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南楚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建立的割據政權)

鎖定
南楚(907年 [1-2]  —951年 [3]  ),五代十國時期南方十國之一,歷史上唯一以湖南為中心建立的政權,史稱馬楚,以潭州(今長沙)為首都。 [4]  自907年馬殷受封楚王開始,南楚共44年,若從896年馬殷割據湖南開始計,為56年。
南楚創建者是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馬殷 [5]  乾寧三年(896年),馬殷至長沙,自為武安留後,唐朝任命他為潭州刺史、判湖南軍府事。 [1]  乾寧四年(897年),唐昭宗任命馬殷為武安軍節度使。 [6]  他逐個討伐消滅了湖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湖南。後梁開平元年(907年),朱温封馬殷為楚王, [7]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建立楚國, [8]  以潭州為都城,改名長沙府 [9]  馬殷在政治上內靖亂軍、外御強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長興元年(930年),馬殷卒,遺命諸子,兄弟相繼,馬希聲隨即繼位,希聲奢侈無度,馬希範襲位後在位時間較長,期間出現兄弟內爭,馬楚政權已經慢慢走下坡路。天福十二年(947年)希範卒,馬氏兄弟相繼為戰,湖南大亂。 [10]  951年,南唐乘機派大將邊鎬攻下長沙,南楚亡。 [11-12] 
南楚全轄1府1監27州,即29州、府、監。領縣106。 [13]  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14]  南楚在建國之初就奉行“上奉天子”的政策,除馬希萼向南唐稱臣外,其餘都承認五代各朝為宗主國 [15] 
南楚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資源,發展了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經濟。另一方面倡導教育,繼承和發展了湘文化。 [16] 
中文名
南楚
別    名
馬楚
首    都
長沙府潭州
主要城市
衡州永州道州郴州
貨    幣
乾封泉寶鐵錢、開元通寶鉛錢、乾元重寶鉛錢等
國家領袖
馬殷馬希聲馬希範
國土面積
39.7萬平方公里(943年) [3] 
亡    於
南唐

南楚歷史

南楚唐末亂政

馬殷來湖南之前,以湖南為主的馬楚統治區域,經歷了唐朝由山南道江南道嶺南道管轄,唐中期(玄宗時期)江南西道、黔中道和嶺南道東部管轄,區域分隔更明顯,再到安史之亂後建立鄂嶽觀察使湖南觀察使桂管觀察使,行政區劃更細,再到唐末的武安節度使、武貞節度使、靜江節度使。可見這塊區域脱離唐朝中央控制愈來愈明顯、獨立趨勢愈強。
馬殷來湖南之前湖南主要有武安節度使鄧處訥、靜江節度使劉士政、武貞節度使雷滿等幾種勢力,可謂紛繁複雜。三個節度使各自為政,實際上己是獨立的政治勢力,唐王朝的統治是名存實亡。然而鄧處訥名為湖南之主,但實際所控只有潭、邵兩州,且本身軍將不多,實力不足;雷滿以蠻族起家,領着蠻軍四處搶掠,並無經營成熟政權之意,但也獨立發展、割據一方;劉士政南有容管和豊管,北有武安節度使,屬於據軍自守。湖南各處的地方賊帥各自據郡為帥,勢力薄弱。湖南各地蠻族活動區域較大也大都據險自守,與內地往來不多,但有時"侵擾楚邊",對後來的馬楚政權有着很重要的影響。
唐末湖南地區可謂分崩離析,地方勢力逐步興起,但是各方割據勢力自身實力不夠,還不足以控制整個湖南地區,並且正因為各獨立勢力實力較弱,所很容易被其他較強的軍事勢為所征服,因此當時湖南的政治局勢就給經由江西過來的蔡州軍團可乘之機。

