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桑溲疏

鎖定
馬桑溲疏(Deutzia aspera Rehder)為繡球科溲疏屬下的一個種。產雲南南部和西藏(察隅)。生於海拔500-2300米山坡灌叢中。
中文名
馬桑溲疏
拉丁學名
Deutzia aspera Rehder [3]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山茱萸目
繡球科
溲疏屬
馬桑溲疏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馬桑溲疏形態特徵

馬桑溲疏植株

灌木,高2-3米;老枝灰褐色,表皮常片狀脱落;花枝長5-15釐米,常具4-6葉,被具疣狀體星狀毛。 [1] 

馬桑溲疏

馬桑溲疏線稿圖 馬桑溲疏線稿圖 [4]
葉薄革質,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10釐米,寬1.5-3釐米,先端漸尖或稍尾狀,基部闊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鋸齒,齒端角質,上面淺綠色,具 (3) 4-5輻線星狀毛,下面深綠色,疏被6-9 (-11) 輻線星狀毛,側脈每邊5-6條;葉柄長4-5毫米,被星狀毛,花枝上的葉柄常較短。 [1] 

馬桑溲疏

聚傘花序長3-7釐米,直徑4-5釐米,有花9-45朵;花序梗被具疣狀體的星狀毛;花蕾長圓形;花冠直徑1.5-1.8釐米;花梗長3-5毫米,粗壯;萼筒杯狀,高約2.5毫米,直徑約3毫米,被8-14輻線星狀毛,裂片革質,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3.5毫米,寬約2毫米,常具1脈,頂端角質突出,被毛較稀疏;花瓣白色,闊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4毫米,寬4-6毫米,外面密被星狀毛,花蕾時內向鑷合狀排列;外輪雄蕊長5-8毫米,花絲先端2齒,齒擴展,長達花葯或與其等長,花葯具短柄,內輪雄蕊長3.5-4毫米,花絲先端鈍或漸尖,花葯柄從花絲內側近中部伸出;花柱3 (-4),長約與雄蕊相等。 [1] 

馬桑溲疏

蒴果半球形,直徑約5毫米,具直或外彎宿存萼裂片。 [1] 

馬桑溲疏花果期

花期9-11月,果期11-12月。 [1] 

馬桑溲疏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2300米的山坡灌叢中。

馬桑溲疏分佈範圍

分佈於雲南南部和西藏(察隅)。 [1]  模式標本採自雲南南部。 [1] 

馬桑溲疏變種

鎮康溲疏(變種)
var. fedorovii (Zaikonn.) S. M. Hwang in Acta Bot. Aus. Sin. 8: 23. 1992.——D. fedorovii Zaikonn. Дейции-Декорат. Куст. (Моногр. Deutzia) 87. fig. 20 (11). 22. 1966.
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點在於葉較薄,紙質,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上面被極稀疏4-5輻線星狀毛,下面被5-6(-8)輻線星狀毛;花瓣粉紅色。花期4-5月。
產雲南(鎮康)。生於海拔2400-2500米疏林下。模式標本採自鎮康。 [1] 

馬桑溲疏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