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桂源

鎖定
馬桂源(1843年(一説1813年)—1873年),清末西寧回民起義首領。原名馬歸源,原籍甘肅河州(今臨夏),後移居西寧。伊斯蘭教花寺門宦教主,西寧回民總約。同治元年(1862)清廷採取綏靖政策,青海辦事大臣玉通解散西寧團練,保舉他為循化廳同知。同治四年(1865)丹噶爾廳同知藉口穆夫提門宦將起事,而屠殺城內回族。於是花寺門宦與穆夫提門宦聯合起來,共同反清。他利用玉通所予“西寧知府”之職權,支持馬文義起義的軍事行動。一時起義軍控制西寧府所屬地區,發展生產,重修孔廟,擴建清真寺,並且改善了民族關係。堅持十餘年後西寧府城失守。他又率餘部轉移退往巴燕戎格廳。清軍追擊,又退至扎巴什城。十二年(1873)二月他在扎巴什東山被捕,解往蘭州殺害。 [2] 
中文名
馬桂源
別    名
馬歸源
頂子太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843年(一説1813年)
逝世日期
1873年4月9日(同治十二年三月十三日)
主要成就
領導西寧撒拉族、回族起事
出生地
青海西寧
信    仰
伊斯蘭教

目錄

馬桂源人物生平

咸豐十年(1860年),接替其兄馬復源執掌華寺門宦教權,承襲巴燕戎格廳(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和循化廳總約世職,以曾戴五品藍翎,被教眾奉為“頂子太爺”。咸豐末年,馬文義在巴燕戎格廳首倡起義,馬桂源號召教眾響應,併成為這支起義軍的首領。同治二年(1863年)率部圍攻西寧城達半年之久,迫使西寧辦事大臣玉通出面主持“撫局”,馬桂源署循化同知,同治七年(1868年),署西寧府知府。其兄馬本源署中營遊擊,護西寧領總兵篆。
兄弟二人在回民聚居的西寧東關築起土城,擴建東關清真大寺高逾城牆。同時倡議修繕孔廟,會同漢民商紳成立維持社會治安機構,並下令各地修整渠道。在其治下的漢民紛紛改信伊斯蘭教,史稱:“西寧八屬漢民,盡隨其教,馬智元(桂源)兄弟格外庇護,得以安業”。 [1] 
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月,河州馬佔鰲降清後,馬桂源以西寧知府身份前往安定(今甘肅定西左宗棠大營與之周旋,得知其決計進攻西寧,即返回佈防備戰。同年八月“撫局”破裂,馬桂源兄弟毅然與退居西寧南川一帶的陝西回軍聯合繼續抗擊清軍,公推馬本源為“統領河湟陝兵馬大元帥”,組織各路回軍在小峽一線與清軍浴血鏖戰,終因眾寡不敵而退守巴燕戎格,後被清軍沈玉遂、馬佔鰲設詐誘捕。同治十二年(1873年)春,馬桂源、馬本源被押解蘭州處死。 [3] 
參考資料
  • 1.    楊凌霄:《循回七叛紀略(乙未循回紀略)》,《近代史資料》1958年第3期,第35頁。
  • 2.    鐵木爾·達瓦買提主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大辭典.西北地區卷:民族出版社,1999.09:209頁
  • 3.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志編纂委員會:《西寧東關清真大寺志》,甘肅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63-264頁.