南楚馬殷入湘

馬殷 馬殷
景福元年(892年),蔡州軍將孫儒戰死後,其兵將多投降於楊行密,惟劉建鋒和馬殷收餘眾屯千,南走江西,後來規模至十萬左右。乾寧元年(894年),劉建鋒和馬殷帶着蔡州軍團從縷陵進入湖南,隨後開始征服湖南各方勢力。乾寧三年(896年),劉建鋒被部下殺死,張估推馬殷為主。乾寧三年八月馬殷判湖南軍府事,光化元年(898年)進武安軍節度使,武安軍節度使是當時湖南地區最高行政機構,轄管湖南其他各軍節度使。開平元年(907年)朱温建梁,以馬殷為楚王。《十國春秋》卷六古《武穆王世家》中記載,開平二年(908年)九月"王主地既廣,息民禮士湖南遂安"。 [17]  從894年到公元908年十四年時間,馬殷用來建立並穩定政權。
乾寧元年(894年),劉建鋒和馬殷殺死鄧處訥自稱武安留後,蔣勵本鄧處訥邵州指揮使,後降劉建鋒,鄧氏死後,蔣勵求為邵州刺史,不許,故據邵州,連飛山梅山蠻起兵寇湘潭,馬殷破之。楊、唐、蔡、陳、魯氏等皆地方賊帥,實力有限,馬殷遺李瓊、秦彥巧、張圖英、李唐等蔡州軍將攻之,兩年內衡、永、道、柿、連等五州悉數入馬殷之手。
天覆元年(901年)武貞節度使雷滿死,子彥威自稱留後,主掌朗州事物,但他沿襲父風,常焚掠荊楚之間。大約開平元年(907年)左右,彼弟彥恭所逐,開平元年(907年),雷彥恭襲任武貞節度使,彥恭依舊攻於焚掠,為禍荊、湖。後梁遣馬殷和高季昌合力攻討,開平二年(908年)秦彥晤攻破朗州,彥恭奔淮南。馬氏得朗州後,奏改武貞軍為永順軍。
開平四年(910年),辰州蠻苗宋郵,靖州蠻苗潘金盛據險自居,數次侵擾楚的邊境,馬殷遣將呂師周擊之,乾化元年(911年),斬潘金盛於武岡。乾化二年,辰州蠻宋鄴、漵州蠻苗昌師益皆帥眾降於楚。吉州刺史彭玕,世居赤石洞為苗豪,鍾傳據江西,以其弟彭鹼為吉州刺史,後以彭玕代之,鍾傳死後,開平三年(909年)七月帥眾數千人歸附馬殷。據《九國志》卷十一的記載,彭玕本想進據湖南,天佑三年(906年)十二月遣敖瞻、李緒請降於馬殷,目的是探湖南虛實。瞻等回來後,認為湖南不可圖,之後才率其族和部眾數千歸附馬楚。

南楚南楚建國

開平元年(907年),後梁封馬殷為楚王,承認其對湖南的割據。 [7]  開平二年(908年),馬殷命許德勳征討荊南節度使高季興,高季興又遣使請和。馬殷又派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攻打嶺南,與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十餘戰,奪取昭州(今廣西平樂)、賀州、梧州蒙州(今廣西昭平)、龔州(今廣西平南)、富州(今廣西昭平)。 [26]  開平四年(910年),馬殷請求開天策府,置辦官屬。不久,馬殷被拜為天策上將軍,並任命其弟馬賨為左相馬存右相,廖光圖等十八人為學士。 [27]  乾化二年(912年),馬殷又被後梁封為武安、武昌、靜江、寧遠等軍節度使,洪、鄂四面行營都統 [28] 
同光元年(923年),唐莊宗李存勖滅亡後梁,建立後唐。馬殷又命其子馬希範入京朝貢,並上繳後梁所授予的都統印信。 [29]  同光二年(924年),後唐加封馬殷為尚書令 [30]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後唐封馬殷為楚國王。馬殷仿效朝廷體制, [31] 潭州長沙府,作為國都,並在長沙城內修宮殿,置百官,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王國,成為五代時期10個封建割據國家之一。馬殷建立楚國後,任命姚彥章為左相,許德勳為右相,李鐸為司徒,崔穎為司空,拓拔恆為僕射,馬珙為尚書;又任命弟弟馬賨為靜江軍節度使,長子馬希振為武順軍節度使。 [33] 
天成四年(929年)三月,馬殷命次子馬希聲知政事,總領內外諸軍事,先行後聞。七月,馬希聲矯令誣殺重要謀士高鬱。長興元年(930年),馬殷病逝,終年七十九歲,葬于衡陽上潢,諡號武穆 [32]  馬殷在位時期獎勵農桑、發展茶葉、倡導紡織、重視貿易,使楚國經濟得以發展。

