國家 收錄情況 卷期 排名
產腸毒素大腸桿菌基因工程疫苗在SD大鼠中的免疫原性 中國生物製品學雜誌 國外 2010,23(7) 3
雙歧桿菌表達ETEC CFA/I的免疫電鏡定位分析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 國外 2009,21(5) 1
雙歧桿菌對SD大鼠空腸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響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 國外 2009,21(10) 2
產腸毒素大腸埃希菌CfaB亞單位的免疫原性分析 中國微生態學雜誌 國內 2012,24(3):215-218 4
出版專著教材情況(注:在書名後註明教材或專著)
名稱 類別 出版單位 日期 排名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 教材 科學出版社 2008-06-01 無
臨牀蛋白質組學 專著 科學出版社 2008-04-01 無
基因組學 教材 軍事醫學出版社 2011-09-01 無
生物分析化學 專著 科學出版社 2007-03-01 無

馬永平重大科研項目

項目名稱 任務來源 完成形式 完成日期 鑑定驗收單位 主要結論 排名
2. 用雙歧桿菌構建人輪狀病毒VP4重組載體口服活疫苗 結題 NSFC 良好 1
3. 基於雙歧桿菌表達系統的EV71 VP1亞單位口服或疫苗研究 進行中 NSFC 合格 1
基於雙歧桿菌-pBES-tk表達系統的實體瘤的基因治療技術體系研究 進行中 重慶市科委 合格 1
:承擔的主要項目
項目名稱及下達編號 項目類別 項目來源 起訖時間 科研經費(萬元) 本人承擔任務
3. 基於雙歧桿菌表達系統的EV71 VP1亞單位口服或疫苗研究 2010-2012 30.00 項目負責人
基於雙歧桿菌-pBEStk表達系統的實體瘤的基因治療技術體系研究 省部級 2011-2013 5.00 項目負責人

馬永平獲獎情況

成果名稱 頒獎部門 等級 完成日期 證書號 排名
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省部 二等獎 其他 1(5-5) 5
利用RNAi技術及聯合使用hIL-24進行子宮頸癌基因治療的基礎研究 省部 三等獎 科技進步獎 2009-J-3-56-R03 5
基礎醫學實驗教學體系綜合改革 省部 二等獎 其他 4

馬永平主要成就

先後承擔《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生物化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工程》、《基因組學》及留學生的《Molecular biology》等本科生及研究生的課程。參編《基因組學》(科學出版社)、《生物分析化學》(科學出版社)和《臨牀蛋白質組學》(科學出版社)等專著3部,參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科學出版社)、《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副主編,科學出版社)、《Experimental manual in medical biochemistry》(武漢大學出版社)等教材3本。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