南楚兄終弟及

馬希聲繼位後,聲稱奉馬殷的遺命,除去建立楚國的規制,恢復節度使藩鎮的舊制。 [34]  十二月二十一日,後唐任命馬希聲為武安、靜江節度使,加官兼任中書令 [35]  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馬希聲死,追封為衡陽王 [36] 
馬希聲去世後,因馬殷臨終時遺命兄終弟及,因此六軍使袁詮、潘約等人迎接在朗州時任鎮南節度使的馬希範繼位。 [37]  九月初三日,後唐任命馬希範為武安節度使,兼任侍中。 [38]  長興四年(933年)二月初九日,後唐任命馬希範為武安、武平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任中書令,行潭州大都督府長史,封扶風郡侯。 [39]  清泰元年(934年)正月二十一日,後唐封馬希範為楚王。 [40-41]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十二月,後晉高祖石敬瑭下詔加任馬希範為江南諸道都統。 [42]  天福三年(938年)十月,馬希範之妻彭氏去世。彭氏死後,馬希範開始縱情聲色,做通宵的飲宴娛樂,不分內外。 [43]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四月初七日,後晉加封馬希範為天策上將軍,賜予官印,聽由他開府設置官屬。 [44]  八月,黔南節度使巡屬之內的溪州刺史彭士愁率領獎州、錦州土家軍萬餘人襲擾辰州澧州,焚掠鎮戍之所。九月初三日,馬希範命令左靜江指揮使劉勍、決勝指揮使廖匡齊率領衡山兵五千人出兵。 [45]  十一月,馬希範始開天策府,設置護軍中尉、領軍司馬等官職,任用其諸弟以及將校充任。同時任用幕僚拓跋恆、李弘、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為學士。 [46]  同月,劉勍等人進攻溪州,望城一戰,土家軍戰敗,彭士愁放棄州城,退守保山寨;石崖四面絕壁,劉勍遣梯棧登上去包圍他們。廖匡齊戰死,楚軍一時士氣低落。 [47] 
天福五年(940年)正月,劉勍等藉着大風,用火箭焚燒彭士愁的山寨,向他進攻,彭士愁率領他指揮下的土兵逃入獎州、錦州的深山,正月二十九日,彭士愁遣派其子彭師暠率領諸土酋長獻納溪、獎、錦三州的印信,地圖向楚國投降。因彭士愁在土家民族中威望頗高,馬希範一時無可奈何,只得相約議和。經過談判後,歷時兩年的割據戰爭結束。 [48]  二月,劉勍領兵回師長沙。馬希範表奏彭士愁為溪州刺史,任用劉勍為錦州刺史;從此土家兒女歸於楚國,納二十餘州併入楚國版圖。 [49] 
天福七年(942年),馬希範建造天策府,樓宇的宏偉盛大達於極點,馬希範與他的子弟以及僚屬遊樂飲宴在其間。 [50]  財物用度不足,馬希範便加重賦斂。常常派遣使者查計田畝,專事增加頃畝來記功,民眾負擔不起租賦而逃走。 [51]  天福八年(943年),馬希範採用孔目官周陟的建議,下令在正常租税之外,大縣貢納米二千斛,中縣一千斛,小縣七百斛;沒有米的縣輸納布帛。 [52]  晚年馬希範不僅崇尚奢侈,而且昏庸無道,殘害忠良。後晉開運二年(945年),馬希範懷疑靜江節度使兼侍中、主政朗州的馬希杲得人心,派人前去窺探他。馬希杲害怕,稱病要求歸還,馬希範不准許,派醫者前往察看疾病,因而把馬希杲毒殺。 [53]  同年,楚國湘陰的隱士戴偃作詩多有譏諷朝廷的意思,馬希範把他囚禁起來;天策副都軍使丁思瑾上書懇切勸諫,馬希範卻削除他的官職爵位。 [54] 
後晉開運三年(946年),馬希範知道後晉出帝石重貴喜好奢侈華麗,於是多次獻上珍玩寶物,求封為都元帥。九月十七日,後晉出帝任命馬希範為諸道兵馬都元帥。 [55]  開運四年(947年)馬希範去世,終年四十九歲,諡號文昭。 [56] 

南楚眾子爭位

馬希範去世後,將領排除馬希範諸弟中年齡最長的馬希萼,擁護馬希廣繼位,後漢高祖劉知遠封馬希廣天策上將軍、武安軍節度使、江南諸道都統、兼中書令、楚王。同年冬十月,馬希萼都城潭州(今湖南長沙)奔喪,周廷誨和張少敵建議趁機除掉馬希萼,馬希廣不願殺兄。 [57] 
後漢乾祐二年(949年),馬希萼叛亂,率軍南下進攻潭州,馬希廣希望以國讓給其兄。馬希萼戰敗,馬希廣以不願傷其兄為由,放棄追擊。冬十月,後漢加封其為太尉。乾祐三年(950年)馬希萼勾結辰州(今湖南懷化)、梅山(今湖南安化)的蠻族軍再度攻擊馬希廣,並向南唐稱臣,請求發兵攻潭州。馬希廣派軍討伐馬希萼,大敗。馬希萼遂與蠻族軍兵圍潭州,守將許可瓊投降,潭州陷落,馬希廣被擒。不久,被馬希萼賜死。 [58] 
馬希萼又自稱天策上將軍、武安、武平、靜江、寧遠等軍節度使、楚王。因不滿當初後漢偏袒馬希廣而轉而向南唐稱臣。李璟冊封馬希萼為楚王,馬希萼將軍政大事都託付於其弟馬希崇。 [59]  馬希萼毫無治國能力,即位後志得意滿,殺戮報復,縱酒荒淫。然而馬希崇也只是交給下屬處置,導致政事混亂。
馬希萼又不加賞賜士卒,遂軍心思變。但馬希萼僅當了八九個月的楚王又被弟弟馬希崇發動政變推翻。949年到951年的這段爭奪王位的戰爭,被稱為眾駒爭槽

南楚為唐所滅

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在馬希崇事先知情的情況下,徐威等將領兵變,馬希崇被推為武安留後,馬希萼則被移往衡山縣囚禁。馬希崇繼立後,亦縱酒荒淫,人心不附。當時的湖南內有數股勢力割據,外有強鄰南唐虎視眈眈,徐威等欲殺馬希崇自救,馬希崇察覺其中變故,遂密迎南唐大軍保護。不久,南唐將領邊鎬率軍進入湖南,馬希崇帶着全家投降,湖南被南唐輕而易舉兼併了。
廣順元年(951年),王逵周行逢首先佔據朗州,擁護馬殷長子馬希振之子馬光惠當節度使。數月後,徐威等將領也發動兵變,擁護馬希崇為武安留後,馬希萼被囚禁于衡山縣。馬希萼抵衡山後,覆被廖偃、廖匡凝、彭師暠等擁護他為衡山王。南唐趁着內亂出兵佔領湖南,馬希萼被南唐任命為江南西道觀察使,仍封楚王。其後在入朝的時候,被南唐元宗李璟扣留,廣順三年(953年)馬希萼在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蘇南京)去世,諡恭孝王。 [11-12]  南唐還未站穩腳跟,馬殷舊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
後周廣順三年(953年),周行逢密謀殺劉言,佔據潭州(今湖南長沙)。 [60]  北宋建隆三年(962年)周行逢去世,其子周保權繼位。乾德元年(963年)正月,宋朝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為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樞密副使李處耘都監,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討張文表為名,借道荊南。 [61]  時周保權已幹息內亂,知宋欲圖湖南,為阻宋軍南下,命指揮使張從富領兵阻截。二月底,宋軍水陸並進,突破三江口(今湖南岳陽北),繳獲戰船七百艘,佔領嶽州(治今湖南嶽陽)。三月,佔領朗州,周保權被俘,湖南遂平。 [62] 

南楚疆域

南楚轄區最盛時包括湖南全境及廣東、廣西和貴州的部分地區,共建28州、1監,直隸楚王府,其中13州和1監在今湖南境內,下轄46縣。 [69] 
南楚統治範圍 南楚統治範圍

南楚政治

南楚中央官職

天成二年(927年)八月"楚王殷始建國,立宮殿,置百官,皆如天子,或微更其名:翰林學士曰文苑學士,知制誥曰知辭制,樞密院曰左右機要司,羣下稱之曰殿下,令曰教。以姚彥章左丞相,許德就為右丞相,李鋒為司徒,崔穎為司空拓跋恆為僕射,張彥瑤、張迎判機要司。" [18]  根據《十國春秋》卷一〇四《十國百官表》中記載,中央設置公"、左丞相、右丞相、僕射、太保、侍中、平章事等職位,但多是優待,並無實際權力,除非兼任其他官職。史料記載六部中有兵部、禮部。另外"判機要司"是馬楚特有的官職,並非真如"樞密院"那樣掌軍事,史料中均未記載張彥瑤和張迎的其他活動。

南楚地方制度

馬楚的地方制度沿襲唐朝,是節度使—州—縣三級的體制。州以州刺史為主要長官,另有別駕、長史、司馬等;縣有縣令,設丞、主簿、尉。另外還有羈糜府州,馬楚境內少數民族眾多,漵州刺史和鄴州刺史以及溪州刺史都是如此。

南楚節度使

除了馬楚政權中屯、所在的潭州武安節度使外,馬楚還有設在朗州的永順軍節度使、設在桂州的靜江軍節度使和設在容州的寧遠節度使,但寧遠軍節度使在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被劉龑所得,此後馬楚一直虛領此職。

南楚軍事

馬楚軍事的官職在所有官職中設置最多、最複雜,武職僚佐中最重要的有三種:兵馬使職在治兵、作戰,押衙職在親從、禁衞,虞候在整軍紀、刺奸滑;一司外,一衞內,一督查,三分其職,共治軍務。兵馬使以都知兵馬使為最長,虞侯都虞候為最長,押衙常分左右押衙。馬楚軍號繁多,馬、步、水諸軍齊全,另外還置牙軍,其長官稱牙內都指揮使。《舊唐書》中關於"都指揮使"的記載在《樂彥頓傳》中"彥被因命為六州都指揮使,未幾又兼相州刺史"。 [20] 資治通鑑》中關於"都指揮使"的最早記載是"汝鄭把截制置都指揮使,齊克讓黃巢自稱天大將軍"。 [21]  "都指揮使"是晚唐尤其是五代常見的武職。杜文玉認為"都指揮使從軍事體制上大體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州鎮之都指揮使,二是方鎮之都指揮使,三是中央禁軍系統之都指揮使,四是作為行軍統帥之都指揮使" [22]  。他指出都指揮使是節度使所屬最重要的將領,統帥軍隊,而諸指揮使中以馬步軍都指揮使和牙內都指揮使權任最重。杜文玉先生在對馬楚兵制的研究中介紹,馬楚有決勝、長直、衡山、強弩、戰掉、義勝、銀槍、靜江等軍隊, [23]  諸軍指揮使為各軍隊的指揮長官。
馬楚官職中有"六軍使"的設置,五代時期各政權的禁軍常分為六軍和侍衞親軍兩類,六軍之置是因襲唐朝,後梁有設左右天威、左右龍虎、左右天武、左右羽林、左右英武、左右神武等六軍。《資治通鑑》卷二七六中記載,天成二年(928年)"楚王殷如嶽州,遣六軍使袁途、副使王環、監軍馬希瞻將水軍擊荊南", [24]  卷二七八中記載長興三年(932年)"希聲卒,六軍使袁論、潘約等迎鎮南節度使希範於朗州而立之。" [25]  因此有關馬楚的史料中未見這些六軍具體名稱的記載,只見"六軍使",蓋是隸屬於霸府的一支軍隊抑或有着守衞節度使的重任。

南楚經濟

南楚商業

據史料記載,馬殷“土宇既廣,乃養士息民”,由於政治上採取上奉天子、下撫士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時奉行獎勵農桑、發展茶葉、倡導紡織、重視商業貿易。馬楚利用湖南地處南方各政權中心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與中原和周邊的商業貿易,採取免收關税,鼓勵進出口貿易,招徠各國商人。《十國春秋·楚武穆王世家》載:“是時王關市無徵,四方商旅聞風輻。”
由於馬楚政權重商政策,那時的潭州已成為南方最大的茶市,城市化水平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手工業和礦冶業也比較發達,其時採取“命民輸税者皆以帛代錢”後“民間機抒大盛”,長沙棉紡業也始於馬楚時期,其時楚地已種棉,故有胡三省之“木棉,今南方多有焉。於春中作畦種之,至夏秋之交結實,至秋豐其實之外皮四裂,中踴出自如綿。土人取而紡之,織之以布,細密厚暖,宜以御冬。”礦冶業方面,楚時潭州境內丹砂礦的開採風行一時,據説州的東境山崩,“湧出丹砂,委積如丘陵”,主要用於作為塗料之用,楚王馬希範丹砂塗壁,“凡用數十萬斤”。

南楚税收

茶税為當時南楚主要税收來源,因此政府每年税收“凡百萬計”。為促進茶葉的生產與貿易,馬楚政權採取“令民自造茶”、“聽民售茶北客”的寬鬆政策,讓百姓自己製造茶葉“以通商旅”。同時,馬楚政權全國各地設置商業貨棧(回圖務),組織商人收購茶葉(茶商號“八牀主人”),銷往中原地區的商人,換回戰馬和絲織品

南楚貿易

茶葉貿易是馬楚經濟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這是馬殷治理湖南的一項十分突出的政策,而茶税也成為馬楚政權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湖南的茶葉生產在南朝時就有記載:“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 [63]  到隋唐時關於湖南產茶的記載就逐漸增多,如“辰州漵浦縣西北三百五十里無時山……山多茶樹” [64]  ;“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湖南有‘衡山’,嶽州有‘灉湖之含膏’” [65]  。楚國要北上貿易,只需借道南平即可。南平國主高季興地狹、兵弱、民貧,在南漢、閩、楚各國國主稱帝后,即對其上表稱臣,以得其齎賞、維持商貿往來,因此馬楚茶葉北銷暢通無阻。再者,南面的南漢雖然也產茶,但其國主劉巖的興趣主要在練兵和海外貿易,對茶葉北銷的需求並不迫切,這也給湖南發展南北茶葉貿易以機會。故而,高鬱對馬殷建言:“請聽民售茶北客,收其徵以贍軍。” [66] 
開平二年(908年),馬殷奏請後梁在汴州、荊州、襄州、唐州、郢州、復州設置回圖務,即所謂商業貨棧。它既是湖南茶葉北銷的轉運貨棧和旅店,又是茶葉銷售站。馬楚政權組織商人從楚地收購茶葉後,再到各回圖務轉賣給北方的商人。其經營的業務有兩部分:一是茶、繒纊交易,二是茶、馬交易。前者主要與黃河流域河南、河北等地的商人交易,後者則與大漠南北的少數民族進行交易。據考證,“唐末北人南遷亦過洞庭湖”,且“湘江……先後流經永州、衡州、潭州,最後在湘陰注入洞庭湖,沿途有眾多支流相連,構成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成為湘中南最重要的水陸交通路線之一。當時商人北上大概就是沿湘江經永州、衡州、潭州、嶽州,穿洞庭過長江,入漢水,進入荊襄地區,再由陸路到達中原。楚國每年向梁貢茶二十五萬斤(後逐漸減少),每年的茶税達百萬之數。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對淮南用兵時,馬希範以“大茶三萬斤”助軍餉,可見茶税之利和楚國的茶葉銷售額之大。 [67] 

南楚錢幣

為了發展商業,馬殷採納大臣高鬱的建議,鑄造鉛、鐵錢幣在境內流通,如鉛錢開元通寶、鐵錢乾封泉寶背天、背策等。由於鉛鐵錢幣笨重,攜帶不便,商旅出境外貿易,大都“無所用錢”,往往在楚就地購買大量產品銷往各地,這樣楚地境內生產的產品通過“易天下百貨”,當時馬楚國茶葉為與周邊的主要貿易產品。 [19] 

南楚土地

馬楚的土地制度為營田制。營田是官田的一種,是唐末五代時國有土地的一種形式。馬希範統治湖南時,賦斂過重,以致農民率相逃亡,土地閒置而無人耕種。馬希範不得已“命營田使鄧懿文籍逃田,募民耕耘”。 [68] 

南楚帝王世系

諡號
姓名
生卒年份
在位時間
備註
文肅王
-
-
馬殷稱楚國王時追封
莊穆王
-
-
馬殷稱楚國王時追封
景莊王
-
-
馬殷稱楚國王時追封
武穆王
852—930
927年8月-930年11月
後梁開平元年封楚王
後唐天成二年封楚國王
-
898—932
930年11月-932年7月
未稱王,僅稱武安、靜江節度使
後唐長興三年追封衡陽王
文昭王
899—947
932年8月-947年5月
後唐長興三年封楚王
-
?—950
947年5月-950年12月
後漢天福十二年封楚王,史稱廢王
恭孝王
900—953
950年12月-951年9月(271天)
南唐保大九年封楚王
-
不詳
951年9月-10月(26天)
未稱王,僅稱武安留後,史稱後主
注:
  1. 楚的建立者馬殷實際自896年開始割據,歷代君主均沿用中原年號
  2. 馬希廣於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十二月十二日被馬希萼所擒,合陽曆951年1月22日,兩日後馬希萼登楚王位。
參考資料
  • 1.    譚仲池主編.《長沙通史·古代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3:345
  • 2.    王習加主編.《中心城市視角下的長長沙沙歷史文化》.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44
  • 3.    長沙市地方誌辦公室編.《長沙市志 第16卷》.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605
  • 4.    五代十國馬殷建楚國 神秘王國僅存在55年  .湖南日報[引用日期2019-05-13]
  • 5.    夏徵農.《辭海·中國古代史分冊》.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412
  • 6.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2-06]
  • 7.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梁太祖即位,殷遣使修貢,太祖拜殷侍中兼中書令,封楚王。
  • 8.    許煥玉,周興春等主編.《中國歷史人物大辭典》.濟南:黃河出版社,1992:288
  • 9.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天成二年,請建行台。明宗封殷楚國王,有司言無封國王禮,請如三公用竹冊,乃遣尚書右丞李序持節以竹冊封之。殷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承製,自置官屬。
  • 10.    周莎.五代十國時期湖南地區政治勢力研究[D]:南京大學,2014:34
  • 11.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景(李璟)遣邊鎬入楚,盡遷馬氏之族於金陵,時周廣順元年也。封希萼楚王,居洪州;希崇領舒州節度使,居揚州。
  • 12.    《新五代史·卷六十二·南唐世家第二》:(保大)九年秋,楚人囚希萼于衡山,立其弟希崇,附於景,楚國大亂。景遣信州刺史邊鎬攻楚,破潭州,盡遷馬氏之族於金陵。景以希萼為洪州節度使,希崇舒州節度使,以邊鎬為湖南節度使。
  • 13.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1
  • 14.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1
  • 15.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61
  • 16.    羅慶康.《馬楚史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246-247
  • 17.    吳任臣撰,徐敏霞、周寶點校版.《十國春秋》卷六七《武穆王世家》:中華書局,1983:第937頁
  • 18.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卷二十六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七月條:中華書局,1956:第9008頁
  • 19.    歐陽修.新五代史:中華書局,2011年10月1日
  • 20.    劉昫等撰.《舊唐書》卷一八一·《樂彥被子從訓傳》:中華書局,第4690頁
  • 21.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卷二五四·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條:中華書局,1956:第8235頁
  • 22.    杜文玉.晚唐五代都指揮使考[J]:學術界,1995(1)
  • 23.    杜文玉.《五代十國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第494頁
  • 24.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卷二七六後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三月條:中華書局,1956:第9015頁
  • 25.    司馬光編撰.《資治通籤》卷二十八後唐明宗長興三年(932年)七月條:中華書局,1956:第9075頁
  • 26.    《資治通鑑·後梁紀二》:荊南節度使高季昌遣兵屯漢口,絕楚朝貢之路。楚王殷遣其將許德勳將水軍擊之,至沙頭,季昌懼而請和。殷又遣步軍都指揮使呂師周將兵擊嶺南,與清海節度使劉隱十餘戰,取昭、賀、梧、蒙、龔、富六州。殷土宇既廣,乃養士息民,湖南遂安。
  • 27.    《新五代史·楚世家》:殷乃請依唐太宗故事,開天冊府,置官屬。太祖拜殷天冊上將軍,殷以其弟賨為左相,存為右相,廖光圖等十八人為學士。
  • 28.    《資治通鑑·後梁紀三》:夏,四日,癸丑,以楚王殷為武安、武昌、靜江、寧遠節度使,洪、鄂四面行營都統。
  • 29.    《新五代史·楚世家》:唐莊宗滅梁,殷遣其子希範修貢京師,上樑所授都統印。
  • 30.    《資治通鑑·後唐紀二》:乙亥,加楚王殷兼尚書令。
  • 31.    《新五代史·楚世家》:天成二年,請建行台。明宗封殷楚國王,有司言無封國王禮,請如三公用竹冊,乃遣尚書右丞李序持節以竹冊封之。
  • 32.    《新五代史·楚世家》:長興元年,殷卒,年七十九,詔曰“馬殷官爵俱高,無以為贈,諡曰武穆”。
  • 33.    《新五代史·楚世家》:殷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承製,自置官屬,以其弟賨為靜江軍節度使,子希振武順軍節度使,次子希聲判內外諸軍事,姚彥章為左相,許德勳為右相,李鐸為司徒,崔穎為司空,拓拔常為僕射,馬珙為尚書,文武皆進位。
  • 3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丙戌,馬希聲襲位,稱遺命去建國之制,復藩鎮之舊。
  • 3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庚戌,以武安節度使馬希聲為武安、靜江節度使,加兼中書令。
  • 36.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長興三年,希聲卒,追封衡陽王。弟希範立。
  • 37.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八》:辛卯,希聲卒,六軍使袁詮、潘約等迎鎮南節度使希範於朗州而立之。
  • 38.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八》:壬午,以鎮南節度使馬希範為武安節度使,兼侍中。
  • 39.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八》:乙卯,以馬希範為武安、武平節度使,兼中書令。
  • 40.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希聲卒,而希範以次立,襲殷官爵,封楚王。
  • 41.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八》:壬辰,以荊南節度使高從誨為南平王,武安、武平節度使馬希範為楚王。
  • 42.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一》:詔加馬希範江南諸道都統,制置武平、靜江等軍事。
  • 43.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一》:楚順賢夫人彭氏卒。彭夫人貌陋而治家有法,楚王希範憚之;既卒,希範始縱聲色,為長夜之飲,內外無別。
  • 44.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戊申,加楚王希範天策上將軍,賜印,聽開府置官屬。
  • 45.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黔南巡內溪州刺史彭士愁引蔣、錦州蠻萬餘人寇辰、澧州,焚掠鎮戍,遣使乞師於蜀;蜀主以道遠,不許。九月,辛未,楚王希範命左靜江指揮使劉勍、決勝指揮使廖匡齊帥衡山兵五千討之。
  • 46.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楚王希範始開天策府,置護軍都尉、領軍司馬等官,以諸弟及將校為之。又以幕僚拓跋恆、李弘皋、廖匡圖、徐仲雅等十八人為學士。
  • 47.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劉勍等進攻溪州,彭士愁兵敗,棄州走保山寨;石崖四絕,勍為梯棧上圍之。廖匡齊戰死,楚王希範遣吊其母,其母不哭,謂使者曰:“廖氏三百口受王温飽之賜,舉族效死,未足以報,況一子乎!願王無以為念。”王以其母為賢,厚恤其家。
  • 48.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楚劉勍等因大風,以火箭焚彭士愁寨而攻之,士愁帥麾下逃入獎、錦深山,乙未,遣其子師暠帥諸酋長納溪、錦、獎三州印,請降於楚。
  • 49.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二》:劉勍引兵還長沙。楚王希範徙溪州於便地,表彭士愁為溪州刺史,以劉勍為錦州刺史;自是羣蠻服於楚。
  • 50.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楚王希範作天策府,極棟宇之盛;户牖欄檻皆飾以金玉,塗壁用丹砂數十萬斤;地衣,春夏用角簟,秋冬用木綿。與子弟僚屬遊宴其間。
  • 51.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用度不足,重為賦斂。每遣使者行田,專以增頃畝為功,民不勝租賦而逃。
  • 52.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三》:是歲,用孔目官周陟議,令常税之外,大縣貢米二千斛,中千斛,小七百斛;無米者輸布帛。
  • 53.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四》:楚王希範疑靜江節度使兼侍中、知朗州希杲得人心,遣人伺之。希杲懼,稱疾求歸,不許;遣醫往視疾,因毒殺之。
  • 54.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五》:楚湘陰處士戴偃,為詩多譏刺,楚王希範囚之。天策副都軍使丁思瑾上書切諫,希範削其官爵。
  • 55.    《資治通鑑·卷二百八十五》:楚王希範知帝好奢靡,屢以珍玩為獻,求都元帥。甲辰,以希範為諸道兵馬都元帥。
  • 56.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開運四年,希範卒,年四十九,諡曰文昭。希廣立。
  • 57.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希範卒,常數勸希廣以位奉其兄希萼,希廣不從。
  • 58.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希萼攻長樂門,牙將吳宏、楊滌戰於門中,希萼少衄,已而許可瓊奔於希萼,宏、滌聞之皆潰。希廣率妻子匿於慈堂。明日擒之。希萼見之惻然曰:“此鈍夫也,豈能為惡?左右惑之爾。”顧其下曰:“吾欲活之,如何?”其下皆不對,遂縊死之。
  • 59.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乾祐三年,希萼自立。明年,漢隱帝崩,京師大亂,希萼遂臣於李景,景冊封希萼楚王,希萼悉以軍政事任其弟希崇。
  • 60.    《新五代史·卷六十六·楚世家第六》:進逵與劉言有隙,行逢為畫謀策襲殺言。進逵據武陵,行逢據潭州。
  • 61.    《宋史·卷一·太祖本紀》:乾德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不御殿。乙卯,發關西鄉兵赴慶州。丁巳,修畿內河堤。己未,遣使賜南唐、吳越馬、橐駝、羊有差。庚申,遣山南東道節度使慕容延釗率十州兵以討張文表。
  • 62.    《宋史·卷一·太祖本紀》:戊寅,慕容延釗破三江口,下嶽州,克復朗州,湖南平。得州十四、監一、縣六十六。
  • 63.    吳任臣.十國春秋[M].北京:中華書局,1975:605
  • 64.    李泰.括地誌[M].北京:中華書局,1982:244
  • 65.    歐陽修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3:60
  • 66.    袁樞.通鑑紀事本末[M].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3725
  • 67.    劉桂仙.五代馬楚政權經濟政策研究[J]:長春師範大學學報,2016,35(05):74-76
  • 68.    吳任臣.十國春秋[M].北京:中華書局,1975:956
  • 69.    伍新福主編.湖南通史: 古代卷[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34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